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试验采用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烟台某宠物医院1~4月接诊的犬细小病毒病疑似病例进行诊断确诊,并采用不同方案对确诊病例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使用血清、单抗配合灌肠疗法及支持疗法治愈率高。该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对大米进行产地溯源和真实性研究可以保护地区特色大米,保证大米的安全和品质,并在安全事件发生时有效召回.阐述了光谱技术、稳定同位素技术、挥发性物质分析、矿物元素分析技术、DNA技术、代谢组学分析在大米产地溯源和真实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了每种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白洋淀沿湖农田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中硝态氮累积的影响。[方法]选择2块具有代表性的农田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该地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结果]适宜施氮量可显著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及氮肥利用率。土壤硝态氮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其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移,0~90 cm土体中硝态氮累积量呈下降趋势。成熟期,当施氮量分别高于其适宜施氮量时,土体中硝态氮累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从而增加了硝态氮下移的风险。[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环境效益,在该试验条件下,马堡和张六试验点冬小麦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225、90 kg/hm2。  相似文献   
24.
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本文综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方法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5.
[目的]调查大金川切割山地鸟类资源及人类干扰状况。[方法]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了大金川切割山地鸟类的物种组成、鸟类多样性及人为干扰等。[结果]共调查到61种鸟类,隶属6目23科49属,其中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名录的鸟类4种,皆为近危(NT),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8种,其中鹰科、雉科、鸫科、鹟科鸟类的多样性较高。不同海拔、生境下的鸟类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2 000~4 000 m中高海拔地区的鸟类物种丰富度较高,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丛中的鸟类丰富度高于草甸、针叶林等。放牧是调查区域主要的人类干扰因子,受干扰的主要是鸡形目和隼形目鸟类。[结论]大金山切割山地鸟类资源丰富,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人为干扰。建议当地政府应注重发展当地居民的其他生计,控制放牧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同时相关保护部门也应加强非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监测与保护。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部位羊肉中碳氮稳定同位素差异,以及对羊肉、全骨粉、脱脂骨粉与骨胶原的稳定同位素分析,为肉羊产地溯源鉴别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同位素比率质谱仪(IRMS)测定不同部位脱脂羊肉中δ13C和δ15N值,进而比较不同产地来源(新西兰和中国宁夏、甘肃、安徽)的羊肉、全骨粉、脱脂骨粉与骨胶原中δ13C和δ1...  相似文献   
27.
28.
为研究不同泌乳期及产地来源对牛奶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并建立产地溯源模型,从我国4个地区(河北、宁夏、陕西和内蒙古)共采集120份牛奶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牛奶中12种矿物元素的含量,研究泌乳期不同阶段牛奶中矿物元素特征的变化并进行产地溯源。结果表明,泌乳期不同阶段样品的矿物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同一泌乳阶段,含量最高的是钾,其次是钙,最低的是铬。除钼外,其余11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在4个地区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和交叉验证的结果表明,矿物元素可以对不同产地来源的牛奶样品进行分类,交叉验证的准确率为88.3%,通过计算得出产地鉴别的关键因子是锶、铬、锌及锰。综上,多元矿物元素是鉴别牛奶地理来源的有效工具。本研究结果为保障乳制品安全及真实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马宇轩  郄梦洁  赵姗姗  胡翔宇  赵燕  郭军 《核农学报》2022,36(10):1964-1974
为研究距离较近的不同牧场及不同饲养方式下双峰驼乳脂肪酸特征,并建立产地溯源模型,本试验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采集5个牧场共139份双峰驼乳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驼乳中脂肪酸含量,并利用脂肪酸指纹特征建立不同牧场及不同饲养方式下驼乳的溯源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牧场及不同饲养方式下的驼乳中含量较高的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及肉豆蔻酸。相比谷饲,草饲方式下驼乳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S:M:P为12:6:1)更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居民膳食S:M:P比例(1:1:1),更符合居民营养需求。建立的不同牧场及饲养方式下驼乳的溯源模型交叉验证准确率分别为82.7%及95.0%。此外,硬脂酸、棕榈油酸、木焦油酸、豆蔻油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二烯酸、十七烷酸、亚油酸、花生酸、γ-亚麻酸、花生二烯酸、十五烷酸、反亚油酸、二十碳烯酸及二十一烷酸是鉴别牧场来源的关键重要性因子,二十碳五烯酸、二十碳烯酸、十五烷酸、木焦油酸、硬脂酸、棕榈油酸、十三烷酸、十五碳烯酸、十七碳烯酸、花生酸、二十一烷酸、豆蔻油酸及肉豆蔻酸是鉴别不同饲养方式的关键重要性因子。综上,脂肪酸指纹分析法可有效鉴别短距离的双峰驼乳来源,为双峰驼乳近距离的产地溯源及真实性鉴别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0.
利用绵羊无浆体(Anaplasma ovis)高度保守的Groel基因,建立了快速、特异、敏感的绵羊无浆体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上登录的绵羊无浆体Groel基因序列(FJ460438),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绵羊无浆体PCR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及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绵羊无浆体,与山羊无浆体、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牛无浆体、边缘无浆体、吕氏泰勒虫、绵羊泰勒虫、羊附红细胞体、弓形虫基因组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检测下限可达到7.7×10-15g·μL-1,比文献报道的PCR敏感10倍(77×10-15g·μL-1);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81份羊临床血液样品检测结果表明,绵羊无浆体感染率为32.1%(26/81),高于文献报道的PCR(MSP4基因)检测结果(18.5%,15/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