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7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258篇
农业科学   677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74年   4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4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对于促进农机化的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我们搞好农机化工作和发展农机化事业的巨大动力。1农机化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农业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幼犬感染蛔虫后,继发癫痫样症状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应用丙硫咪唑按25mg/kg体重拌食喂养,并在腹下涂抹驱虫精透皮涂布剂,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蓝藻水华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其形成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当湖面出现蓝藻水华时,水面被厚厚的一层蓝绿色的湖靛所覆盖,水体浊度增大,透明度降低,沉水植物逐渐减少以致消失。由于蓝藻大量繁殖,极大地消耗了水体中溶解氧,引起好氧生物窒死现象,并散发腥臭难闻的  相似文献   
14.
泰县是江苏省主要的山羊板皮基地之一,全县山羊年饲养量逾20万只。为了制定合理的综合防制措施,我们于1990年12月至1991年8月进行了寄生虫调查。  相似文献   
15.
植宝素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李保同,汤丽梅(江西农业大学植保系330045)植宝素系广东省佛山市石化产品技术开发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该产品为棕褐色液体,无臭无毒。主要成分为腐殖酸、无机酸及氮、磷、钾、钼、硼等营养元素。具有提高作物体内酶...  相似文献   
16.
海南琼海市注重科技进步,狠抓更新改造渔船,革新渔具渔法,开发外海渔业资源,获得高产高值。1994年1—10月全市海洋捕捞产量1.24万吨,产值6000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和20%。 海南琼海市水产部门立足本省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以科技兴渔,广辟资金来源,增加科技投入。近年来,该市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4500多万元,更新改造渔船150多艘,新增2900多吨位、  相似文献   
17.
18.
19.
苏南棉花优质高产结铃新模式的探索郭景隆,张同武(常熟市梅李镇农技站215500)(常熟市经作站)我镇地处长江下游的苏南老棉区,棉花生产一贯以增三桃(伏前桃、伏桃、秋桃)为目标,管理上一般采取前期促早发,中期求稳长,后期防早衰的栽培技术。但在棉花生育过...  相似文献   
20.
银罗村位于泸州市近郊天仙洞风景区,永宁河和321国道纵贯全村,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全村现有715个农业户,农业人口2513人.1989年以前的银罗村,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和养殖猪牛为主业,属于传统的农业村.1989年,当银罗村被批准建立四川省首批枇杷基地时,村里一批积极分子欣喜若狂.从此,村里总有一批"活跃分子"穿梭在田间地头,从爆破改土、拉线定点、定植建园到生产管理整个过程都有他们熟悉的身影.1993年开始,银罗村枇杷逐渐投产后,他们更是喜上眉梢,实实在在的看到了种植枇杷致富的希望.自此以后,银罗村掀起了一股发展枇杷的热潮,从1993年的33.3公顷,一跃发展到2005年的166.7公顷,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