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57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金国 《野生动物》2010,31(4):F0003-F0003
雌性大熊猫体重约100kg,但所产胎儿仅100g左右,只有母体体重的千分之一。这是因为大熊猫胚胎延迟着床,即受孕后,受精卵在子宫内呈游离状态,直到后期才开始着床发育。  相似文献   
22.
62岁的潘石存,给人的印象是慈善、和蔼、低调而细致的.作为河南罗山县潘新镇旭东花炮厂(下文简称:旭东花炮厂)的"掌门人",十几年的创业足迹,成就了他朴实的梦想,也成就了他的光辉人生.  相似文献   
23.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圈养动物的福利逐渐被认同,动物丰容与行为训练等新术语开始在研究领域内出现,相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加。丰容和行为训练已经不仅仅是动物园系统的术语,而是动物学的一个名词。本文综述了丰容的概念、丰容的由来以及丰容的意义和方式。丰容方式包括环境丰容、认知丰容、感官丰容、食物丰容和社群丰容等五类,其中行为训练是认知丰容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4.
1月27日09:00,江苏电力检修公司"尖锋"共产党员突击队完成了500k V太仓变电站3号主变压器的投运任务。在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江苏电力检修公司党委启动片区联动机制,由江苏电力检修公司变电检修中心党总支与苏州运维站党总支联合组建"尖锋"共产党员突击队,确保了项目按期投运。  相似文献   
25.
草食偶蹄动物魏氏梭菌病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国内野生和家养动物魏氏梭菌病发生的特点与规律,收集了近32 a间的文献资料,设立魏氏梭菌病发生的时间、区域、动物种类、细菌血清型等因素,统计分析流行病特征。结果:①魏氏梭菌病每隔4 a左右就会有高发病出现,各种血清型发病高峰的年际不一样,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高发病的年际、血清型有差别。②魏氏梭菌病在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生,各季节的发生率不同,春季是高发季节,家养动物尤为明显,秋季野生动物的发病较为明显。4个季节中,D型菌引起的发病较多,在春季和夏季中D型菌发病尤为明显,在秋季中仅A型菌和D型菌有发病记录,冬季中都不突出。③魏氏梭菌病在1 a 12个月中均可发生,3、4月是高发病时期,6、11月的发病比率次之。3月西部区域发病较多,4月黄河与长江之间区域发病为多,6月长江以南区域发病高,11月则是黄河以北区域发病较多。野生动物发病多集中在6月和11月,家养动物4月发病较突出。2月C型菌引起的发病较明显,11月A型菌发生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血清型,D型菌则全年发生的较多。④黄河以北、黄河与长江之间、西部区域发病主要集中在春季,长江以南则主要在夏季发病。黄河以北区域D型菌最高,A型菌其次,C型菌最低。黄河与长江之间区域A型菌落高于D型菌,C型菌仍是最低。长江以南区域D型菌为主,A型菌其次,没有C型菌发病。西部区域则是D型菌明显高于A型菌和C型菌。结论:魏氏梭菌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每间隔4 a左右会有高发病出现。不同区域,魏氏梭菌病发生的时间有差别。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发病的时间和致病血清型有区别。疫苗接种预防是有效的,综合措施是较好的预防措施。预防时慎用磺胺嘧啶和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兽医诊断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26.
漆树缩叶病的发生、危害在我国生漆主产区十分普遍,但对该病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却是一个新问题,迄今未见文献报导。我省为全国生漆中心产区之一,资源丰富,漆树分布遍及全省,近年来种植面积发展很快,1975年为42万亩,1982年已达70余万亩。由于该病的发生流行,已在生产上造成严重的损失.为查明发病原因、发生规律、解决防治等问题,我们对该病进行了研究。本报告系1979年以来的调查研究及1982、1983年在我省纳雍县驻点观测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
野生动物粪样内类固醇激素是研究和监测野生动物多项生理状态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在野外条件下保存粪样并使之满足室内测定的要求成为目前野生动物类固醇激素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各种冷冻方法可便捷有效地保存动物粪样,但受制于野外的保存和运输条件;有机溶剂法及干燥法可在常温下一定时间内有效保存野生动物粪样,因而可行性较高,但保存期限尚处于探索之中.各种保存野生动物粪样的方法均存在其利弊,研究者需谨慎选择才能达到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28.
本园检疫场检疫动物白头叶猴因左后肢胫骨头发生骨肉瘤实施股骨下1/3截肢手术,在手术过程中进行了白头叶猴、恒河猴间异种动物输血。输血及手术都取得成功。一、受体和供体动物受体动物为白头叶猴,母,1990年7月9日来自外地,年龄不  相似文献   
29.
贵州乌桕害虫和天敌昆虫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名录中大部分条目系1986~1989年间在以正安县为主的乌桕产地陆续采集标本经专家鉴定而成,并收编了少量贵州乌桕的昆虫名录。计9目34科68种。乌桕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种类甚多,因时间水平有限,所集远远不足,望今后能予增补。承杨集昆、史永善、王金言、陈守坚、黄大卫、王淑芳诸先生协助鉴定标本,谨此致谢。  相似文献   
30.
成年雌性大熊猫一般每年春季发情1次,自配种后,受精卵并不是立即着床发育,而是在子宫内游离一段时间,再选择适宜的时机着床,受精卵附着在子宫壁后迅速发育,经2~3个月便分娩而出.这是该物种的独特现象,对此自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开始利用各种技术进行研究,如利用放射免疫[1-3]和酶联免疫法[4]对妊娠期孕酮值的监测,采用E-玫瑰花环试验检测大熊猫早孕因子[5],检测大熊猫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7],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存在"胚胎延迟着床现象[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