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5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磷是目前应用量最大,应用面最广的农药之一。有机磷经过皮肤、呼吸以及肠胃吸收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可与胆碱酯酶迅速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失去催化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结果使大量的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并抑制仅有的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使中枢神经系统及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而出现中毒症状,可引起致畸、致癌、致突变危害。要预防和处理有机磷农药引起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等问题,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尽早尽快地检测有机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要有高效、灵敏、  相似文献   
22.
不同包装方式对大米储藏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包装方式大米储藏过程中食用品质(质构品质、糊化特性)以及挥发性成分,判断大米品质的变化,为小包装(规格为10 cm×18 cm)大米保鲜技术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以‘粳稻99号’为材料,将大米采用编织袋包装、自然密闭缺氧包装及抽真空包装3种方式,分别置于15℃、25℃和30℃(60%湿度)的环境下储藏180 d。每月对其食用品质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蒸煮米饭弹性、回复性逐渐下降,硬度、黏着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各项指标变化幅度较大。3种包装方式下大米消减值随储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崩解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大米热糊稳定性变差,容易老化。新鲜大米中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41种,主要包括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有机酸类以及杂环类化合物等。醛类含量可以用来评价大米的食味和鲜度,储藏180 d后,编织袋包装的大米含量最高,占挥发性成分20%以上,自然密闭缺氧包装次之,抽真空包装醛类物质最少。2-戊基呋喃是亚油酸氧化产物,新鲜大米中2-戊基呋喃含量仅为0.30%,随着储藏时间延长,编织袋包装的大米2-戊基呋喃含量急剧上升。醛类及2-戊基呋喃含量受包装方式影响较大,3种包装方式对大米储藏保鲜效果的排序为:抽真空自然密闭缺氧编织袋,然而当储藏温度过高时,即使采用抽真空包装,大米储藏品质也发生了劣变。3种包装方式下2-戊基-呋喃每个时期均被检测出,编织袋、自然密闭缺氧、抽真空3种包装方式己醛含量分别为1.82%、1.55%、1.16%,壬醛含量分别为4.7%、3.94%、2.77%,2-戊基-呋喃含量分别为2.27%、1.85%、1.43%,由此可以推断编织袋包装的大米产生较明显的油脂氧化的异味,陈化最为严重,自然密闭缺氧次之,抽真空能有效延缓大米品质陈化的速率。【结论】大米储藏过程中的硬度、弹性、黏着性、回复性以及糊化特性均不及新鲜大米。抽真空包装有益于大米储藏,可有效延缓大米劣变。醛类含量可以用来评价大米的食味和鲜度,储藏180 d后,3种包装方式中醛类含量皆有增长,以编织袋包装的醛类含量增长最为明显。大米挥发性成分中的醛类物质中,己醛、壬醛和2-戊基-呋喃可以较好地反映大米的储藏品质。  相似文献   
23.
一个在超饲养朗德鹅肝脏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鹅(Anser anser)肥肝形成的机制,使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超饲养和正常饲养条件下朗德鹅肝脏基因表达差异。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2(TGFB2)被证实在肥肝中上调(P < 0.01),该基因1 248 bp的cds序列(GenBank 登陆号EF541127)与鸡TGFB2有94%的同源性。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一个1 239 bp的开放读码框架(ORF),编码41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序列存在2个保守的功能域:引导序列(TGFb前肽)和功能结构域(TGFβ),并与其它同源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组织表达分析表明,鹅TGFB2在肝、肌胃、脾和卵巢中表达丰富,在子宫、肺和肌肉中中等表达,在肾和腹脂中表达量较低。结果显示,超饲养诱导了鹅肝脏TGFB2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上调。  相似文献   
24.
对比了三种提取小麦DON方法的差异。采用振荡、超声和旋涡提取对充分混合的小麦粉状样品进行提取并测定。结果表明:三种提取方法的DON提取率都与提取时间呈正相关,旋涡法的最佳提取时间最短(4 min),超声法的最佳时间次之(15 min),振荡法的最佳时间最长(20 min)。振荡法和旋涡法测得的DON含量分别为(839.7±40.5)μg/kg和(804.8±28.9)μg/kg,两种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超声法测得的DON含量为(760.6±36.0)μg/kg,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25.
试验研究了日粮中分别补充0(对照组)、2%亚麻籽油(亚麻籽油组)、2%大豆油(大豆油组)和等同2%植物油的10%膨化大豆(膨化大豆组)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亚麻油、大豆油和膨化大豆组奶牛的奶产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而乳脂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校正乳(FCM)产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亚麻油、大豆油或膨化大豆对奶牛瘤胃微生物图谱条带数量和区系的相似性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的白色瘤胃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显示,日粮补充适宜水平的不同形式植物油可改善奶牛生产性能,但对瘤胃微生物区系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运用转基因技术改变乳成分来提高乳的营养价值和加工特性,包括提高乳中高价值成分的浓度,消除乳中不理想成分,生产人乳中一些成分以及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蛋白。可以预言,利用转基因技术改善乳成分将为整个乳业生产带来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27.
除臭剂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畜禽生产中产生的臭气对环境的污染不断加剧。不但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而且也严重的影响着家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畜牧场臭气污染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除了通过合理的营养配方、科学的畜牧场规划设计和饲养管理,除臭剂的开发和使用已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国内外研究出来的除臭剂已达20余种,有的是直接加入到畜禽粪尿中进行除臭。如沸石、绿矾、磷酸钙pH缓冲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有的是添加到畜禽饲粮中通过提高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来达到除臭的目的。如丝兰属植物提取液(…  相似文献   
28.
影响小麦品质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江苏省近处来推广种植,引种及部分区域试验中的87个小麦品种302份样品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在品种间及种植地域间的差异较大,在年度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红皮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除容,同粉率略低于白皮品种外,其他品质性状总体表现优于白皮小麦。  相似文献   
29.
益生菌调节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肠道是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微环境,单层的上皮细胞将共生微生物和病原菌与下层的免疫细胞分割构成肠道屏障。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益生菌与肠道上皮细胞、下层免疫细胞共同构成了3个屏障,分别是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本文主要综述肠道上皮屏障及微生态系统组成、益生菌增强肠道上皮屏障功能作用以及微生物与肠道上皮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机制。  相似文献   
30.
茶多酚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酚是以茶叶中儿茶素类为主体的一种活性成分,由约30种以上的酚性物质组成,含量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30%。本文主要对茶多酚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概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