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2篇
农业科学   140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饮茶档次发生了变化,饮好茶已成发展趋势。各种名茶产量本来就很少,现在更是供不应求。各种名茶除做工精细外,对鲜叶的采摘标准要求严格,嫩、匀、净、鲜度高,可采期限很短,因此仅凭手工制作很难增加产量。要增加名茶产量,除增加生产点外,我认为  相似文献   
992.
猪气喘病临床症状以咳嗽和气喘为主,多呈慢性经过,复发率高,常规治疗难以取得满意效果。通过采用药物苏气穴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明显。使用药物:水针剂硫酸庆大霉素,粉针剂盐酸土霉素,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注射方法:将猪安全保安,取主苏气穴位于第四、五胸椎棘突凹陷处用12号长针头垂直刺入根据猪的大小适当掌握深度然后将药物注入穴中即可。对个别重病例猪只,可配合副苏气穴对称注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副苏气穴位于倒数第七、八、九肋间髂结节水平线上,左右各对称三穴注射方法向斜下方刺入。治疗体会:猪气喘病临床较多见,且以慢…  相似文献   
993.
洞庭湖区柳树新无性系引种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苏柳799,903,795为江苏省林科所选育的优良柳树无性系,本文重点介绍了柳树新无性系的性状特点,并通过在洞庭湖区进行引种试验表明,生长表现均优良,尤以J799,J795生长最好,极适应于在洞庭 区作为防浪林,造纸原料林,矿柱材料种发展,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94.
<正>文安县地处黑龙港流域,素有大洼之称,杂草不繁自茂。全县有各种果树24000亩,其中80%以上的果园由于中耕除草不及时造成草荒,严重影响着树势发育,并助长了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同时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肥料不足,降低了化学肥料的施用效果。因此,使一些开始进入结果期的果树树体衰弱,生理病害相继发生。如城关镇西光州,三村,四村,西关等近四百亩果园,由于树体长期得不到恢复,不少苹果,梨和桃树出现枯枝死树现象,树体处于极度不良状态,导致果品产量低,质量差。如何尽快恢复和保持树势,  相似文献   
995.
<正> 土栖黑翘大白蚁等蚁害在我区东部和东南部丘陵平原岗地,由于地形地势复杂、砾岩分化的老黄土上很容易发生,它对松、杉人工林危害极大。为了保护绿化成果,经长期观察和仔细分析,结合我们几年来防治白蚁的实践,初步摸索到白蚁在丘陵岗地活动和危害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996.
柑桔溃疡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毯草黄单孢Xac306菌株(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Xac306)已知全基因组中独有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和探针,建立并优化SYBR Green I(SGI)荧光染料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用于柑桔溃疡病早期诊断鉴定。结果表明,建立的两种定量PCR体系均能特异地检出Xac的细胞和其基因组DNA,而对其它测试的植物病原菌和柑桔表面的腐生黄单孢菌都不能检出。SGI法和TaqMan探针法对Xac细菌悬浮液的检测灵敏度均可达到1~5个细菌/反应,对Xac靶标片段DNA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fg/μL。两种定量PCR检测方法比常规PCR灵敏度高2~3个数量级。对田间采集的328个柑桔显症、疑似症状和无症带菌材料富集培养样品进行了实际检测,结果表明,实时荧光PCR适合柑桔无症带菌样品的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99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五龙鹅胫骨发育、免疫器官指数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2个阶段,1~4周龄阶段,选用1日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维生素K3含量为1.23mg/kg),Ⅱ~Ⅵ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4、8和16mg/kg的维生素K3。5~16周龄阶段,选用28日龄五龙鹅288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维生素K3含量为1.18mg/kg),Ⅱ~Ⅵ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4、8、16和32mg/kg的维生素K3。试验期16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4周龄阶段,饲粮中添加4mg/kg维生素K3显著提高了胫骨粗灰分含量、骨密度、骨强度和骨重(P<0.05),极显著提高了胫骨钙、磷含量(P<0.01);5~16周龄阶段,饲粮中添加8mg/kg维生素K3极显著提高了胫骨粗灰分、钙、磷含量及骨密度、骨强度(P<0.01),骨小梁和成骨细胞发育更好。2)饲粮中添加维生素K3对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1~4周龄阶段,饲粮中添加4mg/kg维生素K3显著提高了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5~16周龄阶段,饲粮中添加8mg/kg维生素K3显著提高了血清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MDA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了血清T-AOC(P<0.01)。由此可见,1~4周龄和5~16周龄五龙鹅饲粮中维生素K3添加水平分别为4和8mg/kg时,提高了胫骨粗灰分、钙、磷含量及骨密度、骨强度,改善胫骨发育状况;提高了血清T-SOD活性和T-AOC,降低了血清MDA含量,进而提高了五龙鹅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998.
猪苓栽培技术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干燥的菌核是常用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云南和东北的长白山区。化学成分主要有麦角甾醇、α-羟基—24碳酸、生物素、蛋白质、糖类等。具有利尿渗湿之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等症,其中猪苓多糖,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慢性肝炎、肿瘤病有一定疗效。进入21世纪,抗癌药走俏及以猪苓为原料的中成药开发,市场需求急剧增长。由于野生资源日益枯竭,急需发展人工栽培技术。据报道,家栽与野生猪苓的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9.
携带GFP基因的重组狂犬病病毒的拯救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翠  殷相平 《中国畜牧兽医》2018,45(7):1965-1971
本研究旨在构建一株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病毒,以便更快速、准确地检测疫苗效价。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有GFP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利用反向遗传学操作进行重组病毒的拯救,在Vero细胞进行病毒感染并收集蛋白样品进行Western blotting试验,检测外源蛋白GFP的表达情况,测定一步法生长曲线,比较与原始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差异。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拯救出携带GFP基因的重组狂犬病病毒毒株SAD-GFP;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可表达GFP,且随着病毒感染时间的延长,蛋白表达增多;病毒结构蛋白G蛋白表达并未受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重组毒株与原始毒株的生长并无明显差异;传代后GFP仍可在病毒中稳定表达。在连续传代过程中,本试验成功拯救出SAD-GFP重组毒株,GFP基因并未丢失,且蛋白表达量并未降低,证明该位点表达的外源蛋白在病毒传代过程中可持续稳定表达,且对病毒生长特性并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以梧桐(Firmiana simplex (L.)W.F.Wilt)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水杨酸、α-萘乙酸以及层积处理对梧桐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α-萘乙酸2种激素对梧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075 g/L的水杨酸处理和层积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梧桐种子的萌发率;0.050 g/L、0.075 g/L的α-萘乙酸能够分别显著促进梧桐幼苗主根以及主茎的生长,而赤霉素和α-萘乙酸对梧桐叶片的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叶片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