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7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22篇
农业科学   806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432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161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如今,漫步在中原大地上,感触最深的是锁黄染绿的巨大变化。而这正是中原人民20年踊跃参加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积极绿化美化自己家园的结果。 河南原是一个缺林少绿的省份,80年代初期,全省森林覆盖率只有12.97%。通过深入扎实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的国土绿化进程。平原地区初步形成了点、片、网、带相结合的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山区造林绿化步伐不断加快,质量逐  相似文献   
52.
当前,林区出现的生态失调,木材可采资源枯竭,经济危困,迫使开发利用和保持林区自然资源、发展多种经济业为林区解危渡关所必须,希望的所在是应该利用当地林、土、水和动植物资源,开发新的产业,加快治危兴林,强化森林保护,增强林企附加值,以副补林。向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自然资源要效益,实行林上林下立体开发,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优化组合,同步提高的目的。1 柴河林区二次开发的自然资源优势1.1 土壤比较肥沃,类型多样 柴河局施业区面积33.6万公顷,其中无林地占总面积的29.8×10~(-2)。现有耕地2000公顷,土质肥沃,土壤类型多样:主要有暗棕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等。有机质含量平均为5.95×10~(-2),含氮平均为0.41×10~(-2),含磷平均为0.16×10~(-2),含钾平均为1.78×10~(-2)。适宜麦,豆,稻,玉米等作物的种植。1.2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2.3℃,年有效积温2  相似文献   
53.
水稻顺流干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4.
春耕季节,红花草茂盛,不少耕牛吃了红花草胀肚而亡,这里介绍一个特效治疗方法,如果发现牛吃红花草胀肚,速杀一只鸡,剖腹取出内脏,将  相似文献   
55.
56.
57.
黑龙江省地处世界北纬浆果带,有绵延广大的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脉,是得天独厚的小浆果资源区,拥有200多万亩尚待开发的野生浆果。据调查,能够鲜食和加工利用价值的野生浆果9科12属23种(见表)。根据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种类,该省野生浆果资源可划分为三个区。第一区:小兴安岭山区及黑龙江沿岸的爱辉、孙吴、逊克、伊春、嘉荫、萝北,绥滨等  相似文献   
58.
家畜阿托品中毒在兽医临床实践中屡见不鲜,其原因多由于误诊或误用阿托品,亦有因用量掌握不准,过量用药造成中毒。笔者曾遇一牛因患急性胃肠炎,全身战傈,四肢行走无力,颇有跌倒之势。他人误认为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即使用阿托品700毫克,一次肌肉注射,引起中毒。另有一兽医将牛患口膜炎的流涎,误诊为有机磷农药中  相似文献   
59.
60.
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2000年11月发布的《1999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我刊的8项量化评估指标较1998年均有提高,其中,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和作用的影响因子由1998年的25.6%提高到34.9%,在陕西省及全国科技期刊中分别列第4位和第224位;总被引频次由119提高到199,分别列第7位和第340,再次进入“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是目前国内专门用于科技期刊引证分析、研究的重要检索工具,按照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平均引用率、地区分布数、基金资助论文比例、普赖斯指数、他引率等8个量化指标对科技期刊进行采集和排序,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自1994年起,多年连续进入“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影响因子等各项指标不断提高,标志着《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在我国旱农研究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另外,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获悉,我刊在2001年11月已初步入选“中国期刊方阵”. 在此,向多来关心、支持本刊的新老作者及广大读者表示衷心地感谢! 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