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患者 ,女 ,6 0岁 ,左下腹部包块 1+月 ,腹痛 2天 ,以“盆腔包块”于 1999年 11月 4日入院。患者消瘦、贫血貌 ,无瘀斑瘀点 ,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妇检 :老年性外阴 ,阴道通畅 ,宫颈肥大 ,Ⅱ度糜烂 ,触之出血 ,子宫 5月孕大 ,活动差 ,无压痛。B超示盆腔中央不规则包块 16 6cm× 15 .2cm× 10cm。血常规 :WBC 3 6 0× 10 9 L ,RBC 3 19× 10 9 L ,淋巴细胞 0 5×10 9 L ,中性粒细胞 3 10× 10 9 L。宫颈刮片仅见中等量炎细胞 ,少量细胞轻度增生。手术见 :子宫约 5月孕大 ,左后粘膜下肌壁间多个包块粘连 ,约拳头大 ,与后腹…  相似文献   
22.
P16抑癌基因研究进展及在口腔肿瘤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癌基因的活化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使细胞周期调节失控是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对细胞周期及其调节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已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P16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个重要抑癌基因,被认为是目前唯一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的抑癌基因,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存在广泛而高频率的缺失和突变。本文就该基因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与口腔肿瘤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3.
利用位相差显微镜及普通光镜观察血尿患者尿中的红细胞形态,有助于判断血尿来源。肾小球源性血尿,由于红细胞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对受挤压,以及红细胞在通过肾小管的排出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变化的影响,所以尿中以畸形红细胞为主,其数量为尿液中>8000个/ml,占尿中红细胞的50%以上。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方法简便易行。我院从86年开始用于临床。现将我们总结的两组血尿病例检查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4.
血清瘦素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血清瘦素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和肥胖度的关系,测定115例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7例正常血压者的空腹血清瘦素浓度、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体内脂肪含量和空腹血糖,血清瘦素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分析瘦素与其它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发现,1级高血压组和2级高血压组血清瘦素浓度均高于同性别的正常组,但经协方差校正体内脂肪含量后,同性别三组间血清瘦素浓度差异无显著意义;男女血清瘦素浓度分别与收缩压、舒张压、年龄、体重指数、体内脂肪含量及空腹血糖呈显著正相关,女性血清瘦素浓度与收缩压及舒张压的相关性强于男性,但校正体内脂肪含量后,男女血清瘦素浓度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女血清瘦素浓度均非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提示,男女血清瘦素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均无直接关系,而与人体肥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应答式释药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智能给药系统,可依赖外界环境的刺激或生物体内的反馈调节控制药物的释放。应答式释药系统主要分为外调式释药系统和自调式释药系统。本文主要对这两类释药系统的类型、特点及作用原理进行阐述,期望为其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血清及尿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00例LN患者根据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另外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其SCr、BUN、血清及尿液CTGF水平,并分析血清及尿液CTGF水平与mAlb的关系.结果 四组(狼疮性肾炎各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及尿液CTGF水平之间相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5.235及156.871,P<0.05),狼疮性肾炎各组的血清及尿液CT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Ⅰ组血清及尿液CTGF水平开始升高,Ⅱ组及Ⅲ组尿CTGF显著高于Ⅰ组,Ⅲ组尿CTGF显著高于Ⅱ组.狼疮性肾炎各组的血清及尿液CTGF水平与mAlb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15,P< 0.05;r=0.456,P<0.05).结论 血清及尿液CTGF在狼疮性肾炎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检测血清及尿液CTGF水平对于LN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蛋白尿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患者尿CD62P表达和内皮素-1(Endothelin,ET-1)的变化,研究肾脏局部血小板活化及内皮细胞损伤在DN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90例2型DN患者为实验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另选择20例未合并DN的糖尿病患者作为DM组,2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及尿中CD62P阳性表达及尿ET-1水平。结果:(1)血CD62P阳性表达率:DN组高于健康对照组、DM组,DM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DM组与正常蛋白尿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尿CD62P阳性表达率:DN组高于健康对照组、DM组(P〈0.05),健康对照组与DM组无明显差异(P〉0.05);DM组与正常蛋白尿组间差异显著(P〈0.05)。DN患者尿ET-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正常蛋白尿组、微白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尿CD62P阳性表达率及尿ET-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尿CD62P阳性表达率与尿ET-1水平、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CD62P阳性细胞率呈明显正相关;尿ET-1与UAER呈明显正相关。结论:(1)肾脏局部的血小板活化及内皮细胞损伤参与了DN的发生和发展;(2)尿CD62P阳性表达率及尿ET-1水平可能较UAER更早提示DN的发生,尿CD62P阳性表达及尿ET-1水平升高可能成为DN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8.
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涎腺良性肿瘤,组织学上有多形性特征,即肿瘤性上皮组织与粘液样、软骨样组织混杂在一起。已研究表明间叶细胞和间叶成份并非真正的基质而是由肿瘤性上皮产生。骨形成蛋白(BMP)是骨基质中众多的生长因子之一,是异位骨和软骨形成的决定因子,它可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成软骨母细胞和骨母细胞,它有8个亚型,BMP-2~8属于转化生长因子(TGF-β)。最近发现BMP也存在于非骨组织中,BMP-2已由人肿瘤性上皮细胞系产生。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定位多形性腺瘤中的BMPs和TGF-β,从而分析BMPs在多形性腺瘤软骨成份的组织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恶性肿瘤的转移机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目前已知,肿瘤的转移涉及到肿瘤细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宿主环境及基因变化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对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已日益受到重视。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正向作用的肿瘤转移基因及反向作用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基因(即中拼音抗癌kang ai的缩写)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本就对KAI1基因与肿瘤转移的相关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不同糖耐量状态对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胰岛素抵抗 (IR)、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 13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用复方降压片治疗 (第 1组 39例), 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联合治疗 (第 2组 48例) 及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联合治疗 (第 3组 51例), 平均疗程 14个月。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将每组分为正常糖耐量亚组 (NGT) 和糖耐量减低亚组 (IGT)。根据Cederholm公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作为IR指标, 观察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  (1) 3组患者降压效果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5)。 (2)第 1组患者治疗后两亚组的ISI提高; 两亚组患者血糖下降的幅度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5), NGT亚组患者胆固醇升高。(3) 第 2组患者治疗后两亚组的ISI下降、血糖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下降。 (4) 第 3组患者治疗后NGT亚组的ISI和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显著下降, 血糖显著升高; IGT亚组的ISI、血脂和血糖虽无显著变化, 但是有改善的趋势。结论 对不同糖耐量状态的高血压患者, 复方降压片治疗能减轻IR和改善血糖代谢, 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联合用药则加重IR、恶化血糖和血脂代谢; 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联合治疗不利于NGT的高血压患者IR、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