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业科学   3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不同夏谷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夏谷品种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系统研究了谷子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品种间差异及对氮肥的响应。结果表明,8个夏谷品种的平均产量以施氮处理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平均增产率为8.2%;氮肥对8个品种的增产效应不同,以济谷14、济谷17和济谷18增产效果显著,而对其它品种的产量无显著的促进作用。8个夏谷品种的氮肥利用效率存在差异;氮肥农学效率以济谷14最高,与其它品种达显著性差异;而豫谷18和济谷18的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因此,在华北夏谷生产中,应结合当地生产情况和不同品种氮肥利用特性进行品种的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22.
宁海县杨梅种质资源丰富,现有品种22个,其中“,力洋炭梅”被初步确定为炭梅优株,大木叶、真梅为浙江省地方良种。近年来,该县大力开发杨梅地方良种,并实施无公害化生产,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宁海杨梅生产概况宁海地处浙东沿海,东经121°09'~121°49',北纬29°06'~29°32',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热较优,土壤疏松,十分适宜杨梅生长。目前,全县杨梅种植面积达2400hm2,其中投产为1333hm2,年产量8500t,年产值近2000万元,在规模上仅次于柑桔,杨梅成为宁海县第二大水果,同时,也是全县山区农民一项重要经济收入。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是…  相似文献   
23.
笔者报道了在河北承德宽城县严重发生的一种板栗枝干病害,该病害引起树皮腐烂,造成大量2~3年生板栗树死亡,经室内病原菌鉴定,确定其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壳梭孢属(Fusicoccum)真菌,同时提出了病害的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4.
为明确夏谷生产中不同地力水平下的施肥效应和最优施肥量,本试验在中高地力水平下开展谷子“3414”氮、磷、钾肥肥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能显著提高谷子产量,在中高地力水平下平均增幅分别为21.4%和12.7%,其中氮肥增产效率分别为20.2%和7.9%,磷肥增产效率分别为6.6%和12.6%,钾肥增产效率分别为11.3%和13.8%,表明在中地力水平下氮肥增产效率最高,高地力水平下磷钾肥的增产效率显著高于氮肥。氮、磷、钾肥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在中地力水平下,氮磷间存在抑制作用,氮钾和磷钾间存在促进作用;在高地力水平下则均存在抑制作用。氮、磷、钾肥的平均偏生产力在中高地力水平下分别为42.1、50.4、200.0和56.4、72.4、283.8 kg·kg-1,表明高地力水平下的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均高于中地力水平。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在中高地力水平下分别为7.6、2.8、14.6和3.5、7.2、28.3 kg·kg-1,表明氮肥农学效率以中地力水平下最高,磷钾肥农学效率则以高地力水平下最高。通过建立肥料与产量的三元二次施肥模型得出在中高地力水平下谷子氮、磷、钾肥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89.3 kg·hm-2、P2O5 61.1 kg·hm-2、K2O 45.0 kg·hm-2和N 141.2 kg·hm-2、P2O5 180.0 kg·hm-2、K2O 45.0 kg·hm-2。综上,在谷子中地力水平下,氮肥增产效果最好,应提高氮肥的用量和比例;在高地力水平下,磷钾肥增产效果较好,应提高磷钾肥的用量和比例。本研究结果为夏谷不同地力水平下施肥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5.
26.
研究了3种基本养基(DKW、MS、WPM)、生长调节剂(6-BA、IBA)及蔗糖用量对核桃品种香玲试管苗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 6-BA作用极显著,40 g/L蔗糖作用显著,基本培养基和IBA(0.001~0.01 mg/L)作用不显著,作用大小依次为6-BA>蔗糖>基本培养基>IBA;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DKW+6-BA1.0 mg/L+IBA0.01 mg/L+糖40 g/L,增殖系数可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27.
叶绿体DNA分析技术及其在栗属植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子植物叶绿体DNA母性遗传,有独立的进化路线,基于叶绿体DNA的分析技术在分子系统学、资源多样性评价、杂种鉴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栗属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概述了叶绿体DNA分析技术在栗属植物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包括PCR-RFLP、DNA杂交、叶绿体SSR标记技术和叶绿体基因区段测序分析技术在内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栗属植物中的应用。并对今后如何开发叶绿体DNA标记用于栗属植物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
"五·一"回老家乡下渡假.可能是职业的习惯吧,在修理部门前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意外的发现:  相似文献   
29.
利用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土传病害的防效及其抗性机制进行了阐述,同时展望了丛枝菌根真菌资源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
丹江上游土地利用/景观指数与水质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地理信息和景观分析技术,结合长系列水质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法、冗余分析法(RDA),研究了丹江上游土地利用/景观指数与水质的关系,重点探讨了景观指数与水质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3年,耕地面积减少,林地、建筑用地面积不断增加,耕地是最不稳定的土地利用类型,大部分转为林地和草地。流域内景观多样性和聚集度逐渐增加,流域景观格局趋于规则化、高连通和高度聚集的方向发展。(2)耕地面积比与NO3--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DO呈现显著负相关,表明耕地强烈的影响着水质变化;林地面积比与BOD5,CODMn呈显著负相关,林地对水质有显著的正效应。(3)从景观指数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可以得出,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LSI)、斑块结合度(COHESION)可以作为景观尺度上来预测水质变化的关键因子,具体表现为SHDI与CODMn呈显著负相关,与BOD5呈负相关;LPI与BOD5,CODMn呈显著正相关;LSI与DO呈极显著负相关,与NO3--N呈显著正相关;COHESION与BOD5,CODMn呈显著正相关。斑块密度(PD)和蔓延度指数(CONTAG)与水质的关系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