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桂西南早熟荔枝实生资源果实性状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关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对69份桂西南早熟荔枝实生单株果实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桂西南早熟荔枝实生单株总体上表现核大、可食率低、风味偏酸,尚未发现能应用于生产的优良单株.但该资源群体所具有的果实早熟和外观较好等性状可应用于荔枝的特色育种和科研,应加大对该资源群体的保护、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32.
为了准确了解广西扁柑资源现状、类型、分类地位及亲缘关系,从而更好地开发利用,本试验对35份柑橘资源,其中包括21份广西扁柑资源、2份越南柑资源及12份近缘的其它柑橘属资源进行ISSR-PCR分析。结果显示:10条引物共扩增出134条DNA片段,其中108条具有多态性,比率为81%。用UPGMA软件进行聚类分析,35份柑橘资源的遗传系数在0.64~1.00之间,在遗传系数为0.80处将35份材料划分为5类,其中所有扁柑类资源均和椪柑、南丰蜜桔聚在一类,初步证明扁柑类资源的分类地位应属于宽皮柑橘类的桔类。各扁柑资源间的相似系数在0.90以上,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3.
为进一步研究大豆醇溶蛋白亚基积累及其与品质的关系,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早熟大豆品种晋大75和晚熟大豆品种晋大53在开花后不同时期醇溶蛋白亚基积累的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亚基的积累规律不同,在合成积累的时间顺序上存在差异,早晚熟品种高分子量醇溶蛋白亚基(B、C、D区)积累的情况基本一致,从开花后15 d就开始合成积累。低分子量醇溶蛋白亚基(A′、A区)主要在后期积累,一般情况早熟品种7S醇溶蛋白积累时间比晚熟品种提前15~20 d;晋大75醇溶蛋白的剧增期在开花后45~60 d,晋大53醇溶蛋白的剧增期在开花后40~50 d7、0~75 d。  相似文献   
34.
养殖水体水华发生及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水体水华的发生及控制是一个不可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探讨了养殖水体水华的发生机制,以及近年来水华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前景。  相似文献   
35.
花生果腐病病原分子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莱西和河北行唐两地的花生果腐病相关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在多数烂果中鉴出了ITS与镰刀菌ITS高度同源的真菌。其他真菌尚有Alternaria、Penicillium。提示镰刀菌可能是导致这两个地区花生烂果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36.
在荔枝品种的选育方法中,人工杂交育种方法非常重要。然而传统的荔枝杂交育种授粉方法工作量大,费工费时,缺点多。本研究根据荔枝雌雄异花同株和同一株树雌雄花不同时间分批开放以及主要靠虫媒授粉的特点,设计了荔枝杂交育种花粉隔离防护网罩取代人工套袋隔离花粉的方法,可显著节省人力物力,大大提高荔枝杂交授粉工作效率,同时还具有防病虫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植物bZIP转录因子是一类蛋白,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分布并且相对保守,其碱性区域高度保守,约包含20个氨基酸残基。根据bZIP结构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10个亚族。不同亚族的转录因子行使不同的功能,主要包括表达植物种子贮藏基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进行光信号转导、预防病害、胁迫应答和ABA敏感性等各种信号的反应。本文主要介绍bZIP转录因子的分类、结构特征、功能多样性及其在不同植物中的分布及数量、参与的植物发育过程、次生代谢调控、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应答及以非生物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bZIP转录因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小麦近缘植物偃麦草属中有许多小麦缺乏的优良基因,如抗病、抗旱、耐盐、耐寒、耐高温及优质、高产等基因,通过远缘杂交将其优良基因导入小麦基因组中,对小麦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已将偃麦草的抗病、抗逆等多种基因导入小麦中,并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偃麦草属的其他农艺性状如优质、高产等报道较少。围绕偃麦草生物学分类、农艺特性、染色体组成及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对小麦遗传育种实践中高效利用偃麦草种质资源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9.
红松人工果材林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6年开始进行红松人工果材林栽培试验,特别是在浅山区丘陵地带白浆土土壤进行栽培,经过25年试验,对红松人工果材林培育的技术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0.
对新发现的特早熟龙眼 实生变异单株‘桂丰早’,采用主栽品种‘石硖’、‘储良’作为对照品种进行DUS测试和SCoT分子标记鉴定,并在广西南宁、大新、龙州、钦州和广东茂名、湛江等不同产区布置开展区域引种试验。通过连续4年多点种植观察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桂丰早’龙眼与石硖、储良对比,在植物学性状、生长结果习性、SCoT分子标记不同引物扩增带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桂丰早’龙眼适应性强,在各地均表现特早熟性状稳定,不同年份不同产区均比同一果园的‘石硖’早熟7-15天,且早结性、丰产性强,果大质优,综合性状优良,认为‘桂丰早’适合我国龙眼主产区推广种植,以期缓解目前我国龙眼品种结构不合理,熟期过于集中,效益不好等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桂丰早’于2021年12月30日获植物新品种授权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