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56篇
  免费   3579篇
  国内免费   2144篇
医药卫生   41779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408篇
  2022年   1208篇
  2021年   1461篇
  2020年   1306篇
  2019年   688篇
  2018年   681篇
  2017年   1007篇
  2016年   768篇
  2015年   1400篇
  2014年   1801篇
  2013年   2309篇
  2012年   3366篇
  2011年   3462篇
  2010年   3213篇
  2009年   2972篇
  2008年   3087篇
  2007年   2775篇
  2006年   2506篇
  2005年   1980篇
  2004年   1427篇
  2003年   1159篇
  2002年   832篇
  2001年   739篇
  2000年   604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利用数字化印模技术建立种植导板精度的非放射学评价方法,评估体外全程导航手术的种植精度。方法: 利用3Shape Implant Studio软件,在15个相同的缺牙树脂模型中设计2颗平行种植体位点,生成并打印相应的数字化种植导板并在导板全程导航下植入2颗种植体。术后分别以传统放射学方法及数字化印模杆、口内扫描仪、通用逆向工程软件构成的数字化评价方法检测每组种植体偏移情况,采用SPSS 2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以数字化评价方法得到的全程种植导板平均精度为肩部偏差0.447 mm,根尖部偏差0.557 mm, 角度平均偏差1.134°。与传统放射学评价方法相比,2种评价方法在距离偏差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角度偏差分析中,数字化评价方法更优(P<0.05)。种植体偏差多集中在冠根方向,且根尖偏移较颈部偏移更明显。结论: 与放射学评价手段相比,数字化非放射学评价方法可准确评价种植精度,有效减少患者辐射暴露。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估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BAC)改性粘接剂对牙本质-树脂远期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BAC加入到美国3M第八代全酸蚀树脂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中,制成不同浓度的改性粘接剂。将保存于百里香酚溶液中的100颗第三磨牙随机分为10组(n=10),A、A1组:0.25%BAC;B、B1组:0.5%BAC;C、C1组:1%BAC;D、D1:2%BAC;E、E1:对照组。A、B、C、D、E组试件进行剪切强度实验(SBS)并统计断裂模式。A1、B1、C1、D1、E1组试件进行微拉伸实验(μTBS)并统计断裂模式。结果:在剪切强度和微拉伸强度实验中,处理组的强度表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D组与C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D1组与B1组、C1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裂模式均以混合断裂为主,其次是粘接面断裂,内聚断裂最少。结论:全酸蚀粘接模式下,在树脂粘接剂中添加苯扎氯铵并不能改善牙本质与树脂的远期粘接强度,这可能是由于粘接剂的理化性能受损导致。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乳腺粘液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提高诊断粘液癌的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乳腺癌肿块的超声特征(肿块最大径、纵横比、高回声晕、转移情况、弹性评分等)、剪切波速度(SWVmax、SWVratio、SWVmean)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将粘液癌患者作为实验组(n=24),将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n=32),对比两组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表达的差异性,并对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粘液癌肿块多表现为边界清晰、有高回声晕、后方回声增强、弹性评分 < 4分且BI-RADS分类 < 4b类(χ2=4.419、5.171、6.162、4.743、14.000,P < 0.05),SWVmax及雌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阳性率在两组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069,χ2=4.371、4.051,P < 0.05)。  结论  乳腺粘液癌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可为超声诊断乳腺癌类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建立基于MRI和网状蛋白1C(RTN-1C)的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估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1月在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就诊的134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将其分为2组:完全缓解组(n=39)和未完全缓解组(n=95)。用Fi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获取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RTN-1C表达量。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上述风险因素的列线图回归模型;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价预测模型的价值。结果完全缓解组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回流速率常数(Kep)和RTN-1C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未完全缓解组(P < 0.05);表观弥散系数(ADC)低于未完全缓解组([0.88±0.05)×10-3 mm2/s vs(0.92±0.05)×10-3 mm2/s, 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4期和高ADC值是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独立危险因素(P < 0.05),高Ktrans值、高Ve值和高RTN-1C相对表达量是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独立保护因素(P < 0.05)。当阈值概率在0.39%~0.42%,0.75%~0.80%和0.86%~0.88%时,模型B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净收益高于模型A;当阈值概率在其他范围时,模型A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净收益高于模型B。结论基于MRI和RTN-1C构建的模型A对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有较高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应用价值,可辅助临床做出更好决策。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了解上海市3~5岁儿童低龄儿童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第4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要求,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1 296名4个区、12个幼儿园中3~5岁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对其家长进行口腔健康知识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海市3~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龋均分别为58.07%、2.99,各年龄组及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病相关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均显示,饮用甜饮料频率高、睡前吃甜食、刷牙频率少于每天1次、开始刷牙年龄大于2岁、家长受教育程度低及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差是患龋的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市3~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加强儿童的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行为教育,提高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是防治儿童龋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锌 -α2-糖蛋白( zinc-alpha-2-glycoprotein,ZAG)水平检测联合核素肾动态显像在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收集 2016年 3月 ~2017年 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的 2型糖尿病患者 120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s,UAE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Ⅰ组)、微量清蛋白尿组(Ⅱ组)及临床清蛋白尿组(Ⅲ组),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 20例为对照组;四组患者行 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m-DTPA)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ltration rate,GFR)、肾有效血浆流量(effective renal plasma .ow,ERPF),同时记录肾功能曲线峰时、半排时间 (T1/2)、20min残留率 (C2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ZAG的血清和尿液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Ⅱ组,Ⅲ组 Tp出现后延 ,T1/2延长 ,C20显著升高,仅有Ⅲ组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3.851,P< 0.05)。与对照组比较,Ⅰ组 GFR,ERPF显著升高,Ⅲ组显著降低;Ⅰ , Ⅱ ,Ⅲ组血、尿 ZAG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尿液 ZAG升高幅度显著高于血清 ZA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25~3.854,均 P< 0.05)。结论 99mTcm-DTPA肾动态显像联合尿生物标志物 ZAG可以检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程度,以便临床尽早进行医疗干预,改善患者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补青颗粒联合石决明水提液对白内障大鼠眼组织细胞中TF-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TFAR19)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48只,雌雄各半,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组、白内障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2只。正常组采用生理盐水滴眼,其余3组均通过亚硒酸钠诱导白内障模型,模型建立后白内障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滴眼,阳性对照组采用莎普爱思滴眼和实验组采用0.25%石决明水提液滴眼+2 g/mL补青颗粒水溶液灌胃,灌胃给药每日2次,滴眼每日1次,每次1滴,持续干预30 d。分别于干预3、10、20、30 d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晶状体组织中TFAR19、JNK3以及pJNK3的表达,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含量。结果干预3、10、20、30 d后,阳性治疗组和实验组晶状体组织中TFAR19相对表达量和p-JNK3/JNK3比值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P<0.05)。干预20~30 d后,4组大鼠晶状体组织中TFAR19相对表达量为:正常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白内障模型组,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后,4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JNK3/JNK3水平比较:正常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白内障模型组,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血清中MDA水平比较:正常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白内障模型组,GSH-Px和T-SOD则为:白内障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正常组,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青颗粒联合石决明水提液可通过抑制大鼠晶状体TFAR19蛋白表达和视网膜JNK3磷酸化,并进一步调节氧化应激反应水平,从而对白内障大鼠发挥治疗作用,且在本研究时间范围内其作用效果随时间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本院住院并拟行术后化疗的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采取6个周期的AC化疗。从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于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后和化疗6个周期后的48 h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RT3D-STI监测。对照组均于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及RT3D-STI监测。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和6个周期的48 h内的超声心动图及RT3D-STI检查结果。Pearson相关法分析常规超声、RT3DSTI与药物剂量的相关性,绘制RT3D-STI预测蒽环类化疗患者心脏毒性的ROC曲线。结果:研究组化疗6个周期的Em、Em/Am低于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GRS、GCS、3D-LV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化疗3个周期的GAS、GLS、LVtw、MCI低于化疗前、对照组(P<0.05);研究组化疗6个周期的GAS、GLS、LVtw、MCI低于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对照组(P<0.05)。Em和Em/Am与药物剂量无明显相关(P>0.05),GAS、GLS、LVtw、MCI与药物剂量呈负相关(P<0.05)。120例患者随访期间共22例(18.33%)患者出现心脏毒性。根据患者1年随访结果(出现心脏毒性=1、未出现心脏毒性=0)绘制RT3D-STI参数预测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脏毒性的ROC曲线,结果显示MCI预测心脏毒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4(95%CI:0.773~0.971),当截断值为-197.28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9、0.781;LVtw为0.842(95%CI:0.723~0.962),当截断值为10.87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8、0.797;GA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0.670~0.938),当截断值为-32.62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81、0.844;GL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2(95%CI:0.562~0.883),当截断值为-16.76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34、0.875。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积极检测RT3D-STI参数可早期预测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发生风险,且是无创性检查,重复性高。  相似文献   
999.
超声心动图对诊断病理性三尖瓣反流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完整显示三尖瓣及其周围结构,其彩色多普勒技术衍生出缩流颈面积这一新指标,可准确测量收缩期中各个时刻的瞬时反流流量,在诊断重度三尖瓣反流及确定其截断值方面更有价值。尤其是在经导管的三尖瓣手术中,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占据重要地位。本文总结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三尖瓣反流中的应用和不足,为优化其临床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总结成人危重低体温患者复温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 根据循证护理方法确立循证问题,根据证据的“6S”模型,从“证据金字塔”上层开始检索国内外有关成人危重患者低体温复温管理的相关证据,证据资源类型包括临床决策、推荐实践、证据总结、指南、专家共识。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内容提取。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2篇临床决策,1篇推荐意见,3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共提取出涉及体温监测(3条证据)、复温目标(2条证据)、复温措施选择(5条证据)、复温风险管理(7条证据)、复温并发症监测(5条证据)的22条证据,证据等级1~5级。结论 本研究从5个维度汇总了成人危重患者低体温复温管理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本研究汇总的证据来源多为国外研究,建议研究者在使用本次汇总的证据时,要充分评估每条证据在临床的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和有效性,并评估证据在临床应用的障碍与促进因素,以确保证据在临床的顺利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