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业科学   6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71.
γ-氨基丁酸对猪生产性能及激素水平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γ-氨基丁酸对猪的促生长效果及其与生长、摄食及代谢相关激素之间的联系。试验选用(34.07±0.01)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0头,随机分到3个处理中,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按日粮添加水平设基础日粮组(0 mg/kgγ-氨基丁酸)、基础日粮 50 mg/kgγ-氨基丁酸和基础日粮 100 mg/kgγ-氨基丁酸3个处理,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γ-氨基丁酸对猪的促生长作用明显,但随生长阶段和作用剂量不同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试验3~4周,以100 mg/kg的效果较为突出。100 mg/kg组试验猪第3周(P<0.1)、第4周(P<0.05)及0~4周(P<0.1)的ADG和第4周(P<0.01)、3~4周(P<0.1)的ADFI以及0~4周(P<0.05)的F/G都明显超过对照组。日粮中添加γ-氨基丁酸显著促进了试验猪体内生长激素(P<0.05)和褪黑素(P<0.05)的分泌,明显提高了小猪体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P<0.1),这也与良好的生产性能吻合,但作用程度随试验阶段和激素种类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别。总的看来,日粮中添加γ-氨基丁酸能够有效改善小猪生产性能,促进生长,但为获得理想结果必须考虑添加剂量与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672.
以南京林业大学白马基地五年生长叶苦竹(Pleioblastus chino var.hisauchii Makino)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研究距离母竹不同位置(0、2、4、6、8 m)竹株的生长发育及秆形形态建成规律。长叶苦竹竹笋-幼竹高生长期为70 d,竹笋-幼竹生长规律均呈“慢—快—慢”的趋势,符合Logistic模型。林中位置竹株的地径、株高、枝下高较林缘位置分别增长了1.46、2.45、49.22倍。长叶苦竹每节节长由基部到梢部都是先增大后减小,但距离母竹越远,竹株的每节平均节长和最长节长以及每节节径和最大节径整体均呈递减趋势,且距离母竹不同位置竹株相对应的每节节长和每节节径均存在正相关性。此外,距离母竹不同位置竹株的地径和株高及枝下高和株高也都呈正相关性。距离母竹不同位置竹株生物量分配均为竹秆生物量占比最大,根最小,且随着与母竹距离由近及远,竹株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呈递减趋势。通过研究距离母竹不同位置长叶苦竹的竹笋-幼竹高生长、秆形建成及生物量分配,揭示长叶苦竹新造林至成林过程中竹株的生长发育规律,为混生竹竹林的经营培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73.
【目的】筛选银杏优良叶用家系。【方法】以38个银杏半同胞家系叶片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主要功能性状(单叶干质量、单叶面积、比叶干质量)和主要功能组分(总黄酮、萜内酯、聚戊烯醇)的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的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8个银杏家系的叶品质,并基于叶用价值对这些家系进行聚类。【结果】不同银杏半同胞家系间叶功能性状及组分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呈现出较高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为7.5%~36.3%。叶主要功能性状中单叶干质量与单叶面积、比叶干质量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 <0.01);叶主要功能成分总黄酮、萜内酯、聚戊烯醇的含量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 0.05);主要功能组分仅有萜内酯含量与单叶干质量、单叶面积、比叶干质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 <0.01)。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较优的8个家系,表现为比叶干质量(或单叶干质量)和功能性组分含量较优。其中:18号家系的比叶干质量、叶片总黄酮含量和叶片萜内酯含量最高;16、30、34、36、39、54、65号家系单叶干质量和单叶面积最大,比叶干质量、萜内酯含量中等偏上。【结论】可...  相似文献   
674.
不同育秧方式对陆两优996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陆两优996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水育秧、旱育秧、软盘育秧3种育秧方式对其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育秧的秧苗素质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出叶速度快,植株高大,茎基部较粗,单株干物质积累多,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也较高,其次为旱育秧,软盘育秧最差;理论产量以水育秧最高,比旱育秧、软盘育秧分别增产10.7%,11.6%.综合秧苗素质和产量性状看,陆两优996最适合的育秧方式是水育秧,其秧苗素质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675.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500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两优500是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育性稳定、米质好、株型好、再生能力强的培矮64S为母本,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穗大粒多、米质较好的优良品系500为父本进行杂交,于1995年育成的适合作中稻蓄留再生种植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经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头季比汕优63生育期短4d,产量相当;再生季生育期比汕优63长7d,增产1倍左右;两季均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好、田间抗性较强。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676.
南京地区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京地区城市绿化竹种要求,选择生长和抗性指标,用集对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价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55个竹种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丛生竹种中,金丝慈竹在南京地区生态适应较好;凤尾竹生态适应性差,小琴丝竹、孝顺竹竹种适应性中等。而散混生竹种中粽粑竹、四季竹、毛壳花哺鸡竹、衢县苦竹、宜兴苦竹、长叶苦竹、大明竹、矢竹、秋竹、翠竹、菲白竹、鹅毛竹等竹种生态适应性较好。黄皮绿筋竹、斑竹、白纹阴阳竹、平竹等竹种适应性较差,其他竹种适应性中等。  相似文献   
677.
旨在研究不同NDF水平开食料对羔羊生长轴及十二指肠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羔羊开食料适宜NDF水平提供参考。选用36只湖羊公羔,随机分为15%和25%NDF水平组。56日龄时,每组选择6只羔羊屠宰,称量组织器官质量,并测定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不同NDF水平开食料对组织器官的质量和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NDF水平15%组羔羊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肝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十二指肠IGF-1和十二指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5%组(P<0.05);NDF水平25%组垂体生长激素(GH)和十二指肠生长激素受体(GHR)表达量极显著高于15%组(P<0.01);羔羊平均日增质量与下丘脑GHRH表达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肝脏GHR、十二指肠IGF-1表达量显著负相关(P<0.05),与垂体GH、十二指肠GHR表达量显著正相关(P<0.05);垂体GH与肝脏GHR、IGF-1、十二指肠IGF-1、IGF-1R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  相似文献   
678.
本试验旨在研究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1日龄科宝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占1/2且分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50、500、750、1 000 mg/kg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0 mg/kg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可以显著提高1~21日龄公鸡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添加500、750 mg/kg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显著降低母鸡的料重比(P<0.05)。公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随着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添加水平的增加,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有提高趋势(0.05相似文献   
679.
以九阡李不同生育期的果实为试材,采用蒽酮法、质谱法对果实养分及矿质元素积累量指标测定分析,研究了九阡李果实养分及矿质元素积累规律,以期为九阡李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九阡李果实发育期内果实横纵径及果形指数持续增长,果实由扁长形长为扁圆形,果实干质量在前中期较低,应进行水分管理。九阡李果实发育期内,可滴定酸积累速度呈快-慢-快的规律,总酚积累速度呈下降趋势,糖分积累速度呈先慢后快趋势。随着九阡李的生长发育,果实中的矿质元素积累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果实整个生育期矿质元素积累量大小为K>N>P>Ca>B>Fe>Cu>Mg,果实对K和N的需求量最大。九阡李果实发育前期(谢花后前30 d)是施肥关键时期,应加强氮肥、钾肥的施用和水分管理,同时施放磷肥、钙肥,还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当补充Mg、B等微量元素肥料。九阡李果实发育中后期,应适量减少N、K肥施放,但需适量补充微量元素肥。  相似文献   
680.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量的方法。该方法在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残留量介于0.300~30.0ng/mL的范围内时具有良好线性关系,5种硝基咪唑类药物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在4.60×10-2~3.38×10-1μg/kg范围内,低、中、高不同浓度点加标平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74.6%~105.0%、77.4%~106.0%、81.7%~107.0%,相对标准偏差为2.9%~11.7%。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灵敏的特点,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