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4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崩岗是我国南方危害性极大的一种土壤侵蚀类型,尤其是产生的大量洪积物冲入农田,严重影响洪积扇农田质量。以苍梧县崩岗洪积扇为研究区域,采集洪积扇柑桔园不同培肥模式土样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该地区沙化农田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培肥模式均能改良洪积扇土壤性质,土壤中的粉粒和黏粒含量有显著增加,养分含量也有显著提高。采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洪积扇土壤进行肥力评价可知,施化肥、施农家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土壤肥力等级系数P值比对照区分别增加了42.11%,139.47%,135.53%,施肥模式以农家肥效果最佳。相关分析显示,土壤肥力指标与土壤砾石和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粉粒和黏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对改良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效益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对山东省日照地区送检的病死狐样品进行了细菌的分离,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PCR鉴定,确定为狐阴道加德纳氏菌.对鉴定出的狐阴道加德纳氏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万古霉素、复合磺胺敏感,而对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等药物有耐药性.该研究为狐阴道加德纳氏菌病的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云南植物丰富,一直素有植物王国之称,为了了解云南滇东北地区、北部地区两个不同生态环境下酵母菌的物种多样性和生境特异性.对云南昭通和楚雄的可培养酵母进行了调查.在180份样品中,总共分离得到600株酵母菌,选取菌落有差异的288株菌株进行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归属于58个属,141个种...  相似文献   
34.
10株鸭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山东省鸭群中新城疫病毒(NDV)的流行情况,对2007—2009年山东不同地区发病鸭群进行了NDV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10株鸭源NDV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特性研究。结果显示:10株鸭源NDV的致病指数MDT和ICPI测定结果分别为50.4~60.0和1.66~1.78,表明10株分离株均属强毒株。致病性试验显示,3株代表毒株对不同日龄雏鸭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70%~100%和20%~70%。对F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相对于基因Ⅰ~Ⅵ型NDV,10株鸭源NDVF蛋白存在较大变异,这些变异主要集中在1—30、101—124、479—494和509—516 aa处,且在52、71、176、272、314、402和489位出现了与近几年流行毒株一致的氨基酸替代。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10株鸭源NDV之间同源性在95.8%~99.9%,与2000年以来国内外分离的基因Ⅶ型NDV同源性较高,在95.7%~99.8%,与传统LaSota、F48E9同源性较低,为83.8%~90.9%。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毒株均属于基因Ⅶd型。此外,10株鸭源NDV还具有大多数鹅源NDV所特有的973位和1 249位RsaⅠ位点。上述结果表明基因Ⅶd型NDV是造成我国鸭群近年来发生新城疫的主要病原,鸭源NDV很可能源于早期的鹅源NDV。  相似文献   
35.
提取A型鼻气管鸟杆菌(ORT)外膜蛋白,经纯化后包被反应板,通过方阵滴定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血清稀释倍数、兔抗鸡酶标二抗稀释倍数,建立了检测ORT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方阵滴定确定最佳抗原包被质量浓度为11.85 mg/L,血清样品稀释倍数为1∶20,兔抗鸡IgG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最佳稀释倍数为1∶1 000,抗原抗体最佳结合时间为1 h,血清与二抗最适反应时间为45 min.试验结果确定的判定标准为:样品D490 nm≥0.639判定为阳性,D490 nm≤0.350判定为阴性,介于两者之间的为可疑.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特异性,将205份疑似ORT的鸡血清用本方法进行检测,其阳性检出率为11.7%(24/205).  相似文献   
36.
测土配方施肥是协调农产品质量、提升土壤肥效和完善农作物生长环境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下,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逐渐实现了信息化建设。本文在阐述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加强组织领导、信息资源开发、信息管理应用等方面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旨在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7.
蓝舌病(bluetongue,BT)是由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易感动物移动、易感动物聚集、病毒基因重配以及强大的传播媒介等4个因素在全球长时期传播流行。自20世纪初发现BT以来,BT持续在全球流行,欧洲是重灾区;BTV血清型复杂,全球各大洲均有多种血清型分布流行,目前已陆续鉴定出29个BTV血清型。进入21世纪后,受全球气候变暖、畜产品贸易等因素影响,BT全球流行范围继续扩大。面对严峻的BT流行形势,需要采取加强进出口检疫和易感动物流动监管,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生物安全隔离区,以及实施有效的预防接种制度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38.
为研制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dem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ELISA 抗体检测试剂盒,用饱和硫酸铵浓缩EHDV灭活病毒作为包被抗原,以EHDV鼠源单克隆抗体作为阻断抗体,商品化的IgG-HRP羊抗鼠二抗作为检测抗体,通过优化检测试剂中各组分含量和反应程序,建立了一种EHDV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用研制的试剂盒与ID Screen参考试剂盒分别检测实验室保存的血清样本,结果发现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与ID Screen参考试剂盒一致,二者符合率为97.00%。结果表明,研制的EHDV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可作为EHDV抗体检测的候选试剂盒,代替国外试剂盒使用,从而降低EHDV检测成本,这对该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2006年8月荷兰暴发的蓝舌病8型(BTV-8)疫情已蔓延至欧洲大陆,而国内目前尚未发现BTV-8感染的报道。为评估BTV-8传入国内的风险,采用定性评估方法,通过收集BTV-8疫源地国家的疫情信息数据,结合其病原学特征、传播媒介、分布及流行情况、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传入风险分析。鉴于我国与欧洲BTV-8疫源地各国的畜产品贸易以及活动物、精液和胚胎交易频繁,贸易数量巨大,而且BTV-8还可以通过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接触以及库蠓等媒介传播,综合分析认为BTV-8传入国内的风险较高。建议加强边境口岸检验检疫,以及牛羊等反刍动物及库蠓的BTV-8监测,防范BTV-8传入国内,并做到传入时早发现、早控制。  相似文献   
40.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逐步提升,对新型农机化和设施农业技术需求不断增长,加强农机化和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对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农机化和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目标出发,探索了相关技术推广路径,以期为提高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