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业科学   70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41.
冬小麦新品种轮选987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选987是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秉华研究员等以我国特有的矮败小麦为育种工具,通过轮回选择技术培育的超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1轮选987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轮选987在国家北部冬麦区区试中连续两年列各参试品种第一位,平均比对照品种(京冬8号)增产14.8%。在历年  相似文献   
42.
小麦株高近等基因系H1636的选育和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株高近等基因系H1636的选育和遗传研究[]刘秉华王山荭杨丽(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实验材料的创新和实验手段的改进会不同程度地促进科研工作的进步和突破。作物近等基因系是遗传背景相同,而等位基因性质或剂量不同的一组品系...  相似文献   
43.
传递象以前描述的那样,最先得到的端体是作为单体或者是和相应的完整染色体一起存在的东西。后来在保持某个品系或产生与保持各  相似文献   
44.
45.
本文报道了山西农业大学十年间大学生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并着重分析讨论了发病情况和发病因素,最后作者根据本人工作实践,提出了防治大学生精神分裂症应注意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46.
从奶业市场风险的概念、生鲜乳价格波动的特征及由此导致的奶业市场风险的衡量、产生的原因、风险管理工具的选择等方面,全面梳理国内外文献,结果显示,奶业市场风险与其他农产品市场风险有显著的差异。国外多是着眼于整个畜牧业,侧重于期货、保险等现代风险管理工具的使用;国内更多的从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角度开展研究,尚未将奶业价格波动分析与市场风险管理融合分析。未来,我国奶业市场风险管理的研究应更多的立足产业链,从保护牧场利益角度,探索新型风险管理工具的运行机制及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47.
小麦新品种轮选987的选育及性状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是理想的群体改良工具。我们利用矮败小麦开展轮回选择育种,已经探索出一套方便实用的轮回选择技术,并使矮败小麦群体得到了显著改良,选育出一批优良的品种(系),其中轮选987就是代表品种之一。轮选987高产、稳产,且品质优良,2001年和2002年参加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北方冬麦区区试、生产试验,其产量均为第一,于2003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8.
刘秉华  杨丽 《作物学报》1987,13(3):263-264
本试验以硬粒小麦4D 单体附加系、普通小麦4E 单体附加系和双单体〔20″+1′(4D)+1′(4E)〕为材料,研究了携带不育基因的4D 和携带兰粒基因的4E 在单价体状态的传递率。结果表明,在同一遗传背景下不同单价体的传递率接近。例如,在双单体中,4D 染色体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是28.7%,偃麦草染色体4E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是29.3%。同一  相似文献   
49.
以显性核不育中国春小麦(AABBDD)为母本,硬粒小麦品种墨西卡利75(AABB)为轮回父本,每代选携带不育基因的不育株回交。回交高代(BC3)对不育株做细胞学观察,从中选出具有14个二价体和一个单价  相似文献   
50.
利用矮败小麦建立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矮败小麦是我国特有的遗传资源。它结合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败育彻底和矮变一号降秆作用强的特点于一体,其后代总是有一半靠异交结实的矮秆不育株和一半靠自交结实的非矮秆可育株,是理想的轮回选择工具。以矮败小麦为基础,轮回选择为核心建立了一套小麦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为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改良目标的小麦育种提供了成熟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