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业科学   10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种布鲁氏菌SP4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从牛A19疫苗中提取全基因组DNA作为模板,PCR扩增出SP41基因,连入pEASY-T3载体,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片段含有1 302个核苷酸,编码433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与已报道的布鲁氏菌2308、A-13334、S19、9-941序列的氨基酸同源性为100%;与布鲁氏菌ATCC、CCM4915、M28、M5-90、NI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9.8%。布鲁氏菌SP41基因的克隆,为获得重组SP41蛋白及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gD糖蛋白是IBRV感染细胞的主要分子,在病毒吸附和侵入宿主细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IBRV基因组DNA为模板,经生物学软件DNAstar分析主要抗原区,PCR扩增gD基因786bp片段,定向连接到pET32a(+)表达载体中,筛选阳性克隆转化BL21(DE3)表达菌中,IPTG诱导表达部分可溶的重组蛋白。Ni-NTA非变性纯化系统纯化蛋白,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血清,利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血清效价为1∶6400;同时以该血清进行血清中和病毒实验,中和指数为1∶640,显示该抗血清具有良好的抗病毒能力,为进一步开发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的诊断检测试剂和疫苗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概述了家畜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回顾了抗病毒病转基因家畜育种现状,并展望了抗病毒病转基因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非结构蛋白NS3是致细胞病变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子标记蛋白,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研究结果表明,NS3在病毒非结构蛋白的加工、成熟、基因组复制与转录过程中以及宿主细胞致细胞病变效应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文章总结了NS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相关功能,为阐明NS3的致细胞病变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牛Nramp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牛Nramp1基因是主要的抗病候选基因,但其转录调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欲确定牛Nramp1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找到启动子核心序列和主要的调控区,探索Nramp1基因表达机制。【方法】采用基因克隆、DNA测序、半定量RT-PCR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等技术手段,构建牛Nramp1基因5′侧翼区长片段及固定3′端的不同节段的pEGFP-N1和/或pGL3重组质粒,分别转染293T和RAW264.7细胞,并进行脂多糖(LPS)诱导,对不同片段的启动子活性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牛Nramp1基因5′侧翼区长片段具有较强的启动子活性,+58—-89区域具有基本的启动子功能,+58—-1 748启动子活性最强。进一步研究表明,-89—-205 bp区域、 -278—-1 495 bp区域存在着正调控元件,在-205—-278 bp区域内存在着负调控元件;另外,LPS能显著增强启动子活性,其诱导牛Nramp1基因的表达具有细胞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推测的牛Nramp1基因启动子片段的重组报告基因载体, 确定了启动子核心区域和主要的调控区域。  相似文献   
1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HV-1)是世界范围内引起牛传染病的一种主要病原。概述了BHV-1的危害,BHV-1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以及BHV-1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为认识和研究该病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小RNA病毒科中,口蹄疫病毒等不同病毒的不同基因可诱导宿主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也不完全相同。论文对小RNA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口蹄疫的先决条件.尽管口蹄疫新型疫苗的研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常规疫苗仍然是防控口蹄疫的基础.论文综述了常规疫苗和正在研制的新型疫苗的现状,并对口蹄疫疫苗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病毒整合素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感染宿主细胞首先是病毒与被感染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结合,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酸化的内吞泡运输进入细胞内,然后衣壳迅速解体,释放出基因组RNA,细胞受体决定口蹄疫病毒宿主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对口蹄疫病毒细胞受体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口蹄疫病毒的感染机制、复制过程、致病机理和疫病预防及治疗等,细胞受体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口蹄疫病毒研究中的重点领域之一,论文就近年来FMDV整合素受体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动物转基因技术是一项新的生物学技术,可应用于畜牧业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对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促进动物转基因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