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10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正>杨尺蠖属鳞翅目尺蠖蛾科,又名春尺蛾、春尺蠖、柳尺蠖、沙枣尺蠖等,俗名弓腰虫、吊死鬼儿等。分布于河北、宁夏、新疆、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山东等省(自治区)。是我国北部地区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以幼虫取食叶片,主要为害杨、柳、榆、槐、桑、苹果、梨等树体。该虫发生期早、危害期短,幼虫发育速度快、食量大,常暴食成灾,造成树木二次萌芽,削弱树势,严重时导致树木枯梢或死亡。近几年速生林面积急剧增加,为之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空间,因而其危害日益严重,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2.
随着豆禾混播和间套作的逐渐普及,混合饲草品质的近红外检测需求不断增加,但目前国内还缺乏适宜于检测混合青贮饲料的近红外模型。本研究采集了苜蓿玉米套作系统的青贮饲料样品,并尝试使用玉米青贮的近红外模型预测此类青贮玉米和少量苜蓿混合青贮饲料的化学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只有干物质(DM)和粗蛋白(CP)的预测精度达到要求,其他化学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指标均不适宜直接用青贮玉米的模型预测。提示在实践中亟需建立豆禾混合饲草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同时要进一步提高青贮饲料模型发酵品质指标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决奶牛场高浓度污水深度处理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化学絮凝预处理效果研究的试验。选用聚合氯化铝(PAC)和3种离子型的聚丙烯酰胺(PAM)作为絮凝剂,通过对絮凝处理后上清液体积、化学需氧量(COD)和浊度的检测和分析,比较了PAM单独使用以及PAC与PAM复合使用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单独投加PAM比PAC与PAM复合使用的处理效果好,且PAM的离子型对高浓度奶牛场污水处理中COD和浊度的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当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浓度为1 g/L、投加量为2.5 mL时处理效果最好,出水的COD、氨氮质量浓度和总磷质量浓度分别为(12 892±2 354)mg/L、(462±53)mg/L和(31±3)mg/L,相应的去除率分别可达69.48%±4.10%、13.11%±8.59%和85.05%±1.27%,此时的经济成本为0.05元/m3。采用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高浓度奶牛场污水进行预处理是可行的,能够有效降低奶牛场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研究结果可为奶牛场高浓度污水化学絮凝预处理方法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选择珠三角地区(东莞、惠州、广州、番禺)4个水稻种植区,采集土壤(30个)和水稻谷粒(37个)样品,通过超声提取进行样品前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分析9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化合物的含量,研究PAEs的污染特征和人体健康暴露风险。结果表明,4个地区稻田土壤中PAEs总含量(∑PAEs)为3.25~8.05 mg·kg-1(平均为5.25 mg·kg-1),水稻谷粒的∑PAEs为1.77~4.13 mg·kg-1(平均为2.93 mg·kg-1),两者均以东莞的平均值最高,分别为(6.26±1.45)mg·kg-1和(3.13±0.71)mg·kg-1。土壤和水稻谷粒中PAEs均以邻苯二甲酸正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为主,三者的累计含量占∑PAEs的85%以上。水稻谷粒对PAEs化合物的生物富集系数在0.37~1.27之间,部分DBP、DIBP、DEHP的大于1。大米和谷壳中∑PAEs分别为1.33~3.22 mg·kg-1(平均为2.17 mg·kg-1)和0.81~2.61 mg·kg-1(平均为1.43 mg·kg-1)。若人体食用这些大米,成人和儿童对DBP和DEHP的日均摄入量均小于10μg·kg-1bw·d-1,低于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日允许摄入量(DBP:100μg·kg-1bw·d-1,DEHP:20μg·kg-1bw·d-1),健康暴露风险较小。但人体通过食用大米的长期低剂量暴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饲草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茎秆特征与抗倒性关系,本研究以2013-2017年田间选择的农艺性状一致的不同抗倒性饲草高粱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主茎鲜重、主茎重心、主茎抗折力、木质素含量等茎秆特征指标与倒伏系数的关系,以及倒伏系数与倒伏指数(田间实际倒伏情况)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抗倒性饲草高粱主茎鲜重、主茎重心指标无显著差异,但主茎抗折力、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得出,饲草高粱倒伏系数与主茎抗折力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木质素含量与倒伏指数、倒伏系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15,-0.131,无显著相关性;倒伏系数与倒伏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224,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表明,倒伏系数、木质素含量作为饲草高粱抗倒性评价指标还需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6.
为解决海河平原区苜蓿第3~5茬草雨季收获难的问题。于2011-2016年在位于河北衡水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试验站开展了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5种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以及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得出,30-30cm、20-40cm两种行距处理下的单作苜蓿小区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套作高丹草处理下苜蓿第2年前2茬干草产量显著低于单作苜蓿小区干草产量(P0.05);套作青贮玉米处理后的总食物当量数显著高于单作苜蓿小区(P0.05),但套作青贮玉米处理后的总经济效益与单作苜蓿小区无显著差异(P0.05);套作青贮玉米处理下的平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均显著高于单作苜蓿小区(P0.05)。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得出,30-30cm、20-40cm行距套作青贮玉米处理下的苜蓿前2茬干草产量、总食物当量数、总经济效益、平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得出,海河平原区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关键种植技术为:单作苜蓿田采用20-40cm宽窄行秋播种植,于第2年前2茬苜蓿草收获后,在宽行中间套作青贮玉米,青贮玉米密度在6万株·hm-2以内,9月底将套作的青贮玉米与苜蓿一起收获,之后苜蓿田苜蓿正常越冬,下一年再重复种植青贮玉米。该模式在保证与单作苜蓿同等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可有效解决苜蓿3~5茬草雨季收获难、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2003~2005年在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试验站内对饲用黑麦和高丹草复种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可以进行上下茬搭配,一年两作,形成了饲用黑麦与高丹草复种栽培种植模式.饲用黑麦刈割一次,高丹草刈割三次,全年共刈割四次,初步形成了河北低平原区能量型青鲜饲草的周年供应生产体系.饲用黑麦与高丹草复种栽培模式与吨粮田相比,生物产量是吨粮田的1.39倍,粗蛋白质产量是吨粮田的2.29倍,光能利用率及能量产出也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饲用黑麦和高丹草两茬的施肥量为:N 550kg/hm2、P2O5 300kg/hm2、K2O 300kg/hm2;灌溉较吨粮田节水600m2/hm2.  相似文献   
28.
虫草欣康(地顶孢霉培养物)是从古尼虫草上分离的地顶孢霉菌株,利用人工培养基,采用液固双相发酵技术制备而成的营养型调节免疫力、促生长的饲料添加剂。笔者在每头奶牛饲料中添加30g/d虫草欣康进行验证试验。经过两个多月的试验表明,添加虫草欣康试验组可有效提高产奶量、降低乳中体细胞数、改善肠道菌群,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29.
冀草1号高丹草是以高粱不育系作母本,以苏丹草作父本的远缘杂交种,为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最新选育的新品种。2010年2月9日通过全国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冀草l号。品种鉴定编号国品鉴粱2009021。冀草1号新品种是针对河北省平原农区干旱缺水的气侯生态特点,将抗旱、耐盐列为主要选育目标、兼顾优质高产选育而成。实现了抗逆、优质高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0.
奶牛繁殖率高低是影响奶牛场生产水平的关键因素。近几年,奶牛繁殖变得越来越困难,主要表现为发情症状不明显和受胎率低下,严重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和奶牛饲养的效益。笔者通过对密云地区某示范奶牛场跟踪调查,对2017年繁育繁殖数据分析,牛场平均产犊间隔396 d,平均配准天数110 d,繁育水平较为理想,鲜奶日单产达到了37 kg/头~38 kg/头的高水平。笔者将示范牛场提升繁殖效率的关键技术提供给广大养殖业同行,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