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87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8日龄番鸭人工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或/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AIV),观察其脾脏形态和显微结构变化,检测脾脏细胞增殖功能,探讨病毒感染对番鸭脾脏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H9AIV感染不引起番鸭发病死亡;番鸭脾脏轻度肿大,病理变化以出血、淋巴细胞坏死为主;显著抑制番鸭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DRV单独感染番鸭发病率80%、死亡率50%,对番鸭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差异显著),生长迟缓;脾脏肿大,出现典型坏死病变,细胞凋亡等病理变化。共感染组番鸭发病率100%、死亡率80%,生长迟缓;脾脏异常肿大,白髓区淋巴细胞坏死,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坏死灶明显增多,范围增大,坏死灶中淋巴细胞坏死消失后,形成大小不一的空白斑;对番鸭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差异极显著;共感染组在H9AIV病毒检出时间和检出率上均大于AIV组。结果表明,MDRV与H9AIV共感染在番鸭脾脏免疫反应抑制上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2.
鸭出血性坏死性肝炎是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危害养鸭业的一种新传染病。为防制该病,本研究以NDRV JM85株为种毒研制成油佐剂灭活苗,并通过免疫血清学检测及攻毒保护试验评价疫苗效果。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麻鸭二免后28d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并能维持较长时间。种番鸭免疫后的子代雏番鸭具有一定的母源抗体,能够抵抗强毒的感染,可用于防制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病。  相似文献   
23.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是鸡的一种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死亡和产蛋下降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感染时病鸡呼吸困难、喘气、咳出血样黏液,而且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能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呼吸道症状及高病死率的传染病.文章就其检测技术,如病毒分离,抗原检测,血清抗体检测,免疫胶体金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5.
近几十年,我国番鸭产业快速发展.由于番鸭品种的自身特点及各种新疫病的不断出现如水禽呼肠孤病毒病和坦布苏病毒病,造成番鸭养殖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文章介绍了影响番鸭养殖的主要病毒病的诊断及防控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评价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对番鸭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的免疫机理;1日龄番鸭免疫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分别于免疫后7~35 d观察番鸭生长发育,检测免疫番鸭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外周血淋巴细胞、胸腺细胞和法氏囊细胞对ConA、LPS的反应,细胞毒T细胞(CTL)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免疫番鸭生长发育正常,免疫器官中胸腺明显增大;免疫后35 d血清中和抗体才开始上升;外周血和胸腺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显著提高(P<0.05);而外周血和法氏囊淋巴细胞对LPS增殖反应无显著变化(P<0.05);外周血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功能增强(P<0.05).结果提示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免疫后主要刺激提高番鸭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番鸭呼肠孤病毒的能力.  相似文献   
27.
从临床表现为肝脏不同程度点/斑块状出血和坏死为主要病变的病死雏番鸭、雏半番鸭和雏麻鸭肝脾组织中分离到8株病毒。分离毒能致死番鸭胚和鸡胚,胚体充出血、胚肝肿大出血坏死;人工感染1-2日龄雏番鸭、雏半番鸭均能复制出与临床自然发病鸭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能回收到病毒;分离毒能在MDEF中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经电镜观察,病毒在细胞浆中增殖,呈大量散在、成堆和晶格状排列,病毒粒子呈球形、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双层衣壳、直径70nm左右;分离毒不能凝集鸡和鸽红细胞,对乙醚、氯仿、FUDR不敏感;病毒核酸为dsRNA,在SDS-PAGE中具有禽呼肠孤病毒10个RNA片段的特征(L1-3、M1-3 和 S1-4);应用MDRV特异性引物不能从分离毒中扩增出任何条带;鉴于分离毒的上述特性,暂将此分离毒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28.
新城疫疫苗预防鸭副粘病毒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城疫疫苗对鸭副粘病毒病的预防效果,应用鸡新城疫活疫苗(I系和Lasota株)免疫2日龄雏番鸭,分别于免疫后7 d攻毒,并采血测定HI抗体。结果显示鸡新城疫I系活疫苗和Lasota疫苗对番鸭均安全,单独或混合应用均能有效抵抗鸭副粘病毒和新城疫标准毒(F48E8)的攻击;同时番鸭免疫后7 d I系疫苗诱导的HI抗体水平显明高于Lasota疫苗,而攻毒后35 d的HI抗体水平则以Lasota疫苗组高于I系疫苗组。上述结果表明新城疫I系和Lasota疫苗均可用于预防鸭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29.
根据GenBank登录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的TK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ILTV疫苗株DNA为模板,建立了检测ILTV TK基因的PCR方法。应用该方法能从临床分离毒株和疫苗株中扩增到长为427 bp的目的片段;但不能从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禽呼肠孤病毒(ARV)、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AI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中扩增出阳性条带;敏感性试验表明其DNA最小检出量为4.9 ng;应用该方法和病毒分离法对2份临床病例和人工感染鸡的检测,两者符合率为100%。上述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鉴定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0.
从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喉头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某蛋鸡场患鸡喉头和气管等组织分离到一株病毒.该分离毒无血凝特性,应用检测ILTV TK基因的PCK能从分离毒中扩增出大小为427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收录的ILTV不同毒株序列的同源性为100%.结果初步表明该分离毒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命名为ILTV-F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