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业科学   1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促芽肥对黄华占再生季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促芽肥对再生稻再生季农艺性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黄华占为试验材料,尿素作为氮肥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等量发苗肥(尿素225 kg/hm~2)的情况下,随促芽肥施用量(尿素0、75、150、225、300 kg/hm~2)的增加,黄华占再生季的产量、株高、穗长、成穗率和最终再生率增加,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先增后减,千粒重无明显变化;促芽肥用量与再生季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促芽肥用量为300 kg/hm~2时,黄华占再生季产量最高,为4 633.8 kg/hm~2,比不施促芽肥的处理增产22.69%,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2.
农学类本科生“三位一体”全程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而导致的"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教书和育人工作脱节"的现状,在分析总结目前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教书育人实践,探索出专业教师全员参与的集体指导制、班主任制和导师制有机协调所构成的本科生"三位一体"全程导师制培养管理新模式,通过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在彰显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3.
湖南省是我国玉米"北粮南调"主销区之一,尽管近年来湖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养殖业和玉米深加工业迅速发展使玉米需求量远大于省内供给量,玉米供求矛盾紧张的状况依然突出。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湖南省玉米生产上还存在生产要素成本高、施肥结构不合理、水利设施落后、粗放经营疏于管理、科技水平低等问题。为增加玉米产量,政府应提高国家补贴,组织研发节本高产栽培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稳定农资价格,严格监管农资质量,加强涉农水利设施建设,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4.
水稻种衣剂对秧苗生长、酶活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湿润育秧试验,研究了浸种型水稻种衣剂对秧苗生长、苗体酶活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型水稻种衣剂具有促进种子萌发与秧苗生长、增强秧苗抗逆性、提高秧苗综合素质与成秧率等作用,但作用程度在杂交品种和常规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与对照相比,包衣处理苗体过氧化物酶(PO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17.0%~26.3%、7.0%~10.1%和1.1%~1.7%;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含量分别提高19.2%~25.9%和32.2%~50.0%;而脱落酸(  相似文献   
135.
【研究目的】旨在研究华南稻区稻草还田技术,为稻草还田(快速)腐熟替代部分氮肥,科学减少化肥施用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稻草还田条件下设不同腐熟剂用量和氮肥减量组合观测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稻草还田配施模式平均减氮20%(17%~33%)的情况下,平均产量略低于常规施肥模式,品种间存在差异,‘华航48’以氮肥减量1/6和30 kg/hm2腐熟剂、60 kg/hm2腐熟剂处理的产量均略高于对照,‘广8优金占’以不加腐熟剂和氮肥减量1/6、60 kg/hm2腐熟剂和氮肥减量1/3处理的产量最高,但差异均不显著。‘华航48’的稻草还田模式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平均提高了60.2%和35.4%。【结论】选择水稻品种‘华航48’,加速腐熟稻草还田替代减量化肥是可行的,是一条化肥减量和水稻稳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6.
不同施氮条件下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形成特点与氮肥利用   总被引:51,自引:4,他引:51  
为了明确不同施氮条件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的影响,2001年在湖南长沙进行了氮肥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在0-240kg/hm^2纯氮范围内,施氮量与产量呈单峰曲线,以180kg/hm^2的施氮处理的产量最高(10.7t/hm^2),在120—180kg/hm^2的施氮区间内增产效应员明显。氮肥处理之间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施氮量与每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04^**),二是在低氮水平下(0—120kg/hm^2)施氮量对穗数有明显影响。超级杂交稻对抽穗期源器官有特殊的要求,施氮明显影响后期光合产物的积累。较高的施氮量,能保证超级杂交稻达到较高的叶面积指数(LAI),在抽穗期维持较高的叶片干物质分配比例和单茎叶片重,有利于后期植株光合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防止早衰,促进光合产物的完全彻底转运,发挥超级杂交稻的增产潜力。氮肥农学利用率(AE)在施肥量之间的变幅较大,其中180kg/hm^2施氮量处理的最高,达16.10,而240kg/hm^2施氮量处理的最低.仅为7.43。  相似文献   
137.
湖南省是杂交水稻制种大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座谈、专家咨询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深入调研,发现湖南省种子生产存在高标准农田占比低、种管机械化水平较低、比较效益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即以“三个专业化”推进全程机械化、以全程机械化制种驱动“五化”建设、制种产业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38.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再生稻生产的历史和头季机收再生稻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的历程,从机收再生稻品种筛选,栽培技术创新与生产利用模式创新,配套农机装备的引进研发与机艺融合,技术示范推广,对再生稻认识提高以及再生稻面积、单产和米质的突破等方面综述了湖南机收再生稻技术创新与生产推广及机械化应用所取得的成效,从政策上、生产上、科研上分析了当前再生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