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89篇
  免费   1546篇
  国内免费   991篇
医药卫生   17626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553篇
  2021年   560篇
  2020年   559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614篇
  2014年   775篇
  2013年   1056篇
  2012年   1436篇
  2011年   1513篇
  2010年   1380篇
  2009年   1282篇
  2008年   1323篇
  2007年   1128篇
  2006年   1040篇
  2005年   764篇
  2004年   528篇
  2003年   437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目的了解IFN-α对HuH7细胞固有免疫分子APOBEC3G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HuH7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IFN-α(0 U/ml、100U/ml、400U/ml、800U/ml and 1200U/ml)刺激,10h后提取细胞总RNA,RT-PCR和实时定量RT-PCR检测HuH7细胞内APOBEC3G的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分析APOBEC3G蛋白水平的表达;分别构建不同长度的含有IRF-E(IFN regulatory factor element)位点的APOBEC3G起始密码上游序列报告质粒、不含IRF-E和IRF-E位点突变的虫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报告基因分析IFN-α刺激后APOBEC3G起始密码上游IPF-E位点对APOBEC3G表达的影响。结果IFN-α上调HuH7细胞APOBEC3G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具有剂量依赖的效应。序列分析发现APOBEC3G起始密码上游的-298~-283和-57~-47位碱基分别存在IRF-E和ISRE(IFN stimulated re- sponse element)序列。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干扰素使含有IRF-E序列的APOBEC3G启动子报告质粒的虫荧光素酶的活性增加6~8倍,而不含IRF-E序列和IRF-E位点突变的报告质粒的虫荧光素酶活性在干扰素刺激后几乎没有变化。结论IFN-α可通过IRF-E位点上调APOBEC3G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病毒效应。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体外培养肺成纤维细胞(HEL)中明胶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L细胞感染HCMV,分为低感染复数(MOI)组及高MOI组,每组重复6例。明胶酶谱法检测HEL细胞中MMP-2及MMP-9的明胶酶活性,用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HEL细胞中MMP-9及TIMP-1的转录水平。结果在低MOI组及高MOI组HEL细胞中MMP-9及MMP-2活性均增强(P〈0.05),高MOI组MMP-9及MMP-2活性较低MOI组显著增加(P〈0.05)。进一步检查MMP-9及TIMP-1的mRNA水平发现,正常对照组HEL细胞中MMP-9及TIMP-1的mRNA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HCMV感染使HEL细胞中MMP-9及TIMP-1的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低MOI组和高MO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MOI组及高MOI组,HEL细胞MMP-9/TIMP-1的比值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表明MMP-9升高更为显著。高MOI组和低MOI组中MMP-9/TIMP-1的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MV感染可以造成MMP-9和TIMP-1转录和MMP-9/TIMP-1的失衡,同时造成MMP-9及MMP-2明胶酶活性增强,导致肺泡结构的破坏和肺纤维化的发生,这在CMV肺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研究正常妊娠晚期人胎盘和胎膜水通道蛋白3(AQP3)的表达及分布.方法 收集5例正常足月妊娠剖宫分娩的胎盘和胎膜样本,用RT-PCR测定AQP3 mRNA在胎盘和胎膜组织中的表达;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QP3蛋白质水平在胎盘和胎膜的表达.结果 RT-PCR显示AQP3 mRNA在胎盘和胎膜组织均有表达.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胎盘组织在29 000左右有一特异性条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QP3表达于合体滋养细胞,而在羊膜上皮细胞未见表达.结论 AQP3在胎盘母儿液体平衡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4.
基因疫苗pcDNA-AChRα211免疫小鼠建立重症肌无力动物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基因疫苗pcDNA-AChRα211,免疫C57BL/6小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模型(EAMG)。方法:将人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N端的主要免疫区(AChRα211)的基因片段插入到穿梭载体pcDNA3.0中,构建基因疫苗pcDNA-AChRα211。大量提纯质粒pcDNA-AChRα211后肌肉注射C57BL/6小鼠。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AChRα211,的IgG(ACh-RAb),并用PCR方法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表明构建了含正确目的基因阅读框的重组质粒pcDNA-AChRα211,ELISA分析表明该基因疫苗免疫的C57BL/6小鼠血清中含有AChRAb,且免疫三个月后在小鼠的肌肉、肝、脾、肾中仍可检测到目的基因AChRα211的存在。结论:重组质粒pcDNA-AChRα211作为基因疫苗能够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皖籍汉族人群MICA基因(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chain-related gene A,MICA)第2、3、4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HLA-B抗原的连锁不平衡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ing,PCR-SS0)技术对56例AS患者和112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MICA基因第2、3、4外显子的多态性和HLA-B抗原的检测。结果AS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MICA等位基因分布均以MICA*008占优势,频率分别为32.14%和30.36%。两组人群MICA*007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8,P〈0.05,RR=2.50)。单倍型分析显示,AS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MICA等位基因均显示出与多个HLA-B位点的连锁不平衡现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倍型为MICA*007-B27(X^2=18.46,P〈0.05,RR=7.47)。分层分析结果显示,HLA-B27阳性与AS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ICA*007基因与AS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患者中MICA*007等位基因频率的显著升高可能源于MICA基因与HLA-B位点间的广泛连锁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了解维生素 D受体基因多态性在中国不同民族中的分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等技术检测 6 8名阿昌族人和 92名汉族人的维生素 D受体基因Fok 多态性 ,比较两组维生素 D受体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 在 6 8名阿昌族人中 FF基因型占 18%、Ff基因型占 35 %、ff基因型占 4 7% ,而在 92名汉族人中 FF基因型占 2 2 %、Ff基因型占 5 2 %、ff基因型占 2 6 %。两组维生素 D受体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7.716 ,P=0 .0 2 1)。结论 阿昌族与汉族维生素 D受体基因 Fok 多态性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研究并比较结核分枝杆菌免疫保护性抗原DNA(Ag85A和ESAT-6)疫苗联合免疫,BCG免疫以及联合DNA疫苗初免-BCG加强免疫等不同的免疫策略,诱导免疫应答效果观察.方法:健康雌性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成PBS 阴性对照组,DNA初免-BCG异源加强组,DNA(Ag85A和ESAT-6)初免DNA同源加强组和BCG阳性对照组,共进行3次免疫,初免2次,最后1次加强,间隔2周1次.PBS组3次均注射PBS 溶液;DNA/BCG组以质粒DNA免疫2次,最后1次以BCG加强免疫;DNA/DNA组3次均以质粒DNA进行免疫;BCG组则注射PBS溶液2次后以BCG免疫.末次免疫后4、6、8周分别分离血清测定总IgG水平,同时分离小鼠脾细胞,体外经TB-PPD刺激后进行淋巴细胞增殖实验(XTT法)并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结果:DNA/BCG、DNA/DNA、BCG组体外经TB-PPD刺激后均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产生,3组平均效价为1:120、1:160、1:80,DNA/DNA组的抗体效价高于另外2组;小鼠脾细胞体外经TB-PPD刺激后,均能产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并诱生较强的IFN-γ反应,其中DNA/BCG组IFN-γ的分泌水平高于DNA/DNA组和BCG组(P<0.05).结论:联合DNA疫苗初免-BCG加强的免疫策略能在小鼠体内诱导较强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产生高水平的IFN-γ.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转移因子4(GLUT4)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评价其与子宫内膜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54只85日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① 对照组(20只);② PCOS组(17只);③ 二甲双胍治疗组(17只)。其中后两组先参照Poretsky等的方法复制PCO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分别喂服安慰剂或二甲双胍, 14 d后断头处死各组大鼠并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TM Plus两步法检测对照组、PCOS组及治疗组大鼠子宫内膜GLUT4蛋白的表达。结果: PCOS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上皮中GLUT4和INS-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IN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治疗组GLUT4表达显著高于PCOS组(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INS表达较PCOS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间质中无GLUT4的表达,INS和INS-R表达情况与腺上皮相似。结论: PCOS大鼠子宫内膜GLUT4表达减少和子宫内膜的IR有关。  相似文献   
129.
通过特异引物扩增出去掉终止密码的mCCL19编码序列,经酶切、亚克隆、拼接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CL19Ig,酶切和测序鉴定插入序列;将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进行体外表达,通过RT—PCR、Western blot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利用趋化小室法测趋化活性。结果测序证实重组表达载体含mCCL19编码序列和人IgGI Fc段序列,其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公布序列比对一致,IgG1-Fc段读码框未发生改变;Western blot结果证实转染了pcDNA3.1-mCEL19Ig的CHO细胞培养上清中有相对分子质量为38000的融合蛋白mCCL19Ig表达;体外趋化实验表明融合蛋白mCCL19Ig对小鼠脾细胞有趋化活性,且呈剂量依耐关系。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神经粘连因子neuropilin(NP)在小鼠视交叉发育的主要阶段,即胚胎(E13~E15),在视网膜和间脑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E13~E15的小鼠胚胎的头部以震荡切片机制备为横切片或纵切片,以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最后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在E13至E15,NP表达在视盘和刚移行出视盘的视神经纤维中。在E13,NP表达在视神经和视交叉中。但在E14至E15时,NP在视交叉中的表达消失,只表达在视神经和视束中。结论NP在视交叉发育过程表达的变化,提示NP在引导视神经移出视盘和神经集结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