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7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哺乳母猪及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选用分娩日期相近的天津白猪 1 8头 ,按胎次、体重随机分成 3个处理组 ,每个处理 6个重复 ,每个重复 1头母猪。哺乳母猪自由采食 ,自由饮水。 3个处理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分别为 1 4.0 %、1 6.5%、1 9.0 %。试验期为 7周。分别于母猪分娩后 0天、3 5天测定背膘厚度、体重、采食量 ;对仔猪隔周称重 ;母猪分娩后 2 1天于前腔静脉采血 ,分离血清后分析血清尿素氮、血清总蛋白、肌酸酐。 2 8天在第一、最后两对有效乳头取奶样 ,分析总固形物、乳蛋白、灰分。试验结果表明 ,母猪体重损失、背膘厚度、采食量、乳成分、以及哺乳期仔猪增重在 3个蛋白水平上差异不显著。高蛋白日粮有提高母猪产奶量的趋势(P <0 .0 7)。母猪的血清尿素氮浓度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相似文献   
42.
68个去皮和带皮豆粕的氨基酸组成及其回归估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美国、巴西、中国加工的11个去皮豆粕和中国13个省市的51个大、中、小型企业加工的57个带皮豆粕,对其必需氨基酸组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去皮豆粕优于带皮豆粕。去皮豆粕的赖氨酸(88%干物质基础)为3.08%,比带皮豆粕高0.09%P(<0.01);其它氨基酸如Ile、Lys、Met、Phe、Cys和总必需氨基酸(P<0.01),Leu、Thr和V alP(<0.05)的含量均高于带皮豆粕。本次研究建立了以豆粕中粗蛋白质含量为自变量估测豆粕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有效方程;Lys、Thr、Trp、Met+Cys和Arg的回归估测值与实测值的差异较小,差异度分别为0.95%、0.30%和-2.19%;通过豆粕粗蛋白质含量回归估测Lys、Thr和Arg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3.
益生素"活清"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活清”对不同生长阶段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并与肉仔鸡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做比较。  相似文献   
44.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设计,研究了乳酸菌、酵母菌混合物饲料添加剂“活清”对不同生长阶段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88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分别为抗生素组、无抗生素加活清(0.3%)组、无抗生素加活清(0.5%)组、抗生素加活清(0.3%)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9只鸡。结果表明,抗生素加活清(0.3%)组的鸡死亡率最低;0~3周龄、4~6周龄、第7周龄、0~7周龄各处理间的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抗生素加活清(0.3%)组0~3周龄与4~6周龄的日增重及料肉比均有高于其它3组的趋势。由此可见,在肉仔鸡生产中,活清可以作为抗生素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45.
研究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规律是准确模拟动物生产性能、生长变化的基础和前提。几十年来营养学家们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动物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规律。在我国,有关猪体重和采食量变化规律的专门研究报道很少,这主要是由于体重和采食量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试验规模小很难准确揭  相似文献   
46.
研究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规律是准确模拟动物生产性能、生长变化的基础和前提。几十年来营养学家们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动物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规律。在我国,有关猪体重和采食量变化规律的专门研究报道很少,这主要是由于体重和采食量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试验规模小很难准确揭示其变化规律。受饲养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我国生长猪往往表现为早期生长缓慢,采食量低,难以完全应用国外有关预测猪体重和采食量变化规律的方程。  相似文献   
47.
采用感官鉴定及物理检测方法 ,以豆粕的色泽、形态、气味、手感、容重及 1 6目筛上物的比例为指标 ,建立感官评价标准 ,对 1 2个去皮豆粕和 5 8个带皮豆粕样品进行感官评价研究。结果显示 :去皮豆粕总的表现为淡黄色、细粉或粗粉状、气味清淡、手感滑爽或稍粗糙、容重值较大 ,约为 6 6 7.3g/L、1 6目筛上物比例较小 ,约为 4 5 .7%。去皮豆粕的感官特性有别于带皮豆粕。豆粕感官指标与营养成分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 (P <0 .0 5 ) ,以豆粕的感官指标为自变量建立了估测营养成分指标的经验公式 ,为豆粕加工品质的在线判断及豆粕在畜禽饲养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去皮豆粕的技术工艺和品质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个世纪以来,大豆制油工艺经历了由机械压榨到有机溶剂浸提,再到去皮浸提的技术变革,使相应副产品大豆饼、大豆粕和去皮豆粕的营养和品质不断改善。去皮浸出是大豆制油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去皮加工中分离出了约占大豆重量8%的豆皮,减少了豆皮对油脂的吸附作用,节省了浸提溶剂的使用量,提高了出油率,使油厂取油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利用率提高10%,尤其去皮加工可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49.
新型益生素产品益宝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英国研制出一种叫作“益宝素(Multi-germ)”的新型益生素产品,该产品主要特点是以发芽大麦为载体,通过乳酸发酵形成以乳酸杆菌为主的有益菌群。 1 大麦发芽的益处 1.1 产生赤霉素 对大麦进行发芽处理期间,当水和氧气进入种子后,大麦内能够产生天然植物激素赤霉素。赤霉素的作用之一,是通过增强对氧气的利用,使植物开始进行呼吸作用,从而打破休眠状态。更为重要的足,赤霉素影响种子糊粉层中部分酶的合成和释放。谷物发芽后营养价值的提高,主要与这些酶活性有关。如蛋白酶将谷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肽,一部分氨基酸用于合成新的植物蛋白,但有很大一部分以游离态形式存在(Wagner和Piend,1976),这部分氨基酸进入畜禽消化道后,消化利用率很高。有证据表明,来自糊粉层中的糊精酶,有助于降解胚乳细胞壁和淀粉粒壁层;。-淀粉酶则降解淀粉自身;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脂酶降解脂类;磷酸化酶和磷酸酶降解磷酸盐。  相似文献   
50.
麦秸日粮营养补添对绵羊全消化道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体重为1942±183kg的9月龄甘肃高山细毛羊36只,按体重、性别等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9只。试羊单圈单饲,自由采食粉碎麦秸,定量饲喂各组补添料150g(补添料量占日粮总采食量的30%以下)。在饲养试验的第32d,进行6d全收粪法消化试验。组别与补添料型为麦麸组、亚麻饼组,亚麻饼+鸡粪组,鸡粪+酒糟组。试羊每天结果表明冬季饲喂小麦秸的绵羊,经补添亚麻饼型和亚麻饼+鸡粪型补添料后,6种主要营养素的消化率显著提高到50%以上,其中亚麻饼组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消化率提高幅度较大,分别比麦麸组提高1176和1195个百分点(P<001),相对提高236%和255%;亚麻饼+鸡粪组CP、NDF消化率分别比麦麸组提高101%、131%(P<005);2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纤维(C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率分别比麦麸组提高677~958个百分点(P<001或005)和384~616个百分点(P<005除DM;P>005),2组6种养分消化量均分别比麦麸组显著提高(P<001或005)。鸡粪+酒糟型6种养分的消化率均低于麦麸型44%~84%(P>005)。证明,在黄土高原冬季严酷生境和较低经济条件下,采用亚麻饼等当地廉价、低质氮源作补添,通过提高全消化道主要养分消化率来提高绵羊对麦秸日粮的利用是可行和实用的。经适宜营养平衡补添后,采食麦秸绵羊出现CP和NDF消化率同步提高效应,说明在低量补添条件下,氮源补添,尤其是瘤胃易降解和富含脂肪的氮源补添,更有利于平衡麦秸的营养缺乏,从而刺激纤维物质的消化和提高NDF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