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6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61.
适宜的牧草混播对于改善退化高寒草甸及高寒地区畜牧业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不同牧草混播条件下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及生物量变化特征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早熟禾(Poa pratensis)、呼伦贝尔苜蓿(Medicago falcata)为试验草种,在三江源区重度退化高寒草甸开展为期3年的混播试验,探讨不同牧草混播对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牧草混播条件下,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及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草甸土壤养分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EM(垂穗披碱草+呼伦贝尔苜蓿)混播的土壤养分状况最佳;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EM混播的效果最为显著(P<0.05)。综上,在重度退化高寒草甸恢复过程中,如采取人工草地建植手段,建议选择EM混播。  相似文献   
62.
王锐  李希来  张静  周华坤 《草地学报》2019,27(4):938-948
露天煤矿开采引起了祁连山区高寒湿地生态环境的部分破坏,本文通过调查7个矿区植被恢复状况,研究了青海木里煤田矿区人工种草对排土场渣山表层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为高寒矿区植被复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人工种草可以有效改善排土场渣山表层基质含水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影响排土场渣山表层基质有机质含量。种草区域细菌、真菌、放线菌平均数量分别是不种草区域的4.20,4.05和2.29倍。7个矿区排土场渣山表层基质速效氮分布极不均衡,差异显著(P<0.05),种草区域明显高于非种草区域。人工种草后绝大多数矿区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全钾含量降低。除汞元素外,种草对其它7种重金属(砷、铬、镉、铜、铅、镍、锌)含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7个矿区砷含量平均值从4.61 mg·kg-1增加到6.06 mg·kg-1。  相似文献   
63.
为研究1株高寒草地土壤真菌的产纤维素酶特性,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和液体摇瓶发酵法,对供试菌株的培养特性和产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ITS-rDNA分子鉴定,供试菌株初步确定为Thielavia hyalocarpa,供试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对不同的碳、氮源利用能力不同,在供试的5种碳源和氮源中,葡萄糖和蛋白胨分别为最适碳源和氮源,对5种碳源的利用表现为:葡糖糖 > 糊精、麦芽糖和淀粉 > 蔗糖菌株, H对5种氮源的利用表现为:蛋白质 > 硝酸钠 > 尿素 > 硫酸胺 > 磷酸胺;菌株H产的纤维素酶在pH 5.5和50℃下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产的木聚糖酶在pH为5和55℃温度下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4.
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对养分添加的初期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寒草甸为对象,通过N、P、K及其不同养分组合的添加处理,研究养分添加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养分添加改变群落物种组成和群落中的优势种,除P、K单独添加外,其他养分及其组合添加使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显著减小,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变化不大;N、P及其不同养分组合添加极显著增加群落地上生物量;N、P是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草地生产力的主要限制性养分,人为输入土壤养分将在短期内影响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以及生产力。  相似文献   
65.
在玛多县草地退化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玛多县草地退化的原因,指出了玛多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玛多县的草地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是导致玛多县草地退化、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两大因素,鼠虫害对它们产生的影响起了促进作用.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草地,优化产业结构,使草地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才能使玛多县的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6.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高原鼠兔种群动态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江河源区高寒草地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分析种群季节变化规律,构建种群年动态数学模型。结果:密度阻滞型的Logistic方程很好地拟合了高原鼠兔的年度种群数量变化,表明在自然状态下,高原鼠兔以密度阻滞效应来调节其种群数量,即呈“S”型变化为主的曲线,密度很小时则表现为指数方程(dN/dt=rN)式变化。  相似文献   
67.
调查江河源区高寒草地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分析种群季节变化规律,构建种群年动态数学模型.结果密度阻滞型的Logistic方程很好地拟合了高原鼠兔的年度种群数量变化,表明在自然状态下,高原鼠兔以密度阻滞效应来调节其种群数量,即呈"S"型变化为主的曲线,密度很小时则表现为指数方程(dN/dt=rN)式变化.  相似文献   
68.
69.
70.
郭婧  魏珍  周华坤 《草地学报》2024,(1):284-296
本文基于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黄河上游4个省区2012—2021年的人均三维生态足迹,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上游的人均生态足迹从2012年的2.089 9 hm2·人-1上升至2021年的2.536 5 hm2·人-1,10年间仍处于生态可持续状态;研究期间黄河上游各省区的人均生态足迹深度均超过1 hm2·人-1,人均生态足迹广度在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人均三维生态足迹整体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内蒙古的人均三维生态足迹值偏高,2021年达到3.87 hm2·人-1;5个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特征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格局,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为青海省和甘肃省;驱动力分析模型表明,黄河上游地区自然资本驱动力整体受人口、社会消费、生态建设、科技和环境污染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未来需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推动黄河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