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业科学   20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花生又名落花生或长生果,为一年生草本豆科作物,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16世纪传人我国。花生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含油量高达50%,品质优良,气味清香,是我国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花生蛋白质含量高达25%~36%,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富含钙、铁等多种矿物质,  相似文献   
102.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分离、克隆差异基因的新技术。系统阐述了该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综述了该技术在水产无脊椎动物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3.
104.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设计流灌和不同带距软管微喷施肥,以传统施肥方式为对照,比较其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将肥料溶解通过流灌和微喷的方式对水稻进行灌溉施肥,各处理水稻前期叶绿素值差异不大,后期差异增大;流灌和微喷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最高苗、有效穗数量;各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微喷管距0.6 m时,施肥均匀度比较高,各项指标表现良好,管距1.0、1.4 m表现也较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低成本的1.4 m带距布设。流灌处理总体表现好于对照,但逊于微喷处理。  相似文献   
105.
旨在研究泌乳早期奶牛瘤胃微生物与牛奶脂肪酸组成的变化。本试验选取江苏省某奶牛场胎次、泌乳天数及产奶量相近的50头荷斯坦奶牛,收集泌乳7和30 d的奶样和瘤胃液样品,测定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乳脂肪酸含量,同时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瘤胃微生物的组成。结果表明,泌乳7 d的干物质采食量(15.79 kg·d-1)和产奶量(26.81 kg)均极显著低于泌乳30 d的干物质采食量(18.87 kg·d-1)和产奶量(37.47 kg)(P<0.01),而泌乳7 d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评分均极显著高于泌乳30 d (P<0.01);泌乳7 d乳中的C6:0、C8:0、C10:0、C12:0、C14:0、C14:1trans9、C14:1cis9、C15:1trans10、中链脂肪酸(MCFA)和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显著低于泌乳30 d (P<0.05),相反地,C17:0、C17:1cis10、C18:1trans6、C18:1trans11、C18:1cis9、C18:1cis11、C19:1trans10、C22:5cis4,7,10,13,16、长链脂肪酸(LC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反式脂肪酸(TRANS)的比例显著高于泌乳30 d (P<0.05)。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泌乳7和30 d奶牛瘤胃细菌的丰富度与多样性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在属水平上,泌乳7 d奶牛瘤胃内的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_1)、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_014和Ruminococcaceae_UCG_005)、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小杆菌属(Dialister)丰度显著低于泌乳30 d (P<0.05),而球藻菌属(Sphaerochaeta)、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和真细菌(Eubacterium_saphenum_group)属的丰度显著高于泌乳30 d (P<0.05)。此外,牛奶脂肪酸与瘤胃微生物组数据关联分析显示,瘤胃微生物对乳中MCFA含量影响较小,纤维素降解细菌(Ruminiclostridium_1、Ruminococcaceae_UCG_005)与乳中C17:0、C18:1trans6、C18:1trans11和C19:1trans10的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奶牛泌乳早期在生理和采食量上发生了变化,导致瘤胃微生物组成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微生物代谢产物和代谢路径发生变化,最终引起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变化,本研究为解析瘤胃微生物调控乳脂代谢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产后奶牛营养调控和提高原料乳品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引言细胞培养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生物学研究,但一旦为霉形体污染就会造成细胞染色体的畸变,并导致细胞功能和特性的改变,并因此而影响研究结果,特别是传代细胞,被霉形体污染后就无法保持其原有的细胞特性,甚至无法继续传代。我们曾在生长于含双抗生长液中的IB-RS-2细胞培养物中和市售商品犊牛血清中分离到精氨酸霉形体,其鉴定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探索产犊季节、测试季节、泌乳阶段和胎次对奶牛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SCS)的影响,试验对南京市某牛场2015年、2016年5 993条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记录中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产犊的荷斯坦牛日产奶量较高,其SCS也相对较高,夏季产犊日产奶量较低;随泌乳阶段的延长荷斯坦牛产奶量逐渐降低,SCS略有升高;日产奶量在3胎时达到最高,然后逐渐降低,SCS随胎次增加而升高。说明在秋、冬季产犊最为理想,此时的日产奶量较高,可为牛场增加经济效益,而且秋季产犊时的SCS较低。  相似文献   
108.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维生素E含量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平均初重为(0.243±0.003) g的健康罗氏沼虾幼虾7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各组分别投喂维生素E含量为0.6(对照)、103.4、207.1、412.9和631.7 mg/kg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试验期6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03.4、207.1、412.9和631.7 mg/kg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P0.05),631.7 mg/kg组的肥满度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103.4 mg/kg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 207.1 mg/kg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 631.7 mg/kg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增加(P0.05)。3)与对照组相比,103.4 mg/kg组的肌肉含肉率显著增加(P0.05),肌肉滴水损失显著减少(P0.05); 207.1 mg/kg组的肌肉含肉率显著增加(P0.05),肌肉蒸煮损失显著减少(P0.05); 631.7 mg/kg组的肌肉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 207.1、412.9和631.7 mg/kg组的肌肉维生素E含量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103.4 mg/kg组的肌肉弹性显著提高(P0.05); 207.1和412.9 mg/kg组的肌肉硬度、内聚性、耐咀性和胶黏性显著降低(P0.05); 412.9 mg/kg组的肌肉嫩度显著提高(P0.05)。经折线模型分析,以特定生长率、肌肉蒸煮损失为指标,得到罗氏沼虾饲料维生素E适宜含量分别为169.38、218.66 mg/kg。由此可知,饲料中添加169.38~218.66 mg/kg维生素E可促进罗氏沼虾生长,调节代谢,增强免疫,并有效改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09.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已基本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但由于受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市场经济发育不全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各级林业部门的职能转变尚未到位,行为方式还不尽规范、合理。如今要正视我国林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林业的机构改革、职能转变、意识建设等方面人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林业会议精神,加强林业法制建设,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0.
为了解城市复合土地利用系统中土壤磷素的积累和流失潜力特点,以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为例,应用化学分析方法和GIS技术研究该校区复合土地利用系统中土壤磷素积累和流失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研究区内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呈明显的增加趋势,磷素积累受城市化和大量施用有机肥、化肥等的影响.土壤磷素空间异质性非常明显,深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土壤全P平均含量由高至低分别为畜牧场(3.22 g·kg-1)>果园(1.67 g·kg-1)>桑园(1.54 g·kg-1)>蔬菜地(1.52 g·kg-1)>教学区(1.37 g·kg-1)、绿化用地(1.37 g·kg-1)>水田(1.14 g·kg-1)>旱地(1.06 g·kg-1)>水旱轮作地(1.02 g·kg-1)、生活区(1.02 g·kg-1).研究区内土壤磷饱和度平均达22.29%,土壤水可提取态P明显高于一般农业区,有很高的P流失风险.土壤磷饱和度25%这一磷素流失风险临界指标也适合于对研究区土壤磷流失风险的评价,该指标大致与有效P 77 mg·kg-1和全P 1.20 g·kg-1相当.研究认为.城市复合土地利用系统中土壤磷素积累显著,磷素流失造成水体污染风险很大,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