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21.
罗甸县喀斯特石漠化及流域分区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TM影像解释和实地考察,查清了罗甸县石漠化面积为103479.65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4.35%,划分了石漠化强度(中度以上的石漠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5.83%),明确了罗甸县石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罗甸县石漠化的危害。根据石漠化现状及分布,其防治分区以流域、主要地貌类型、石漠化程度及防治方向、区域资源条件为划分依据,并采取二级分区等级系统将石漠化综合防治分为4个大区(其中包括11个小区),并对此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2.
对贵阳市第二环城林带不同林地树冠层与土壤层进行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林带内一些主要树种树冠和林地土壤层在水源涵养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尽管受样地坡度和母质等因素的影响,但植物群落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气性及渗透性,提高土壤最大持水量、贮水量和排水量,整个林带在贵阳市周边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也有利于植被的生长。  相似文献   
23.
百里杜鹃林区马缨杜鹃凋落物花叶混合比例对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百里杜鹃是贵州毕节的重要旅游资源,其凋落物和林地枯落物层发挥着保护土壤、固碳、涵养水源等多种生态功能。杜鹃花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收集鲜花凋落物是实现其药用价值的主要途径。本研究以贵州毕节百里杜鹃林区优势树种马缨杜鹃为例,量化不同花叶比例凋落物混合的非加和效应,建立凋落物分解模型并模拟凋落物分解动态,以期为确定花凋落物合理收集强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固定样地布设不同花叶比例的混合凋落物分解网袋420个,即花干质量比例分别为0(纯叶)、10%、20%、30%、40%、50%、100%(纯花) 7个处理,每个处理60个重复,在1年内每2个月测1次样品质量损失率;然后,基于Olson方程,构建凋落物分解残留率随花比例及分解时间变化的模型。【结果】马缨杜鹃的花叶混和凋落物的分解残留率随分解时间及花比例增加而降低,分解1年后的残留率在花比例为0、10%、20%、30%、40%、50%和100%时分别为63.1%、58.7%、60.2%、56.8%、56.2%、55.5%和55.2%;凋落物的阶段分解率在0~61天内最大(0.054 g·d~(-1)),在62·183天内迅速降至0.017 g·d~(-1),在184~306天内回升至0.024 g·d~(-1),在307~365天内大幅降至0.005 g·d~(-1);存在混合凋落物的非加和效应且表现为促进分解作用,在花比例10%、20%、30%、40%和50%的处理中,非加和效应最大值分别为分解365天后的7.8%、365天后的4.7%、330天后的6.9%、310天后的6.8%和270天后的6.6%;建立了考虑凋落物混合的非加和效应的凋落物分解残留率模型,拟合精度高达0.987;模拟分析表明,花比例80%时的凋落物累积分解率最高,1年后可达48%;当花比例为接近自然比例的20%和人为降低的15%、10%、5%和0时,分解1年后的模拟残留率分别为60.0%、61.3%、62.8%、64.4%和66.1%;野外实测分解1年后,花比例10%处理的残留率平均值为58.7%,花比例20%(接近自然比例)处理的残留率平均值为60.2%,二者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低于纯叶处理的残留率(63.1%),即在收集利用花凋落物时,只要剩余凋落物中的花比例不低于10%,就可使凋落物分解率基本维持在自然水平。【结论】马缨杜鹃的花叶混合凋落物分解率随花比例增大而加快;建立考虑非加和效应的分解模型能准确预测分解过程;花凋落物药用开发的收集利用强度不应超过自然花凋落量的一半,以维持凋落物的自然分解速率及枯落物层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24.
为探寻红阳和贵长猕猴桃的高效授粉时间,应对优质授粉雄株与待授雌株花期不遇问题,于不同开花天数及一天内不同时段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试柱头可授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授粉雄株(红阳、和雄、贵长、贵山M1)的倍性,用离体培养法检测-80℃超低温干燥贮藏1年的授粉雄株花粉的活力。结果表明,红阳和贵长整个花期内柱头均有可授性,红阳和贵长均在开花第1天和第2天柱头可授性较强;一天内柱头可授性较强的时段,红阳为11:00-16:00,贵长为09:00-16:00。生产中,可在花开较多时,集中在11:00-16:00对红阳授粉,09:00-16:00对贵长授粉,不必频繁授粉。4种花粉在-80℃干燥保存1年后花粉活力为49.6%~70.1%,可满足猕猴桃生产需求。生产中,可-80℃超低温干燥贮藏花粉,以便应对次年雌雄花期不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究猕猴桃苗不同生长时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土壤养分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研究猕猴桃苗不同生长阶段(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运用CANOCO和R语言软件对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间关系进行RDA和相关性热图分析。【结果】随着猕猴桃苗不断生长,土壤pH、速效N、速效P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速效K则随着猕猴桃苗生长逐渐降低;高通量测序共得到25 822个细菌OTUs,分属于28门53纲172科226属,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35.84%)、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 17.69%)、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12.6%)是猕猴桃苗不同生长时期土壤的优势菌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猕猴桃生长初期与速生期和生长后期有显著差异;不同生长时期相对丰富度大于1%的菌门中,Cyanobacteria随着猕猴桃苗不断生长而逐渐减少,Actinobacteria、Latescibacteria、Acidobacteria的相对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26.
百里杜鹃是全球同纬度范围内中低海拔区已知面积最大的天然杜鹃林。为了解其主要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选取景区内的马缨杜鹃林(Form.Rhododendron delavayi)、露珠杜鹃林(Form.Rhododendron irroratum)、杜鹃混交林(马缨杜鹃+露珠杜鹃林)(Form.Rhododendron delavayi+Rhododendron irroratum)和杂木林(茅栗+白栎林)((Form.Castanea seguinii+Quercus fabri))等4种主要群落,采用α多样性指数、M.Godron方法分别测定其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1)4种群落物种丰富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杂木林(茅栗+白栎林)>杜鹃混交林(马缨杜鹃+露珠杜鹃林)>马缨杜鹃林>露珠杜鹃林;2)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不同群落的乔、灌、草3个层次变化规律不一致,多样性指数均以露珠杜鹃林最低;3)4种群落仅马缨杜鹃林呈稳定状态,以杂木林(茅栗+白栎林)群落最不稳定。各群落不同层次中,最不稳的为露珠杜鹃林的草本层。  相似文献   
27.
为查明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区病虫害种类和危害程度,采用随机调查法进行了系统调查.共查明杜鹃花病害5种,其中真菌病害4种,即枯叶病、黑斑病、褐斑病、炭疽病,病毒病1种.  相似文献   
28.
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中白刺花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抽样调查法对不同时间地点培育的白刺花质量指标进行调查,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均值±1/2标准差法对1年生白刺花苗木质量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分级。结果表明:地径和Ⅰ级侧根数涵盖白刺花苗木大部分质量信息,可以确定为喀斯特地区白刺花造林苗木质量评价指标。1年生白刺花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地径0.70cm,Ⅰ级侧根数18为Ⅰ级苗;地径0.45~0.70cm,Ⅰ级侧根数8~18为Ⅱ级苗;地径0.45cm,Ⅰ级侧根数≤7为Ⅲ级苗。其中Ⅰ级苗、Ⅱ级苗为合格苗。  相似文献   
29.
不同植物篱模式下土壤物理变化及其减流减沙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彭熙  李安定  李苇洁  卢兰 《土壤》2009,41(1):107-111
生物措施既能改善景观环境,又解决生态问题,是贵州缓解水土流失及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研究了植物篱模式与非植物篱模式下的土壤物理变化特征及减流减沙效果,分析了各物理量变化的水土保持机理.研究发现,供试的3种植物篱带均形成一定高度的土坎,有梯化坡地的效果,其微地貌变化大小顺序依次为:黄荆(Vitex neg undo)>新银合欢(L eucaw na leucocep hala)>马桑(Coriaria sinica):不同植物篱模式及不同取样位置的土壤样品体积质量(容重)、饱和导水率、雨水入渗速率及自然含水率均有较大差异,且各物理量之间有紧密关系;不同植物篱模式均有较明显的减流减沙效果,且植物篱对减少土壤侵蚀量的效果比减少径流更明显,其效果依次为免耕覆膜植物篱>植物篱>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30.
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杜鹃林枯落物储量及持水功能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为揭示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人工抚育及旅游管理对杜鹃林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选择轻度、中度、重度干扰强度的杜鹃林枯落物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对不同干扰强度的杜鹃林枯落物层水文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杜鹃林枯落物储量随干扰强度增加呈降低趋势,随分解程度增加呈极显著升高趋势;自然含水率随干扰强度增加呈降低趋势,随分解程度增加总体呈升高趋势。(2)杜鹃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随干扰强度增加呈降低趋势,随分解程度增加呈极显著升高趋势。枯落物最大拦蓄量、最大拦蓄率、有效拦蓄量及有效拦蓄率均随干扰强度增加呈升高趋势。(3)枯落物层持水量变化特征呈倒"J"形。持水量(Q)与浸水时间(t)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其回归方程为Q=b+aln t。枯落物浸水0~4h内持水量逐渐增加,4~48h持水量增加趋势大幅减缓,并逐渐趋于饱和。(4)枯落物层吸水速率呈"急剧降低—迅速降低—缓慢降低—趋于稳定"的变化特征。吸水速率(v)与浸水时间(t)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其回归方程为v=at-b。枯落物在1h内发挥其水文功能的能力最强,对短时段内的降雨截流调蓄功能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