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业科学   40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根据GenBank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株2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经RT-PCR从PRRSV中扩增出222 bp的片段,并克隆至pMD18-T,连接到pGEX-4T-1表达载体,将阳性重组质粒pGEX-4T-2b转化到BL21(DE3),对诱导后的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所得重组蛋白的分子质量大小为35 ku,与预期结果相同,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72.
本文阐述了在"东桑西移"蚕业发展战略下,市场机制在桑蚕业由东部向广西转移过程中和广西桑蚕业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分析比较广西桑蚕业与其他省份的桑蚕业的差异,得出广西的优势主要在于蚕种市场和蚕茧市场开放较早,自由化程度相对高,即市场机制在广西桑蚕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分析表明,遵照市场发展规律,加强广西蚕种市场和蚕茧市场的监管力度,才能确保其健康发展,才能做大做强广西桑蚕业。  相似文献   
73.
探地雷达用于树木单根成像的模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宽带探地雷达技术,以及衍射层析成像算法实现对根系的探测与成像。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对树木根系进行建模仿真,生成探地雷达扫描数据,然后利用衍射层析成像算法对仿真数据进行目标重建,得到根系横截面反演图像。并讨论了根的直径、介电特性及其分布情况对探地雷达探测根系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近似为无损的均匀土壤中,超宽带探地雷达能快速无损地实现地下根系目标探测,衍射层技术通过重建根系图像,初步实现树根的介电属性、形状特征估计和位置标定等,因而可用于探地雷达根系探测中,对树木根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不同肥料类型对苦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荞品种‘西荞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类型肥料处理对苦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各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苦荞株高和第一节间长,以A4处理的第一节间长最长,为2.1 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A2除外)。除A3外,其他施肥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苦荞的茎粗,但各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的肥料处理对苦荞主茎节数没有明显的影响。除A1和A3处理外,其他施肥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苦荞的总干物重,但苦荞干物质在各器官的积累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各施肥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苦荞的产量,以A4处理最高,为2 508.4 kg/hm~2,显著高于A5、A6和CK处理。不同的肥料处理对单株粒数、有效株数和产量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5.
毛囊是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独特的可再生器官,其周期性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为了研究毛囊差异基因表达变化情况,文章以内蒙古绒山羊生长期毛囊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方法,检测6~10月皮肤毛囊差异基因表达变化情况,寻找对绒毛生长及质量具有调控作用的特异表达基因。试验发现,多数差异基因分别在初级毛囊(PF)的7、8月份和次级毛囊的(SF)8、9月份表达;在绒毛生长期的相邻月份中,发现FAM83C、LOC102185501、FYCO1、CTTNBP2NL、C6orf132、KRTAP29-1 和 CRYBG3 7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呈现相同的表达趋势,且在次级毛囊上的表达变化均比初级毛囊滞后1个月。综上所述,次级毛囊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将为绒毛周期生长发育和分子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6.
图像处理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十分普遍,但要做到对图像实时处理的同时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是该领域的难题。该文以棉花图像处理系统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系统模块化设计方法,首先划分图像处理系统功能模块,基于Petri网模型构建顶层控制器;然后将Petri网模型图转换为VHDL语言文件,并在QuartusII环境中进行仿真验证;最后以底层模块中的图像分割模块为例,说明系统的并行性。这种基于Petri网的全局异步的设计方法,可以降低图像处理系统设计与调试的难度和对时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7.
为了解国内水貂出血性肺炎病原绿脓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型分布,2002—2010年间从国内5个省水貂养殖场暴发出血性肺炎的水貂肺中分离获得45株绿脓杆菌,测定了分离株的生化特性、血清型、抗生素敏感性和对小鼠和水貂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主要生化指标除甘露醇和ONPG与人医临床分离株的不同外,其余均与绿脓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相同。45株菌共分为3种血清型:G型(42/45),B型(2/45)和I型(1/45),此结果与国外近几十年流行的水貂出血性肺炎和人医临床分离的绿脓杆菌主要流行血清型相同。45株菌对5种抗生素均较敏感,敏感性与分离的年份和菌株的血清型无关系。经动物试验证明,所选的4株菌毒力均不同,2株B型菌株毒力均较G型弱,4菌株对水貂的毒力均强于对小鼠的毒力,说明菌株对水貂较易感。  相似文献   
78.
自2003年以来, 在我国北京?辽宁和山东等地的黄瓜上发现了一种重要细菌病害—黄瓜细菌性茎枯萎病, 对黄瓜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从发病的黄瓜叶片?茎部和果实上分离的菌株接种到黄瓜后, 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经过多位点序列分型和BOX-PCR技术, 以及LOPAT?GATTa和Ayers碳源利用试验等, 确定该病害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流泪致病变种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以黄瓜细菌性茎枯萎病菌A2为供试菌株,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丁香假单胞菌流泪致病变种 P.syringae pv. lachrymans pslb8为对照菌株, 对其进行不同温度下致病力?体内和体外生长能力测定, 结果表明:20℃条件下, A2菌株的致病力?体内和体外生长能力均强于pslb8菌株, 相对低温的条件更有利于黄瓜细菌性茎枯萎病病原菌的侵染和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不同浓度NAA和处理时间对脱毒马铃薯扦插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 ,建立了以NAA浓度和处理时间为自变量 ,每株根长 (cm )和每株根条数(条根 )为指标的回归方程。利用回归模型求出了脱毒薯扦插苗生根的最佳NAA浓度时间。试验结果表明 :以浓度NAA为 36 3mg/L和处理时间为 15 2s的最佳组合。同时也找到了生产中马铃薯扦插苗株结薯数低的原因之一是过度使用NAA浓度过高造成的  相似文献   
80.
从由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ane sulfonate,EMS)处理的粳稻品种中花11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可稳定遗传的胚胎和胚乳发育缺陷的突变体,命名为embryo and endosperm defective 1 (eed1)。eed1籽粒千粒重、颖果的粒长、粒宽、粒厚、萌发率、总淀粉、直链淀粉和贮藏蛋白系列指标较野生型均显著降低。eed1颖果严重皱缩,且胚乳呈粉质。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与中花11相比, eed1胚乳中淀粉粒排列疏松,多以单一、分散的淀粉粒存在,且呈近似球形。eed1胚胎结构异常,部分颖果未见有胚胎分化的痕迹。qRT-PCR发现, eed1胚乳中参与淀粉和贮藏蛋白合成的大部分基因表达下调。利用eed1与籼稻南京6号杂交得到的F2分离群体进行基因定位分析,将EED1定位于9号染色体长臂672kb的范围内,包含114个开放读码框。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EED1基因调控水稻胚胎和胚乳发育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