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81篇
  免费   8670篇
  国内免费   5202篇
医药卫生   96553篇
  2024年   315篇
  2023年   1117篇
  2022年   2712篇
  2021年   3647篇
  2020年   3030篇
  2019年   1800篇
  2018年   1967篇
  2017年   2498篇
  2016年   1894篇
  2015年   3331篇
  2014年   4399篇
  2013年   5204篇
  2012年   7867篇
  2011年   8206篇
  2010年   7181篇
  2009年   5880篇
  2008年   6463篇
  2007年   6048篇
  2006年   5354篇
  2005年   4410篇
  2004年   3151篇
  2003年   2587篇
  2002年   2054篇
  2001年   1852篇
  2000年   1397篇
  1999年   651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木豆中牡荆甙与异牡荆甙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了解木豆(CajanuscajanL.Milsp)嫩茎叶的化学成分,以溶剂法、结晶法及柱层析法从木豆中将牡荆甙(vitexin)与其异构体异牡荆甙(isovitexin)分离,并以红外光谱法(IR)、紫外光谱法(UV)、质谱法(Ms)、13C谱法(13CNMR)、1H谱法(1HNMR)确定了两者的结构,其中异牡荆甙系首次从木豆中分得。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薏苡仁酯(coixenolide, CXL)对顺铂(DDP)抑制人鼻咽癌细胞CNE-2Z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细胞克隆形成法检测CNE-2Z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DDP呈剂量依赖性抑制CNE-2Z的增殖,ID50为10- 5.548m ol/L。加入CXL10- 7和10- 6m ol/L均可使DDP的量效曲线左移,ID50 降至10- 5.686m ol/L和10- 5.874m ol/L。CXL还能使DDP的时效曲线左移,缩短该药的作用时间。未发现CXL能增强DDP的骨髓毒性作用。结论:CXL对DDP抑制细胞具有选择性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维生素E对胸腺T细胞CD抗原分化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VE0、50、150、1000mg/kg饲料喂饲4组初断奶小鼠8周后,观察VE诱导胸腺T淋巴细胞CD抗原分化的作用,以及对腹腔MΦ诱生IL-1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VE提高胸腺CD5表面抗原阳性T细胞总数、CD4表面抗原阳性细胞数(Th亚群)、降低CD8表面抗原阳性细胞(Ts亚群)百分率;补充VE提高腹腔MΦ诱导IL-1的生成水平;大剂量补充VE(20倍需要量)时,提高免疫反应的作用低于3倍需要量组,但未出现低于需要量组的反应。结果提示:VE促进T细胞的成熟、分化,并可能是通过提高Th/Ts比值及诱发MΦ产生IL-1进行T细胞免疫反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994.
晶状体和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植入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的26例,分别在术3月-2年,行前房型人晶状体植入,术后随访6月以上。  相似文献   
995.
板蓝根抑菌抗炎活性部位的评价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评价和比较板蓝根5个化学部位抑菌、抗炎活性的强弱。方法:采用管碟法测定板蓝根不同化学部位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观察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结果:板蓝根Ⅴ部位体外抑菌活性最强,Ⅴ部位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结论:板蓝根中高极性成分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是其发挥清热解毒功效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比较布洛芬与安乃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双盲双模拟,单剂量,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210例6月到12周岁发热儿童被随机分入布洛芬治疗组和安乃近治疗组,观察其退热镇痛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安乃近组相比,布洛芬组的总体疗效好(99.3%),退热起效时间早,退热持续时间长,P值均小于0.05。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布洛芬混悬剂用于儿童发热安全高效,应为儿科急诊临床应用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997.
多西环素肠溶微粒胶囊与片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多西环素肠溶微粒胶囊和多西环素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与药动学。方法 :2 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 2组 ,按双周期交叉口服单剂量 2 0 0mg多西环素的 2种制剂 ,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 0 5 ,1,1 5 ,2 ,2 5 ,3,4,6 ,8,12 ,2 4,48,72h取血样 ,以HPLC法测定血浆中多西环素浓度 ,计算 2种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参数 ,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 :口服受试制剂多西环素肠溶微粒胶囊和参比制剂多西环素片的药动学参数 :cmax分别为 (3 6 5± 0 81) μg·mL-1和 (3 6 5± 0 73) μg·mL-1,tmax分别为 (2 5± 0 3)h和 (2 2± 0 7)h ,T1/ 2 (消除半衰期 )分别为 (2 1 4 8± 3 2 0 )h和 (2 1 85± 3 11)h ,AUC0→ 72 分别为 (72 18±2 2 6 8) μg·h·mL-1和 (72 0 6± 2 1 0 8) μg·h·mL-1,AUC0→∞ 分别为 (81 4 4± 2 4 94) μg·h·mL-1和 (81 82± 2 3 19) μg·h·mL-1,多西环素肠溶微粒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1 9± 2 5 2 ) %,对参数cmax,AUC0→ 72 先进行方差分析 ,再进行双单侧t检验 ,表明 2种制剂的参数生物等效 ,tmax经非参数检验表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多西环素肠溶微胶囊和多西环素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测定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含量的动态变化,并探讨ET,ANP在老年急性脑梗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法测定老年急性脑梗死组109例,冠心病组87例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60例的血浆ET,ANP水平。结果: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d2,15,30的血浆ET,ANP含量分别(141.3±10.7),(142.7±18.2);(123.6±4.3),(118.6±12.1);(85.4±15.7),(101.9±9.3)pg·mL~(-1),老年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入组初血浆ET,ANP含量分别为(85.7±10.2),(103.9±9.3);(45.7±12.2),(67.4±9.5)pg·mL~(-1)。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和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ET,A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随时间延长,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ANP含量均逐渐降低。结论:ET,ANP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Graves病(GD)患者放射性131碘治疗前后可溶性Fas(sFas)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酶联分析法(ELISA法),测定50例GD患者放射性131碘治疗前后外周血sFas的水平变化。结果 GD患者外周血sFas水平(3.41±1.58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85±0.42ng/ml,P<0.001),放射性131碘治疗3个月后,血清sFas水平(1.95±2.03ng/ml)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但仍高于正常水平(P<0.001)。sFas水平与FT3、FT4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T3、T4、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摄碘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sFas异常增加参与GD发病过程,放射性131碘治疗GD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测定利福平及氯诺昔康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柱顶空进样法,FID检测器。利福平以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柱温50℃;氯诺昔康以聚乙二醇为固定相,柱温50℃维持15min,以10℃·min-1的速率升温至165℃,维持5min。结果甲醇、丙酮、氯仿、正丁醇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9,0.9999,0.9984,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0%,97.3%,81.1%,93.9%,RSD分别为2.7%,1.9%,8.8%,2.5%(n=5)。结论方法柱效高、灵敏、准确,适用于利福平及氯诺昔康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