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7篇
农业科学   5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动物检疫工作,进一步提升官方兽医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本文汇总了部分省(市)动物及动物产品企业备案、家禽跨省调运、山东省内羊调运、山东省内犬猫调运、山东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外引进易感动物和动物产品、部分省(自治区)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审批权限调整、家畜产地检疫与"瘦肉精"检验同步、牲畜布病检疫监管共八个方面的特殊规定,介绍了目前国家各级农业部门规定的动物检疫应注意的事项,供聊城官方兽医实施动物检疫参考。  相似文献   
72.
笔者在2007年一2008年问先后收到东阳市城区八位消费者反映,从市场上买来的猪大肠煮后变成淡绿色,据消费者说买来清洗时,看上去大肠确实很清白,没有一点颜色,到放进锅里煮开后,大肠就开始变淡绿色,这些变绿的大肠再煮也不退色,用刀具刮也刮不掉。因消费者看见大肠变色后不敢食用,向我们动物卫生监督所反映,我们对此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美国先锋品种"先玉335"在黑龙江省推广情况的分析,阐述黑龙江省未来玉米发展方向和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74.
通过不同品种和定植期试验,根据温光对菊花Dendranthema × grandiflora品质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以生理辐热积(PTEP)为尺度的日光温室多头切花菊外观品质预测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日光温室多头切花菊株高、展叶数、单株叶面积、茎粗和花径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较好,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 ∶ 1线的决定系数(R2)和相对预测误差(ERP)分别为0.99,0.99,0.94,0.87,0.92和7.2%,6.9%,10.2%,5.6%,18.2%,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图2表3参14  相似文献   
75.
【目的】为了研究翻译起始因子4E在菊花中的表达特性及功能,克隆菊花翻译起始因子4E(CmeIF4E)基因,分析其表达特性并初步筛选得到菊花CmeIF4E的互作蛋白。【方法】根据已报道植物的eIF4E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菊花eIF4E基因,荧光定量PCR及亚细胞定位分析菊花CmeIF4E的表达特性,并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其互作蛋白。【结果】克隆获得菊花eIF4E基因全长914 bp,其开放阅读框(ORF)654 bp,编码1条包含218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将该基因名为CmeIF4E,GenBank登录号为JQ904591。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菊花CmeIF4E与已报道的莴苣的同源基因亲缘关系最近,该结果与植物分类学相符。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CmeIF4E基因在切花菊‘神马’各个器官中均有表达,幼嫩的根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片,而茎中表达量最低。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CmeIF4E在细胞的核、质、膜上都有表达。筛选得到菊花CmeIF4E互作蛋白,其中包括蛋白翻译和翻译后修饰、光合作用、抗逆和防御等相关蛋白。【结论】CmeIF4E在菊花组织中为组成型表达,亚细胞定位显示其在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上都有表达。候选蛋白分析验证了CmeIF4E在翻译起始中的作用,还推测其可能与光合系统、植物的抗逆防御相关,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在菊花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6.
安徽省主要作物最佳施硫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安徽省土壤有效硫含量分配和丰缺频率研究的基础上,自1993到1998对小麦,大豆,油菜和水稻进行了30个田间小区试验,证明了这几种作物施硫的增产效应,找出最佳施硫水平和施硫与N(P)的最优配施组合30个田间小区试验中,(1)9个小麦,大豆和油菜简单对比试验表明,施硫使产量分别提高15%、14%和17%,产出/投入比(VCR)依次为34、29和8,大多数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增加2~5个百分点;(2)两个大豆和两个油菜的施硫水平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了施硫的正效应.两个大豆试验表明,施硫比对照增产4%~15%(每公顷增产113~527 kg),产出/投入比(VCR)6~15.蛋白质含量从对照的40%提高到施硫处理的42%左右,但对含油率未表现多大影响.5个硫水平中,S90表现最好.两个油菜试验结果表明,施硫增产4%~11%,产出/投入比(VCR)2~7,菜籽粗蛋白含量由对照的23.8%提高到施硫的26%左右.从两种作物施硫水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在安徽省目前情况下,大豆和油菜的最佳施硫水平为60~90 kg/ha;(3)用"2因素-2次饱和D-最优设计"进行的五个点的小区小麦6个N-S水平的交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处理的产量均有提高,单施N或N-S配合的比N0S0的增产2%~48%,所有N-S配合的,绝大多数比N262.5S0的增产1%~19%,增产率低的或表面减产的,因减N节本,实际效益仍然可观.5个试验点绝大部分N-S配施的,每公顷的节本和增产带来的实际增收大约为150~2000元人民币.N-S水平与产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二元二次相关,Y=a+bN+cS+dN2+eS2+fN*S(R2=0.7695*-0.9658**)(n=6),此方程经进一步验证修改,有助于小麦施肥中N、S用量的选择5个试验点F值达1.6707*-33.3185**,在0.05~0.01水平显著.N-S配合施用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2个百分点左右.N-S配合施用对油菜和水稻的产量影响,同样表现了积极的经济效益.(4)6年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土壤磷酸二氢钙浸提性S(MCP-S)含量分别与1 kg S的净增产量(kg)、增产率(%)和VCR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r2=0.2997-0.3923,n=17),曲线示明,土壤MCP-S含量在22 mg/kg以下的土壤情况,作物施硫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7.
梅花花粉量及离体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4个梅花品种的花粉量和41个品种的花粉离体萌发率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不同萌发培养液、不同采粉时期等因素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梅花品种间单花药花粉量有很大差异,变化值0~11 083(。2)不同离体萌发培养液对花粉萌发有较大影响,多数品种的适宜培养液为10%蔗糖 0.01%硼酸。(3)品种间花粉萌发率存在很大差异,最高85.14%,最低为0.11%。(4)25℃,花粉于液体培养基30 min后开始萌发,6 h后花粉管达最长。(5)初花期和盛花期的花粉萌发率差异不显著,花粉萌发率与花粉饱满度和花粉量具有一定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8.
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粮以大豆生产为主.1997年在该地区的砂姜黑土上进行了大豆五个施硫水平(S0~S4,相当于0、30、60、90和120 kg/ha)的两个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硫促进大豆生长,增加了干物重及根瘤数.硫肥在盛花期-结荚期表现出来的效果比生育初期的明显,高硫的效果好于低硫处理.硫肥的施用使大豆产量在两个试验点分别增加了27~233 和133~534 kg/ha.第二试验点(龙亢农场)的增产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两个点因施硫使产投比达到3.5~14.6, 说明施硫的经济效益是令人满意的.从产量的增加,产投比的提高, 以及蛋白质产量等情况来看,初步认为,在土壤MCP-S含量低于25 mg/kg的情况下,每公顷施硫60~90 kg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79.
平阳霉素对盆栽小菊意大利红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2、4、8 mg·L-1平阳霉素(PYM)对小菊品种意大利红离体培养的叶片和茎段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PYM对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PYM质量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对茎段外植体经不同质量浓度PYM处理后的M1代,进行田间主要观赏性状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诱变后代与对照相比,平均株高、冠幅、节间长度和叶片长/宽均减小,花径增大,管状花数目和舌状花数目增加.诱变后代中还出现了叶色、叶型、花色以及花型变异的植株.随着PYM质量浓度由低到高,花型的变异率分别为0、2.5%、3.3%和1.2%,花型多为舌状花向下翻卷,或舌状花前端变尖;花色的变异率分别为0、4.9%、8.2%和1.2%,花色均往浅色方向变异.PYM最适的诱变质量浓度为2~4 mg·L-1.  相似文献   
80.
产业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生态作为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方向,是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实现人类社会体系和产业经济体系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网络,以便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消除环境破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概述国内产业生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生态效率、产品政策、生命周期评价(LCA)、家庭可持续消费等方面介绍了近几年国外产业生态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