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33篇
  免费   2733篇
  国内免费   1547篇
医药卫生   32213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47篇
  2022年   787篇
  2021年   937篇
  2020年   891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519篇
  2017年   741篇
  2016年   535篇
  2015年   1013篇
  2014年   1399篇
  2013年   1811篇
  2012年   2497篇
  2011年   2761篇
  2010年   2710篇
  2009年   2347篇
  2008年   2410篇
  2007年   2264篇
  2006年   2028篇
  2005年   1552篇
  2004年   1073篇
  2003年   850篇
  2002年   621篇
  2001年   639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肱骨干骨折复位后夹板外固定对骨折X线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61例肱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立即行X光片检查,随访伤后3天、1周、3周、6周、3个月、6个月的情况,主要观察指标是肱骨干骨折在冠状和矢状面测量的角度,第二指标有VAS评分,末次随访的DASH、肘关节MEPI、肩关节Constant、SF-36评分,骨折愈合、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夹板固定后即刻X线片的平均角度为内翻8°和前屈6°。末次随访,平均冠状面成角是10°和前屈7°。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骨折丢失角度平均正位片2°和矢状面1°(P0.05),平均每天内翻和屈曲畸形约0.01°。VAS评分均较干预前4.5分到2.0分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DASH平均10.5分,MEPI平均94.1分,Constant平均95.1分,SF-36平均88.3分,发现一例骨折不愈合,二期手术干预愈合(愈合率97.6%),无医源性桡神经麻痹。结论:对肱骨干骨折复位后夹板外固定,可及时调整维持骨折复位成果、缓解疼痛、早期康复训练,取得优良的功能结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2.
高浓度臭氧水稳定性及杀菌效果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高浓度臭氧水杀菌效果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和化学测定方法在实验室进行了观察。结果用臭氧水消毒机生产制备的臭氧水浓度为13.23~44.73 mg/L。在5℃~25℃条件下,臭氧水的半衰期在150.7~12.5 m in范围内依次递减。用含量为13.73 mg/L的臭氧水,对悬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5 m in,平均杀灭率为分别99.99%、99.95%、99.90%;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20 m in,平均杀灭率达到99.99%。用16.58 mg/L的臭氧水,对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20 m 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9.92%、99.95%、98.75%;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 m in,平均杀灭率为99.95%。结论用臭氧水消毒机可以制备出浓度高达44.73 mg/L的臭氧水;这种臭氧水在常温下分解速度比较快;以13.73 mg/L和16.58 mg/L臭氧水分别对悬液内和载体上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细菌芽孢均有较强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腰穿放液前后脑血流变化预测正常压力脑积水(NPH)患者行分流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NPH患者腰穿放液前后脑血流变化与脑室-腹腔(V-P)分流术后效果的相关性。【结果】分流术后2个月患者症状改善与腰穿放液前后脑血流的变化呈正相关,其中症状改善显效和有效患者腰穿后脑血流速度较前明显增加,而无效患者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穿放脑脊液前后脑血流的变化可作为预测NPH患者行分流手术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4.
低聚香豆胶磺化衍生物选择清除血浆LDL/Fib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豆胶为原料,首先进行酸降解,再以氯磺酸为磺化试剂,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磺化反应,获得低聚香豆胶磺化衍生物(degraded fenugreek gum sulfate,DFGS)。考察不同磺化条件对硫酸基含量的影响,确立较优磺化反应条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衍生物为新型酸性粘多糖。以低聚香豆胶磺化衍生物为净化剂,研究其选择清除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性能。结果表明,在pH=5.11,净化剂浓度为1,500mg/L时,可使血浆总胆固醇下降60%~65%,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下降75%~79%,纤维蛋白原下降近100%,而对高密度脂蛋白及血浆总蛋白水平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3)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颈内动脉插线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经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3 mL/kg)干预治疗。Longa法评分标准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区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JNK3蛋白表达,RT-PCR检测JNK3 mRNA表达。结果经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大鼠海马区神经元JNK3蛋白和JNK3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而动物神经行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下调神经元JNK3基因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996.
355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回顾式调查方式,对医院355例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居多,老年人居多;以静脉方式给药引起的ADR居多;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居多。结论:医师、护士、药师三方协作,能够及时监测临床发生的ADR,可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MMP-2蛋白及E-cad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本院确诊的胰腺癌组织标本30例设为观察组,收集同期正常胰腺组织10例设为对照组,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两组胰腺组织中MMP-2、E-cad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MMP-2蛋白阳性率为93.33%,E-cad蛋白阳性率为96.67%;对照组MMP-2蛋白阳性率为60%,E-cad蛋白阳性率为20%,观察组的MMP-2蛋白阳性率及E-cad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MMP-2蛋白、E-cad蛋白阳性表达和胰腺癌的分化程度有一定关联;MMP-2蛋白、E-cad蛋白阳性表达和胰腺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联。结论 MMP-2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E-cad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二者表达情况和胰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均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比较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全面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纳入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与分析。采用RevMan 4.2软件对入选研究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RCTs 2项,涉及423例病例。系统评价显示,异质性检验结果良好,可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埃克替尼组与吉非替尼组比较,4周疾病控制率、半年总生存率、1年总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埃克替尼组的28周疾病控制率优于吉非替尼组(P=0.01);埃克替尼组与吉非替尼组的皮疹、腹泻、咯血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埃克替尼治疗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吉非替尼(P<0.000 01)。结论:对于既往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埃克替尼的疗效与吉非替尼相当,且总的耐受性优于吉非替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C Y P3A4*1G基因多态性对健康志愿者体内比索洛尔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CYP3A4*1G基因型。24名健康志愿者分为CC、CT、TT三组;受试者单剂量口服5mg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97程序的一房室模型作药动学参数估算。结果:CC、CT、TT三种基因型受试者之间主要药动学参数t1/2,Cmax及AUC0-32分别为(7.79±1.57)、(7.49±0.77)、(7.88±1.21)h;(37.23±4.00)、(38.33±8.94)、(39.51±6.55)μ g/L;(386.42±91.49),(375.53±84.51),(406.24±87.24)μ g·h/L,通过t检验,三种基因型受试者之间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比索洛尔药动学在个体间的差异与CYP3A4*1G基因型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00.
抗肿瘤药物配制后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查阅有关文献,综述临床常用静脉用抗肿瘤药物配制后稳定的条件及时间,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