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业科学   7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为了探明土壤调理剂对花生产量、品质和土壤的影响,在莱西、招远大田条件下,以"土壤调理剂"和"石灰氮"为供试材料,设土壤调理剂公顷用量为0kg、375kg,750kg,1125kg及土壤调理剂375kg+石灰氮75kg、土壤调理剂375kg+石灰氮150kg和750kg土壤调理剂+石灰氮75kg。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土壤调理剂和石灰氮可以提高花生产量,每公顷用1125kg酸性土壤调理剂效果最好,750kg酸性土壤调理剂加75kg石灰氮次之;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土壤调理剂和石灰氮可以提高土壤pH、交换性钙含量和碱解氮含量,但对速效磷和速效钾无显著影响。总之,施用酸性土壤调理剂能改善土壤,促进花生生长发育,提高花生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02.
近段时间,笔者通过电话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利川市香菇种植户进行了调查,主要调查生产菌棒成本,出菇管理成本、单位产量、销售价格、盈亏状况及出菇大棚建设成本,将种植户反映的问题做了详细记录,并进行了归纳整理,提出了可行的建议。2018年7月6日~7月8日中国食用菌协会精准扶贫现场会暨湖北省食用菌协会年会在利川胜利召开,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利川市"夏季香菇基地"荣誉称号。利川市被广泛称为"凉城利川",冬暖夏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大,适合香菇的生长,特别是反季节香菇—夏菇的生长。但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经验不足部分致使种植户效益不佳,甚至亏本。为了全面确保全市香菇产业健康发展,利川市委、市人民政府委托市农业局撰写《利川市香菇产业调查报告》,笔者有幸参与了此次调查,并将报告送交给了市农业局,市农业局总农艺师邓楚洪同志说,报告将作为今后香菇产业政策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在自动气象站等地面气象观测设备现场维修保障业务中,由于传感器种类多,输出信号形式多样化,而且专业测量设备的缺失造成故障排除困难。标准信号源是一种能够模拟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电子装置,在现场故障排除过程中,使用信号源进行"代入法"排查故障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从信号源设计方案、地面气象保障业务应用领域、业务应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4.
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论述了川硬皮肿腿蜂生物生态学特性,重点阐述了川硬皮肿腿蜂的人工繁殖技术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川硬皮肿腿蜂进一步的研究及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在利用人工饲料饲养美国白蛾的基础上,研究了饲养温度、密度以及容器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白蛾最适饲养温度为26~28℃;1~3龄幼虫最佳饲养密度为1头·cm~(-2),3龄以上幼虫最佳饲养密度为0.2头·cm~(-2);1~3龄幼虫宜选择塑料养虫杯和塑料养虫盒等较为封闭的小型饲养容器,3龄以上幼虫可转移到木制周转箱等透气性较好的大型饲养容器中饲养。研究结果为建立美国白蛾室内繁育体系以及为其深入研究和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液体蛋的超高压处理,与传统的热处理相比有许多优越性,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液体蛋超高压处理后细菌致死率与处理压力、保压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液体蛋中细菌致死率随压力和保压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压力为440MPa、保压10min时,细菌致死率为99.72%,保压20min时,细菌致死率为99.909/6。压力为400MPa、保压20min,蛋液的初始细菌总数由13100cfu/mL降到31cfu/mL,完全符合国家鸡蛋卫生标准细菌总数小于100cfu/mL的要求。经感官评定,室温下,密封于消毒培养皿中未经处理液体蛋10天后开始发霉、变质,而经过300MPa、保压10min处理的液体蛋30d以后依然新鲜如初。  相似文献   
107.
闽南黄牛体尺体重主成分分析及肉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的124头成年闽南黄牛进行体尺体重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闽南黄牛的主要体尺体重性状指标进行多元分析,选取前3个特征根较大的主成分,使其累计贡献率达90%以上,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对6头22~24月龄的闽南牛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闽南牛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十字部高分别为113.06±7.29cm、129.01±11.01cm、152.22±9.75cm、17.17±1.54cm、265.67±50.89kg;主成分分析可知各性状间除了管围外,其它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各主成分的特征根分布很广。第1主成分与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经统计计算入选的2个主成分所占信息的侧重各不相同,一个是体高因子,一个是胸围因子;它们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闽南黄牛的体型特征及今后选育的方向和重点。6头闽南黄牛公母牛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腰部肌肉厚、大腿肌肉厚分别为145.1kg、56.17%、43.38%、7.16cm、17.51cm和131.9kg、51.25%、40.07%、3.11cm、16.34cm。  相似文献   
108.
两种鹅膏菌纯培养菌丝的分离培养和生长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并组织分离到假褐云斑鹅膏(Amanita pseudoporphyria)和块鳞鹅膏(Amanita spissa)的纯培养菌丝.对2株鹅膏菌的培养发现虽然分离成功率很低,但是菌丝培养相对容易,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2种鹅膏菌菌丝的生长形态和方式存在较大差别,对氨基酸的利用也存在差别,但是气生菌丝的延伸速率却非常相似.液体培养条件下,假褐云斑鹅膏菌丝体干重达到0.726mg·mL-1,块鳞鹅膏干重达到0.424mg·mL-1.  相似文献   
109.
根据2000年和2006年秋季长江口及毗邻水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2个时期的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能量通道模型,比较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模型包含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碎屑等17个功能群,基本覆盖了能量流动的途径.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秋季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系统总流量比2000年秋季有所下降,碎屑链的重要性略有降低;由于低营养级层次渔获物数量的增加,渔获物平均营养级有所下降.2个时期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的再循环率较低,仍有较高的剩余生产量有待利用,均处于不成熟的发育期.  相似文献   
110.
两种岩礁鱼类的食物竞争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日本鼓虾(Alpheus jaonicus)和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3种饵料生物,设置了8种饵料组合方式,包括不同种类的饵料生物以及不同投喂量.在室内对混养的2种岩礁鱼类-许氏平鲉(&bastes schlegeli)和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进行食物竞争实验.根据摄食量、胃含物中饵料的出现频率和质量分数比等参数,研究许氏平铀和大泷六线鱼对3种饵料的选择性、竞争能力以及对不同饵料组合方式的响应.结果显示,许氏平鲉最大日摄食量(以湿重计)为(142.5±26.4)g·kg-1·d-1,大泷六线鱼最大日摄食量为(104.8±1.7)g·kg-1·d-1,二者对3种饵料的选择性从高到低均依次为玉筋鱼、日本鼓虾、细螯虾.许氏平鲉竞争能力强于大泷六线鱼,表现为对喜食饵料摄食量较大,喜食饵料在胃含物中的出现频率与质量分数比均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饵料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均显著影响这2种岩礁鱼类的食物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