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微炎症状态与血脂代谢间的关系,及其在狼疮性肾炎(LN)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测32例LN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Ⅰ)、载脂蛋白B(apoB-100),高分辨超声技术测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LN患者血清CRP和TG、LDL-C高于对照组(P<0.01),apoA-Ⅰ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血清CRP水平≥4mg/L比<4 mg/L,其颈总动脉平均IMT、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CRP与颈总动脉平均IMT、粥样斑块发生率、TG、LDL-C正相关(P<0.05),与apoA-Ⅰ负相关(P<0.05)。结论:LN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这种微炎症状态可能通过某种途径导致脂质代谢异常从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家系中初诊T2D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IR)状况;探讨新诊断T2D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与糖代谢的关系.方法 来自T2D家系的初诊T2D患者158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配偶(NC)62例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据空腹血糖(FPG)的水平,将T2D分为DM1(FPG<6.1 mmol/L)、DM2(6.1 mmol/L≤FPG<7.8 mmol/L)和DM3(FPG≥7.8 mmol/L)3组.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作用指数(IAI)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用3种胰岛素分泌指数及3种相应的葡萄糖处置指数(DI)分别评估基础、早期和糖负荷后的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 ①家系的初诊T2D,随着空腹血糖的升高, Homa-IR逐渐增加,IAI、胰岛素分泌指数和DI进行性下降,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或0.05);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相比,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更为明显.②在NC组FPG的变化主要由Homa-IR解释(近60%);而初诊T2D各亚组则主要由Homa-β解释,在DM3组Homa-β可解释的比例高达89.6%.结论 T2D家系的初诊T2D患者存在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但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更加突出,对空腹血糖的影响更大,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可能在T2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3.
黄精心血管活性部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精中具心血管活性的部位及其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对黄精各个活性部位进行提取分离,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缺血造模后对黄精提取分离的各部位心血管活性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黄精中具心血管活性的最佳部位为正丁醇萃取物,此部位主要含有一些苷类及苷元类成分;其次为水溶性部位,具有较强心血管活性,主要含有一些生物碱盐、黄酮类、苷类及部分苷元类成分;再次为综合提取物黄精乳液,而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水提乙醇沉淀物心血管活性极弱。结论中药黄精心血管活性的最佳活性部位为中等极性部分。  相似文献   
14.
口腔鳞癌组织中Kail基因、NF-kappaB/p50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Kail基因、NF—kappaB/p50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进程巾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Kail基因、NF—kappaB/p50在67例口腔鳞癌、28例淋巴结转移灶及23例口腔黏膜白斑、12例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Kail基因、NF—kappaB/p5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正常口腔黏膜100%、0%;口腔黏膜白斑(伴中、重度不典型性增生)86.9%、4.4%;无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原发灶59.0%、12.8%;有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原发灶28.6%、57.1%;淋巴结转移灶7.14%、82.1%。有转移的原发灶组较无转移组中Kail基因的表达明显减低,而其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又比相对应的原发灶组中的表达进一步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99,P=0.0138;Χ^2=4.3826,P=0.0363)。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相比较,NF—kappaB/p50在细胞质、胞核中的表达明显增高(Χ^2=14.8787,P=0.0001);而其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进一步增高(Χ^2=4.1388,P=0.0419)。Kail/CD82、NF—kappaB/p50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0.5345,P=0.0000)。二者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肿块的大小、癌组织浸润的深度、肿瘤的pTNM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结论Kail基因表达下调、NF—kappaB的表达增高很可能促进了口腔鳞癌的转移,Kail基因的表达减低可能与NF—kappaB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3):228-229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betic ketoacidosis,DKA)合并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其诱因、血糖、血酮体、pH、白细胞、血肌酐、尿素氮等多项指标作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肾功能完全恢复13例,未完全恢复5例,其中1例放弃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DKA并肾功能损害大多为一过性,与脱水、酸中毒、微循环障碍有关,部分肾功能损害不能完全恢复为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6.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用手术之一,目的在于防止会阴造成的分娩阻滞,以及自然分娩或手术助产所引起的严重会阴损伤。传统的缝合方法(下称常规缝合)术后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物反应,影响会阴切口的愈合。1990年11月~1996年11月我院采用内8字全层会阴侧切缝合术(下称新法缝合),临床应用426例,收到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重庆地区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及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对重庆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基线调查.以期为该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地区6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量人体测量学指标,测定血脂、胰岛素等。结果:重庆地区老年人糖尿病、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超重/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15.86%.26.71%,50.92%,52.42%,36.55%和25.16%。女性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高于男性(x^2=16.365.P&;lt;0.01:x^2=36.792,P&;lt;0.01;x^2=4.068,P&;lt;0.05):≥70岁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70岁以下人群(男:x^2=11.023,8.260,P&;lt;0.01,女:x^2=8.288,P&;lt;0.01,x^2=4.459,P&;lt;0.05)84.50%的老年人合并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25.64%,27.13%和31.73%的老年人合并1种,2种或3种及以上的代谢紊乱。结论:重庆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高,需采取积极的一二级康复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宫颈鳞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AE1/AE3检测盆腔淋巴结微转移。结果免疫组化AE1/AE3检测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显著高于HE染色检出率;宫颈鳞癌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NⅢ无明显差异;VEGFR-3阳性淋巴管数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VEGF-C表达与VEGFR-3阳性淋巴管数呈明显正相关;VEGF-C及VEG-FR-3均与淋巴结的转移有关。结论AE1/AE3检查有利于发现淋巴结微转移;VEGF-C可能通过促进淋巴管的生成,从而利于宫颈鳞癌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9.
液体药物预填充注射系统因其安全有效而发展迅速.提高药物与注射器具间的相容性和保证使用安全性是本系统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制备不同性质药物的预填充给药系统时,应考虑预填充注射器各部件及其生产工艺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文依据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分析并总结了液体药物预填充注射系统的发展及使用现状.  相似文献   
20.
周铁军  向丽  李健  贾春霞  王云  龚莉 《重庆医学》2012,41(23):2352-2354,2357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Tca811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RECK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ART刺激体外培养的Tca8113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划痕实验检测ART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REC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ART作用Tca8113细胞后可抑制细胞增殖,并能有效诱导细胞凋亡,且均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ART能将Tca8113细胞阻滞在G0/G1期;ART可降低Tca8113细胞的迁移能力;高浓度ART可上调REC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ART在体外对Tca8113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可能通过上调RECK蛋白表达水平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