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归纳国外现代针灸临床的治疗病症,总结国外针灸,临床病谱.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美国Pubmed网络数据库中1978-2007年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论文报道的病症按系统进行分析归纳,并统计每一个病症被报道的论文篇数(即频次)和疗效结论(有效、无效)情况.获得国外针灸临床文献587篇,共涉及16个系统130种病症,其中论文一致认为针灸有效者110种,大部分论文认为有效者16种,疗效肯定与否定文献数对等的病症1种,大部分文献认为无效的病症有1种,文献完全认为无效的病症有2种.表明针灸疗法适应证广,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针灸病谱不断扩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2.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BM数据库、CNKI数据库等收集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以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进行质量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4.2.8.结果: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1 07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与常规药物治疗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RR(固定效应模型)=1.86,95%CI(1.51,2.29),Z=5.82,P<0.000 01];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RR(固定效应模型)=1.58,95%CI(1.32,1.89),Z=4.94,P<0.000 01].结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对照常规药物可能有一定优势.但因纳入部分文献质量较低,结论尚不确定,尚需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优势性.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观察右归饮对去卵巢血管钙化中谷氨酸受体变化的影响。方法:40只远交群大鼠(sprague Dawley,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辛伐他汀组,采用华法令加维生素D3制备血管钙化模型,于造模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右归饮浓缩液5.35g·kg-1·d-1、16.05g·kg-1·d-1灌胃,辛伐他汀组予辛伐他汀混悬水溶液按照5.25mg·kg-1·d-1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12W;于实验结束时采集血浆标本测定雌二醇以及血脂四项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观察动脉钙化的情况以及应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NR)1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雌二醇、甘油三酯下降以及NR1蛋白表达降低(P﹤0.05),低密度脂蛋白升高(P﹤0.05);高剂量组以及低剂量组可提高雌二醇、甘油三酯含量并增加NR1蛋白表达(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以及辛伐他汀组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辛伐他汀组对雌二醇无影响(P>0.05)。结论:右归饮可抑制去卵巢血管钙化的形成,可能与提高雌激素水平以及提高NR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4.
目的:调查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确立其分布特征。方法:运用四诊进行高脂血症患者症候调查并结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超声评估以及血脂成分变化,分析其有/无斑块患者各证型分布特点。结果: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型中分布规律依次递减为痰浊阻遏证(46.3%)、气滞血瘀证(14.8%)、阴虚阳亢证(13.9%)、肝肾阴虚证(12.9%)、脾肾阳虚证(12.%),高脂血症无斑块患者出现的频数依次为痰浊阻遏证(38.0%)、气滞血瘀证(21.7%)、肝肾阴虚证(16.3%)、脾肾阳虚证(13.0%)、阴虚阳亢证(10.9%);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以痰浊阻遏为主证,其中脾肾阳虚证患者斑块严重程度较重,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证型存在一定规律,以痰浊阻遏证为最主要的证型,脾肾阳虚证患者斑块严重程度较重,可以为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辩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5.
吴一凡  张超  闫雄  黎波 《天津中医药》2023,40(12):1552-1557
[目的]建立和评估接受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改善的临床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4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住院部的患者,结合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既往病史、入院情况及治疗因素,基于LASSO回归筛选预测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列线图对模型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本研究以年龄、高血压病病史、接受康复治疗的情况及发病3个月内针刺次数建立模型预测患者发病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改善状况。采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4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值为0.52,DOC临床决策曲线的阈值率为29%~88%,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性及临床获益度。[结论]基于LASSO回归构建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预后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