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2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Bt棉对棉叶螨发生的影响及与次生代谢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明确Bt棉对棉叶螨发生的影响及其与棉株次生代谢物质的关系,以4个Bt棉品种为材料,以不携带Bt基因的常规棉为对照,在大田和温室中调查了棉叶螨的发生趋势,室内观察了棉叶螨的发育历期,测定了不同品种棉花叶片的棉酚和单宁含量,以及取食不同棉花品种的棉叶螨羧酸酯酶的比活力。结果表明,棉叶螨在4个Bt棉品种上的发生显著重于非Bt棉中棉所12,取食4个Bt棉品种的棉叶螨发育历期均明显短于取食中棉所12的棉叶螨的发育历期。4个抗虫棉品种间棉酚和单宁含量虽有差异,但均显著低于中棉所12,而取食中棉所12的棉叶螨的羧酸酯酶比活力也显著低于4个Bt棉品种。Bt棉本身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改变可能影响了棉叶螨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比较了种子处理和药剂喷雾两种施药方式防治棉花苗蚜的效果和成本。结果表明:种子处理和药剂喷雾对棉花苗蚜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种子处理的施用方法简便,防治成本更低,易于准确把握防治时机,减缓蚜虫抗药性产生,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3.
基于空间错位理论的陕西省旅游资源与入境旅游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是我国西部的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文中基于空间错位理论,运用重力模型、二维矩阵等方法,探讨了陕西省10地市旅游资源与入境旅游之间的错位程度.研究发现: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和入境旅游流流质重心存在空间错位,两者重心错位0.25个纬度,0.13个经度.二维组合矩阵来看,陕西省60%的城市发生错位,发生明显空间错位的区域都集中在陕西地形最狭窄的地方,如延安、渭南和咸阳.具体错位可以分为5种类型,双高区,双低区,双中低区,正错位区和负错位区.西安为双高区,榆林为双低区,双中低区为商洛和安康,正错位区为铜川、咸阳和汉中,负错位区为渭南、宝鸡和延安.总体研究表明,陕西关中城市群总体高质量错位,陕南和陕北城市群低质量匹配,陕西省旅游发展两极分化较严重.  相似文献   
44.
纳西甘甜瓜是阿瓦提县的特产之一,以往多采用露地栽培,易受季节影响,效益不高。采用小拱棚栽培,可提前上市,增加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45.
农村早婚早育会导致一系列危害,这既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不相符,又不利于祖国下一代的成长。然而新时期东北农村中小学寄宿制下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减少,不良校园周边环境为未成年人早恋和厌学现象埋下隐患,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生产方式主要面向土地、利害关系影响、学校教育缺位、地方监管空白、农村缺乏相应社会保障等现实情况都是导致早婚早育的因素。因此,有关部门有必要针对以上原因多渠道引导农村青年适龄婚育。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牛、猪的寄生部位分布及其形态鉴别虫种。方法 取贵州从江县及都匀市牛带绦虫病人虫体的3节孕节(约30000~40000虫卵)直接喂养14日龄约克种乳猪2头和17日龄荷兰乳牛犊2头,于62日龄、67日龄剖杀,观察囊尾蚴分布、形态、测量大小.观察成熟情况。结果 都匀牛带绦虫试验感染猪、牛,其囊尾蚴寄生在肝脏。从江牛带绦虫试验感染牛,其囊尾蚴寄生在全身肌肉,感染猪则仅寄生在肝脏。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猪牛后,两者囊尾蚴寄生部位不同。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的猪囊尾蚴原头节有两圈类似小钩的点状结构,而从江牛带绦虫感染猪后原头节无小钩。结论 根据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牛、猪后囊尾蚴的寄生部位及其原头节小钩的差异,可以证实都匀牛带绦虫是亚洲牛带绦虫。  相似文献   
47.
四地区小麦纹枯病菌对6种杀菌剂的抗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山东和江苏的4个小麦产区采集分离了5个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菌株,为明确小麦纹枯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抗性现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个小麦纹枯病菌菌株对三唑酮、井冈霉素、戊唑醇、咯菌腈、丙环唑、苯醚甲环唑6种常用杀菌剂的抗性。结果表明:江苏镇江菌株(JZ)对三唑酮和井冈霉素的抗性分别高达20.46和23.31倍,山东聊城2个菌株(L1和L2)和泰安菌株(TA)对三唑酮的抗性分别为14.26、10.10和11.98倍,滕州菌株(聊)和泰安菌株(TA)对井冈霉素的抗性分别为14.92和10.46倍。5个菌株对戊唑醇、咯菌腈、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抗性均不明显,其中戊唑醇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8.
为解决农场当地当时的复合肥料精准化配料问题,本研究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施肥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水肥浓度智能感知与精准配比系统。首先提出现场在线水肥溶液智能感知模型的快速建立方法,利用数据分析算法从传感器实时监测的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肥料溶液中挖掘出模型。其次基于上述模型设计水肥浓度智能感知与精准配比系统的框架结构,阐述系统工作原理;并通过三种水体模拟在线配肥验证了该系统原位指导水肥浓度配比的有效性,同时评价了水体电导率对水肥配比浓度的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正则化条件下二阶的多项式拟合曲线是表达溶液电导率与水肥浓度的变化关系最优的模型,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由此模型可得出用户关心的复合肥各指标浓度。三种水体模拟在线配肥结果表明,水体会干扰电导率导致无法准确反演水肥配比的浓度,相对偏差值超过了0.1。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在线水肥智能感知与精准配比系统实现了消除当地水体电导率对水肥配比准确性的干扰,通过模型计算实现复合肥精准化配比,并得出各指标浓度。该系统结构简单,配比精准,易与现有水肥一体机或者人工配肥系统结合使用,可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栽培、果园栽培和大田经济作物栽培等环境下的精准智能施肥。  相似文献   
49.
通过引种栽培宁丰系苹果试验研究,阐明宁丰系苹果引种栽培关键技术环节,了解宁丰系苹果的生物学特性、适应性及生长表现,为以后更广泛地开展推广宁丰系苹果引种栽培积累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50.
对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林业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全县森林覆盖率目前已达10.2%,2001年至现在森林覆盖率提高4.77个百分点,在森林的庇护下,县域内的生态环境有3个显著变化。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6项林业建设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