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应用间期FISH研究从石蜡包埋肾癌组织中抽提细胞核的染色体异常,探讨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例不同类型的肾癌(8例乳头状肾癌,4例Xp11.2染色体异位性肾癌,6例肾透明细胞癌,2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的石蜡包埋组织,抽提间期细胞核,制备单细胞悬液,用CEP17探针检测17号染色体的倍体,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在全部20例肾癌样本中成功进行了FISH检测,其中,8例乳头状肾癌存在17号染色体的三体,2例肾嗜酸性腺瘤与6例肾透明细胞癌中17号染色体倍体正常,4例Xp11.2易位性肾癌存在17号染色体的3倍与4倍体。[结论]在石蜡包埋组织中抽提间期细胞核,应用FISH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方法敏感、特异、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上皮间叶转化(EMT)相关蛋白E-、N-cadherin和β-catenin在滑膜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滑膜肉瘤34例,包括双相型24例和单相纤维型10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E-、N-cadherin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E-、N-cadherin和β-catenin在34例滑膜肉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2.9%、76.5%、97.1%。E-cadherin在双相型滑膜肉瘤中的阳性率(70.8%)高于单相纤维型(10%)(P<0.05);N-cadherin、β-catenin在双相型和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0.8%(17/24)和90%(9/10)、95.8%(23/24)和100%(24/24),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在24例双相型梭形细胞成分中E-、N-cadherin和β-catenin的阳性率分别为12.5%(3/24)、50%(12/24)和62.5%(15/24);在10例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梭形细胞成分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1/10)、80%(8/10)和100%(10/10)。β-catenin在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的梭形细胞的表达率高于双相型中的梭形细胞(P<0.05)。(3)在24例双相型滑膜肉瘤中,E-、N-cadherin和β-catenin在上皮样细胞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0.8%(17/24)、83.3%(20/24)和95.8%(23/24);在梭形细胞成分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2.5%(3/24)、50%(12/24)和62.5%(15/24)。E-、N-cadherin和β-catenin在上皮样细胞中的表达均高于梭形细胞(P<0.05)。(4)在双相型滑膜肉瘤中E-cadherin和N-cadherin、E-cadherin和β-catenin均同时表达的比例较高,在单相纤维型中E-cadherin不表达而N-cadherin、β-catenin表达的比例较高。(5)滑膜肉瘤中E-、N-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临床TNM分期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EMT相关蛋白E-、N-cadherin和β-catenin均可能参与滑膜肉瘤的组织形态分化,N-cadherin和β-catenin影响双相型和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中E-cadherin的表达途径不同,滑膜肉瘤组织中可能存在间叶上皮转化(MET)现象。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滑膜肉瘤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公文处理是疾控机构的主要工作载体之一[1]。建设高效的公文处理体系,提高单位公文运转效率,将为疾控事业提供有力的支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成为愈来愈多单位的选择[2,3]。中国疾控中心应用协同办公系统经过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平台,分阶段实施、逐步推进[4-6]的原则,于2011年1月1日,在中心机关范围内启用,2012年1月1日,联通11个直属单位,实现在全中心范围内上线运行;2012年12月10日,开通省级节点,与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现点对点公文传输。旨在针对中国疾控中心应用协同办公平台对公文处理促进作用的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4.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沟通上下、联系内外、协调左右的综合办事机构,在单位运转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齐妍  陈亮 《中国现代医生》2024,62(16):46-50
目的 比较前臂皮下与肱桡肌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术(parathyroid autotransplantation,PA)对预防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HypoP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于抚顺市中心医院首次行甲状腺手术联合前臂PA的99例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其分为暴露组(前臂皮下PA,49例)和对照组(肱桡肌PA,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术后相关指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1个月移植物存活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1d、术后3d,暴露组患者的血钙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暴露组患者的前臂移植物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9);暴露组患者的术后口周、指间麻木、局部淤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暂时性HypoPT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种植部位均是术后1个月前臂移植物存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前臂皮下PA预防甲状腺术后HypoPT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简单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疾病谱,病变由轻到重依次为肝脂肪变、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4个不同的病理阶段,其病理特征与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同,但无长期过量饮酒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GFR、HER-2及CD117蛋白在软组织肉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vision二步法检测108例软组织肉瘤中EGFR、HER-2及CD117蛋白的表达。[结果]108例软组织肉瘤中EGFR、HER-2和CD11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5%、12.0%和4.6%,EGFR蛋白和HER-2蛋白过表达主要出现在滑膜肉瘤、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3例CD117蛋白过表达均为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结论]EGFR、HER-2及CD117蛋白在软组织肉瘤中的表达局限,用抑制剂治疗需警惕。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双眼患病的特点,一眼发作后另眼在数年内大多数罹患。据此,我们在对55例单眼急性闭角青光眼发作期病眼作滤过性手术的同时,对另侧眼作了预防性周边虹膜切除术。其中42例进行了平均3年的随访,对侧眼无一发作。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髓系肉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预后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16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胃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胃小弯恶性肿瘤,结合病史考虑为原始幼稚造血细胞肿瘤——髓系肉瘤,倾向于原始单核细胞肉瘤,肿瘤细胞伴组织单核细胞分化.结论 胃髓系肉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作为血液系统来源的恶性肿瘤,研究其临床表现、微观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表型将有助于精确诊断,择优选取治疗方案,继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滑膜肉瘤(SS)组织中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及上皮间叶转化(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探讨P300在SS双相分化及EMT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SS石蜡包埋组织样本,运用RT-PCR方法检测SS的SYT-SSX融合基因亚型;免疫组化检测P300及EMT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 (1) 40例SS中[双相型滑膜肉瘤(BSS)30例,单相型滑膜肉瘤(MFSS)10例],37例存在SYT-SSX融合基因(包括SYT-SSX1、SYT-SSX2),其中BSS为90%(27/30)(SYT-SSX1 66.7%, SYT-SSX2 33.3%); MFSS为100%(10/10)(SYT-SSX1 80%,SYT-SSX2 20%),SS组织学类型与融合基因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95%(38/40)的SS病例表达P300,包括93.3%(28/30)的BSS以及100%(10/10)的MFSS,P300的表达与SS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P300与SS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转移(P=0.019)和TNM分期(Ⅲ~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