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业科学   1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甜菜碱对肉鸡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及肌肉风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甜菜碱对肉鸡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及肌肉风味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健康肉公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和0.20%甜菜碱的试验饲粮。试验全期42 d,前期为第1~21天,后期为第22~42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20%甜菜碱能够显著提高肉鸡前、后、全期平均日增重和前、后期体重(P0.05),显著降低全期料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甜菜碱显著提高了肉鸡胸肌中肌苷酸含量及胸肌和腿肌中肌肉脂肪、风味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0.20%甜菜碱能够显著增加肉鸡胸肌和腿肌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及胸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P0.05)。与对照组相比,0.20%甜菜碱显著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脂联素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瘦素和胰岛素含量(P0.05)。由此可见,肉鸡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促进脂质代谢,改善肌肉风味品质,以0.20%添加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52.
套算法和强饲法测定肉鸡玉米有效能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比较肉鸡玉米有效能值测定方法的差异。试验包括2种测定方法:套算法和强饲法。套算法试验选用704只(公母各占1/2)28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11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10种不同品种玉米替代的试验饲粮(替代比例为40%),试验期7 d。强饲法试验选用健康成年肉种公鸡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试验鸡分别强饲10种不同品种玉米原料,采用48 h排空-强饲-48 h收集排泄物(GB/T 26437—2010)的操作程序。结果表明:1)强饲法测得的有效能值显著低于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P0.05);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所测得的有效能值无显著差异(P0.05)。2)指示剂法与全收粪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和0.952;全收粪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83。由此得出,强饲法测得的有效能值显著低于套算法,以套算法为基础的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所测得的有效能值无显著差异;指示剂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指示剂法和全收粪法、全收粪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所测得的有效能值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0.952、0.777和0.683),强饲法与其他3种方法所测得的有效能值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
五谷虫粗提物的抗炎效果及对小鼠免疫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五谷虫粗提物对急性炎症的抑制效果以及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利用耳肿胀法判断五谷虫粗提物对小鼠的抗炎效果,通过免疫器官指数、血清部分生化指标、血清溶血素含量及碳廓清指数的测定来考察五谷虫粗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五谷虫粗提物能够明显降低小鼠的耳肿胀程度,显著提高小鼠脾和胸腺指数,能够提高血清中球蛋白的含量,同样能够显著提高小鼠半数溶血值及吞噬指数。由此可以推断,五谷虫粗提物有抗炎作用,且能够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4.
本文通过饲养屠宰试验研究了肉仔鸡体组成、体组分的生长发育规律,并建立了肉仔鸡体蛋白、胴体蛋白、羽毛蛋白潜在沉积速率模型,旨在为建立精确的肉仔鸡生长预测模型奠定基础.试验选取180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按性别随机分为两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肉仔鸡饲喂NRC(1994)营养标准水平日粮.于0、7、14、21、28、35、42日龄08:00空腹称重后,每个重复选取接近平均体重的两只鸡进行屠宰试验.采用Gompertz生长模型拟合肉仔鸡体组成及体组分随时间变化的关系,采用曲线回归拟合肉仔鸡体蛋白、胴体蛋白、羽毛蛋白重与体重、胴体重及羽毛重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同时结合以上拟合方程推导肉仔鸡体蛋白、胴体蛋白、羽毛蛋白潜在沉积速率模型.结果显示,Gompeertz生长模型能够较好的拟合肉仔鸡体组成及体组分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拟合回归方程的相关指数(R2)均达到0.969以上,F检验达到显著水平(P<0.01);曲线回归拟合试验数据得到体组成及体组分间幂函数形式的异速生长方程,其相关指数(R2)均达到0.998以上,F检验达到显著水平(P<0.01);同时根据以上拟合回归方程建立了肉仔鸡体蛋白、胴体蛋白、羽毛蛋白与肉仔鸡体重、胴体重及羽毛重间的函数关系.以上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内仔鸡体重、胴体重及羽毛重对内仔鸡每日体蛋白、胴体蛋白及羽毛蛋白最大沉积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5.
论述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基本功能,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展望了未来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6.
在家禽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中,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是评价氨基酸生物利用率的敏感指标,测定饲料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同样重要。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受试验日粮、试验动物、日龄、性别等的影响。阐明了表观回肠消化率、真回肠消化率和标准回肠消化率3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并对肉鸡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测定的注意事项以及影响其测定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7.
本试验旨在研究支链氨基酸(BCAAs)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健康肉公鸡38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各组分别饲喂BCAAs水平为3.04%、3.93%、4.82%和5.71%的试验饲粮,各组饲粮中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均为1.8∶1.0∶1.2,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各组肉鸡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5.71%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小于3.04%组(P0.05),4.82%和5.71%组肉鸡料重比显著小于3.04%组(P0.05)。14、21日龄时,随着BCAAs水平从3.04%增加到4.82%,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单位长度重及空肠相对重逐渐增加,且4.82%组肉鸡十二指肠单位长度重显著大于3.04%组(P0.05);而当BCAAs水平从4.82%增加到5.71%时,则肉鸡十二指肠单位长度重及空肠相对重显著下降(P0.05)。在14、21日龄时,4.82%组肉鸡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大于3.04%组(P0.05)。在10、14日龄时,4.82%组肉鸡空肠绒毛高度显著大于3.04%组(P0.05);5.71%组肉鸡小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小于4.82%组(P0.05)。另外,5.71%组肉鸡空肠隐窝深度与3.04%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10、21日龄时,4.82%组肉鸡空肠隐窝深度显著大于3.93%组(P0.05)。10、14、21日龄时,5.71%组肉鸡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最低,且与3.04%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3.93%组肉鸡空肠和回肠V/C显著大于5.71%组(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增加饲粮BCAAs水平能够降低肉鸡料重比;适宜水平的BCAAs能够促进肉鸡肠道生长发育;但高水平BCAAs则会显著降低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同时导致小肠生长发育减慢。  相似文献   
58.
本试验以小肽含量为指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菌3个菌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进行研究。通过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3个试验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接种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量、温度、料水比、发酵时间4个因素对豆粕发酵产小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单、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豆粕发酵前后豆粕营养物质含量、大豆球蛋白含量、蛋白质分子质量、发酵产物p H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株试验菌接在各自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至21 h为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时间。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0%、温度为40℃、料水比为1.0∶1.2、发酵时间为72 h;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5%、温度为31℃、料水比为1.0∶1.0发酵时间为120 h,3个菌株的接种比例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9∶3∶2。经微生物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小肽、粗蛋白质、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粗纤维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大豆球蛋白含量均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蛋白质分子质量较未发酵组降低;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而单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则与未发酵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豆粕经微生物固态发酵后营养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大分子蛋白质被降解,p H也发生了变化,并且单菌发酵和混菌发酵的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9.
将960只1日龄健康雄性‘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各处理分别采食基础日粮中不同维生素A添加水平(0,750,1 500,3 000,6 000,12 000,24 000和48 000IU/kg)的试验日粮,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A对肉仔鸡抗氧化指标和免疫器官...  相似文献   
60.
以莲花湖潜流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潜流湿地不同植物配置在秋季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各潜流湿地单元中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污染物的净化吸收效果有差异;在秋季,潜流湿地净化效果不明显。各湿地单元对COD、TP的平均去除率基本在30%以下,维持在10%左右。潜流湿地对TN的去除效果最差,各单元池的平均去除率均低于10%。下行流湿地在运行2年后,容易造成基质堵塞,影响了下行流湿地的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