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5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研究鲤浮肿病毒的感染方式及在锦鲤各组织器官中的动态分布,在水温20~22℃,溶解氧7~8mg/L试验条件下,采用注射、浸泡、划伤后浸泡3种方式人工感染锦鲤,观察了试验鱼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检测了鲤浮肿病毒在感染鱼体内各组织器官中的存在情况,探讨了主要被感染组织的病理变化。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注射、浸泡、划伤后浸泡3种方式均可导致健康锦鲤感染该病毒,病鱼出现昏睡、烂鳃、凹眼等症状,累积死亡率35%~88%。锦鲤感染该病毒后至少有3d的潜伏期,随后病毒在鳃组织中大量增殖,至7d达到高峰,病毒量314.8个/ng,之后病毒量开始逐渐下降,至12d在鳃组织中检测不出病毒。鲤浮肿病毒在肾、肝、脑、肌肉和脾中存在的时间较短且病毒量较低,在血液和肠道中未检出。结合鳃组织病理切片可知,鳃为该病毒感染的主要靶器官。本研究结果为鲤浮肿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是有效防治抗菌药物滥用的有效手段之一。2009年6月-2011年10月从北京地区主要养殖鱼类的发病鱼体内共分离到病原菌80株,对其进行4类11种水产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北京地区主要养殖鱼类病原菌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和盐酸沙拉沙星较为敏感,而对盐酸多西环素、甲枫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敏感率较低;另外,分离株多重耐药率较高。同时发现,不同地区和不同养殖种类的鱼源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不同。  相似文献   
33.
正本文从北京市两家虹鳟鱼养殖场的发病鱼体上共分离出25株疑致病性气单胞菌,其对磺胺类药物呈现较高的耐受性,耐药率均在84%以上。虹鳟鱼源气单胞菌对盐酸多西环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较为敏感,耐药率均低于10%;其中盐酸多西环素为最敏感的药物,敏感率为100%。氟苯尼考易使病原菌短时间产生较高的耐药性。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感受性不同,同种菌的不同菌株之间对抗菌药物的感受性也不同,需要针对具体样品及时检测,依据检测结果指导养殖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为了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产品与淡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摄入风险,实验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市售的12种海产品和8种淡水产品,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镉、汞、砷、铬共5种常见重金属,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Pi)和金属污染指数(MPI)评价其污染程度,比较不同水产品重金属含量差异及污染状况,并通过靶标危害系数(THQs)评价其健康风险。检测结果显示,海产品与淡水产品中,铅含量范围为ND~1.100 mg/kg,铅超标率为1.4%,各品种铅均值含量无显著差异。镉含量范围为ND~1.600 mg/kg,镉超标率为2.8%,长牡蛎、海湾扇贝镉均值含量高于其他品种。总汞含量范围为ND~1.900 mg/kg,蓝鳍金枪鱼总汞均值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其他品种总汞均值含量无显著差异。总砷含量范围为0.004~4.100 mg/kg,淡水鱼(乌鳢除外)总砷均值含量低于其他品种。铬含量范围为0.010~32.000 mg/kg,铬超标率为2.3%,鳙铬均值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不同品种的水产品都有一定的污染。重金属污染指数显示:污染指数呈现...  相似文献   
35.
鱼源病原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了解北京地区鱼源病原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现状,提供氟喹诺酮类药物在防制鱼类疾病上合理规范使用的依据。从北京地区具有典型症状的病鱼脏器或病灶分离出16株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病原菌对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表型,运用PCR法分析病原菌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qnrA和qnrS的携带情况。结果表明,鱼源病原菌对氟喹诺酮的耐药基因阳性率显著高于耐药表型检出率,可能耐药基因检测比耐药表型检测更能推测病原菌的耐药现状。50%的病原菌至少耐受1种氟喹诺酮类药物,87.5%的病原菌至少携带1种喹诺酮耐药基因,显示北京地区鱼源病原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已在基因水平呈现出严重的耐药,有必要严格控制此类药物在鱼类养殖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6.
黔中典型岩溶石漠化地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在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坡位和季节的不同,通过24组样品分析了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性.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水分沿上坡向下具有不断减小的变化趋势,坡面土壤水分呈中等变异,不同坡位间的差异不大,坡顶和坡底土壤含水量较高,与坡地相比,坡底受外界条件的干扰相对较小;与坡位相比季节对岩溶土壤水的影响相对较大,在雨季来临时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突然变大,随着雨季的延续变异系数逐渐变小,到雨季末期达到最小,其含水量在4-8月之间达到最大,其变化幅度总体与降雨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37.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环境日益恶化,导致各种水产病害频发,特别是细菌性疾病更为严重,已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养殖者主要是采用抗菌药物进行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但是由于对病因等认识不够,加上药物使用技术的相对滞后,又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使得药物滥用情况非常严重。国内外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38.
北京怀柔某养殖场的大鳞大麻哈鱼发生一种慢性,但累计死亡率很高的流行病,为研究大鳞大麻哈鱼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本试验根据病鱼临床症状观察判断疑似感染鲑肾杆菌.试验对病鱼肾脏组织进行印片染色观察细菌形态特征,抽提病鱼的肝脏、肾脏组织DNA,扩增16S rDNA和鲑肾杆菌P57表面蛋白基因片段,测序并运用BLAST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病鱼肾脏组织印片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形态一致的革兰氏阳性短杆菌;采用病鱼肝脏、肾脏组织扩增的16S rDNA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与鲑肾杆菌聚为一支;通过PCR扩增出鲑肾杆菌P57表面蛋白基因DNA片段,测序结果与鲑肾杆菌标准株ATCC 33209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病鱼感染鲑肾杆菌并引发细菌性肾病(BKD).这是中国首次在养殖鱼体内检出鲑肾杆菌.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感染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镜鲤的组织病理特征及CEV在各组织中的分布规律,以期为鲤浮肿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HE染色观察发病镜鲤心脏、肝脏、皮肤、脾脏、肾脏、脑、鳃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EV在镜鲤各组织的分布和蛋白表达情况;利用CEV P4a基因保守区域设计3条探针,于5'-端标记FAM进行原位杂交,检测CEV在镜鲤各组织的核酸分布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镜鲤各组织的病毒载量。【结果】 HE染色观察发现,患病镜鲤的鳃丝肿胀、充血,鳃丝间有脱落堆积的红细胞和炎性细胞,肝脏细胞深染萎缩,胆小管出血,脾脏组织出现明显间隙并伴有出血,肾脏组织充血明显,肾小管有明显闭合现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患病鱼的鳃和肝脏组织中大量表达CEV P4a蛋白,在其他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EV核酸大量存在于鳃组织中,在心脏、脾脏和肾脏中均有少量阳性信号。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鳃组织病毒载量极显著高于心脏、肝脏、皮肤、脾脏、肾脏、脑组织(P<0.01)。【结论】 感染CEV后,镜鲤内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充血、出血,病毒主要分布在鳃,说明鳃是CEV增殖的最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40.
为摸清淡水鱼类最主要的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对国家批准使用的新兽药——氟苯尼考的耐药性的获得与消失速率,提供科学使用该药的数据支撑,测定在低浓度的氟苯尼考压力下,3株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随时间的变化,以及3株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获得速率和消失速率。结果表明,菌株在低浓度的氟苯尼考下,4~5d其耐药浓度升高1.6~2.5倍。同时,菌株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浓度随着药物浓度的逐渐增加可迅速上升15.9~40倍,但其消失较慢,28d的消失速率为1.58~2.54。因此,在使用氟苯尼考防治细菌性疾病时,连用时间不宜超过4d,再次使用的间隔不少于28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