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65篇
  免费   1315篇
  国内免费   793篇
医药卫生   1567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418篇
  2021年   536篇
  2020年   470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672篇
  2013年   881篇
  2012年   1214篇
  2011年   1311篇
  2010年   1270篇
  2009年   1086篇
  2008年   1133篇
  2007年   1047篇
  2006年   928篇
  2005年   747篇
  2004年   520篇
  2003年   469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Summary The monocrofaline-induced structural changes of small pulmonary arteries in ra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were observed by determining the 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and by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morphometry. One to 38 days after last injection of monocrotaline (MCT), a medial thickening and lumen marrrowing of the circular muscular arteries (CMA), accompanying terminal (TB) and respiratory bronchioles (RB), were found. And there after the lumen of CMA, accompanying TB, became dilated, and its medial thickness (MT) decreased, whereas the histopathologic changes of the partially muscular arteries (PMA), accompanying RB, became severe, their MT increased continuously, and finally reached the peak value on Day 50. At the first day after last MCT treatment, inflammation and muscularization were found in PMA and nonmuscular arteries (NMA), and became more severe with the cause of disease. Therefore, the intra-acinar pulmonary arteries, both CMA and PMA, increased in number while the NMA decreased in number significantly because of the structural remodeling. Four days after MCT treatment, the 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began to rise, and reached its peak value on Day 50. Eight days after MCT injection,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developed, and became most significant from Day 23 to Day 30.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tructural remodeling, i.e. muscularization, of intra-acinar pulmonary arter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 (HSP) 70在大鼠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ting法定量检测移植胰腺组织中HSP70的表达 ,并观察其与病理学检查的相关性。结果 同基因移植组移植胰腺HSP70的表达水平在术后无明显变化 (P >0 .0 5) ;异基因移植组移植胰腺HSP70的表达水平在术后第 3、5和 7d逐渐升高 (P <0 .0 1 ) ,而且与病理学评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 (P <0 .0 1 ,r =0 .934)。结论 检测HSP70在移植胰中的表达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进一步探讨 MRI增强前后的准备与护理方法。材料与方法 :共增强 833例 ,男 5 85例 ,女 2 4 8例。使用顺磁性造影剂 Gd- DTPA,按 0 .2 m L/kg体重给药。其中双倍量增强 110例 ,增强前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和签署同意书。发生造影剂外漏者给予鲜马铃薯片外敷。结果 :增强效果达良好以上共 82 5例 ,占 99% ,未发生严重负反应。 3例造影剂外漏 ,鲜马铃薯片外敷后 3h痊愈。结论 :增强前充分细致的准备是保证增强效果的重要因素。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和签置同意书 ,不仅尊重了病人的权利 ,也是依法行医 ,保证医疗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54.
①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条件下低温室颤技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②方法14只健康成年犬随机分为两组,低温停跳组(n=7)与低温室颤组(n=7),分别检测两组手术前、手术1、2小时和复跳后1小时4个时间点血内皮素(ET)的水平。③结果室颤组ET水平明显低于停跳组。④结论通过内皮素水平的变化,说明体外循环条件下低温室颤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式,优于传统低温停跳技术。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s,LID)大鼠纹状体内前强啡肽原(prodynorphin,PDyn)基因表达与DARPP-32蛋白磷酸化状态的变化,探讨LID时直接通路过度活化的机制。方法6-羟多巴胺(6-OHDA)大鼠模型应用左旋多巴治疗28 d诱发LID大鼠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Dyn mRNA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LID大鼠纹状体内总DARPP-32的mRNA与蛋白表达及其Thr-34位点磷酸化水平。结果LID大鼠毁损侧PDyn mRNA表达(0.3662±0.0625)较对照组(0.2085±0.0573)及L-dopa治疗组(0.2235±0.0582)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ID大鼠毁损侧Thr-34位点磷酸化的DARPP-32蛋白水平(1075.2±103.3)较对照组(198.7±49.5)及L-dopa治疗组(213.9±58.9)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ARPP-32蛋白的Thr-34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的改变是LID时多巴胺D1受体介导的直接通路异常活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对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慢性肾衰的诊治。方法对所收治的38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慢性肾衰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消化道症状是慢性肾衰常见症状,症状轻重与慢性肾衰程度相关。结论消化道症状为部分慢性肾衰患者的首发症状,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误诊。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膈疝的发病机理 ,临床特征和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 6例急性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为多发伤 ,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均行手术探查 ,膈肌修补。 2例术中死亡。 14例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 ,其中 3例术后死于多器官衰竭。本组 2 1例存活。结论 外伤性膈疝早期诊断 ,及时手术 ,防治并发症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8.
肾癌多中心病灶发生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肾癌多中心病灶的发生机理。 方法 肾癌根治术标本 10 2例 ,间隔 3mm切开检查切面 ,原发灶外可疑处取材证实肾癌者为多中心灶阳性。免疫组化法检查肾癌原发灶及多中心灶p5 3、PCNA、c erbB2 、CD44 v6、bcl 2、nm2 3 H1 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多中心灶发生率为 15 .7%( 16 10 2 ) ,16例多中心性肾癌中 ,原发灶与多中心灶p5 3、PCNA、c erbB2 、CD44 v6、bcl 2、nm2 3 H1 蛋白表达情况均相近 ,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均 >0 .4)。 结论 肾癌多中心灶具有与原发灶相似的生物学特征 ,其发生以原发灶肾内转移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断流术和分流术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大鼠胃粘膜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断流术组和分流术组.应用逆转录PCR(RT-PCR)测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自由门脉压为(1.15±0.13)kPa,模型对照组升高至(2.68±0.16)kPa(P<0.01),断流术组升高达(2.73±0.27)kPa,分流术组回降至(1.57±0.23)kPa,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 mRNA表达有类似变化,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断流术组和分流术组各组表达分别为0.48±0.02、0.96±0.04、1.04±0.06和0.65±0.03.结论:正常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 少量表达,PHG时Caspase-3 mRNA表达增加,断流术后Caspase-3 mRNA表达进一步上调,分流术后Caspase-3 mRNA表达有所下调.  相似文献   
60.
目的用易获得的化学药物建立大鼠四肢畸形发生率稳定、畸形类型特异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抗肿瘤类致畸药物白消安作为受试物,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的胎仔畸形率、畸形类型及特征。结果在大鼠受孕第12天(GD12),一次经口给予白消安25mg/kg时,胎仔畸形类型主要为肢体畸形。肢体畸形率以活胎计为37.9%(33/87),以窝计为61.5%(8/13)。畸形类型常见于多指(趾)和缺指(趾),掌跖骨缺失和骨化不全发生率也较高。此外,还发生胫骨缺失和骨化不全,在观察大体形态时所见的短肢是由胫腓骨缺失和发育不全所致。四肢畸形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存在着不对称性,后肢较前肢出现率高,缺指(趾)畸形较其他畸形出现率高。结论成功建立大鼠肢体畸形动物模型,为进一步分析研究肢体发育畸形的分子机制和潜在原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