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预处理对体外人淋巴母细胞AHH-1和肠腺上皮细胞HIEC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原花青素预处理对γ射线照射后AHH-1、HIEC细胞存活率的影响,Annexin-Ⅴ/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PC预处理的细胞辐照后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4 Gy照射用药组 AHH-1细胞凋亡率(11.78%)显著低于单纯照射组(26.38%,P<0.01),8 Gy照射用药组HIEC细胞凋亡率(5.32%)亦显著低于单纯照射组(12.45%,P<0.01)。PC预处理组AHH-1、HIEC细胞受照射后其Bcl-2蛋白表达下降受到抑制。 结论:PC预处理对细胞的辐射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可能与其促进受损细胞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2.
SHP 1和SHP 2为含SH2域 (srchomology 2domain)的PTPase,与肿瘤的关系尚不明确 ,与辐射致癌的关系目前国内外仍未见相关报道。笔者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SHP 1、SHP 2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在白血病小鼠胸腺细胞中的变化情况 ,为进一步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入手研究辐射致癌的分子机理奠定一定的基础。一、材料和方法1 动物分组及细胞的获取 :338只BALB c小鼠随机分为辐照组及对照组 ,辐照组又分为癌变组 (经病理学检查出现白血病组 )和非癌变组 (经病理学检查未出现肿瘤组 ) ,对照组为正常BALB c小鼠 ,未经γ射线辐照 ,与辐…  相似文献   
33.
切尔诺贝利事故对健康、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切尔诺贝利事故是人类核设施发生的最大核事故,造成了大量的放射性核素的释放并广泛扩散至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最主要受灾国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联邦.  相似文献   
34.
远航中船员的心理变化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船员远航时心理和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在连续航行35 d的某航天测量船上选取40名船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补体和抗体的含量。结果:船员在航行中期(航行20-23 d)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航行前(起锚前3-5 d):有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和精神病性等7项因子得分高于航行前(P<0.05,P<0.01);航行后期(航行后32-34 d)精神状态较中期有明显改善;CD4/CD8在航行中期也达到了最低值,明显低于航行前(P<0.01),返航前比值有所升高,与心理健康水平呈同步性改变;多种抗体(IgG、IgA、IgM)和补体(C3、C4)的含量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结论:远航作业严重影响了船员的心理健康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MDM2 在γ射线诱发的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变化 ,探讨MDM2 在辐射致癌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理。方法 用γ射线照射BALB c小鼠诱发白血病发生 ,建立辐射致癌动物模型 ;分别应用Westernblot和原位杂交技术 ,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检测小鼠胸腺和骨髓组织中MDM2 的表达情况 ;运用免疫沉淀技术 (IP)检测MDM2 蛋白的磷酸化水平 ;PCR SSCP及银染技术用于检测基因突变。结果 癌变组和辐射未癌变组胸腺细胞 骨髓细胞MDM2蛋白表达水平都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癌变组和辐射未癌变组之间MDM2 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γ射线照射后早期辐射组骨髓MDM2 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癌变组织中MDM2 阳性反应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癌变组组织中发现有MDM2 磷酸化比其他组都明显升高 (P <0 0 5 )。辐射组和对照组均未检测到基因突变。结论 MDM2 可能参与γ射线诱发的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作用机理可能与过表达及高磷酸化所致活性增强有关。MDM2 的基因突变在辐射致小鼠白血病发生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p73基因在γ射线诱发的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胸腺和骨髓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变化, 探讨p73在辐射致癌中的作用.方法:用γ射线照射BALB/c小鼠诱发白血病,建立辐射致癌动物模型;分别应用Western印迹和原位杂交(ISH)技术,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检测小鼠胸腺和骨髓组织中p73基因的表达情况;运用免疫沉淀技术(IP)检测 P7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RT-PCR/DNA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突变和变异体的表达.结果:辐射后癌变组胸腺/骨髓中的P7 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和辐射未癌变组之间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原位杂交(ISH)结果显示癌变组织中p73阳性反应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癌变组织中发现P73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RT-PCR发现在癌变组中有p73变异体γ、δ过表达以及N末端缺失的突变体(DTA-p73)表达.结论:p73可能参与γ射线诱发的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作用机制可能与变异体过表达及高磷酸化状态所致的活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建立染色质重构蛋白CHD6基因表达抑制的细胞模型,研究CHD6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增殖及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质粒介导的siRNA技术建立CHD6基因表达抑制细胞模型,RT-PCR检测CHD6 mRNA的表达,细胞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A549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变化,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克隆形成率检测A549细胞辐射敏感性.结果通过本研究,成功构建了siRNA抑制CHD6表达的细胞模型;通过siRNA抑制CHD6的表达,A549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对2 Gy以内γ射线照射有明显辐射抗性;大剂量照射后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改变.结论抑制CHD6基因表达将提高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的辐射抗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γ射线体外诱发的白血病小鼠胸腺细胞总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方法 :35 3只 BAL B/ c小鼠分为照射组及对照组 ,照射组经 6 0 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 ,病理证实出现白血病者为癌变组 ,未出现任何肿瘤者为未癌变组 ;对照组为正常 BAL B/ c小鼠 ,未经γ射线照射 ,与照射组同步喂养。分离胸腺细胞 ,应用免疫沉淀法及 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水平。 结果 :癌变组胸腺细胞中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总体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未癌变组 ,尤以相对分子质量 (4 7.5~ 83)× 10 3及 32 .5× 10 3附近蛋白变化最为明显 ;相对分子质量为 35× 10 3的蛋白在癌变组中酪氨酸磷酸化明显 ,而在对照组及未癌变组中未检测到磷酸化的发生。 结论 :γ射线诱发的白血病小鼠胸腺细胞中一些蛋白分子的酪氨酸磷酸化可能与辐射致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9.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尤其是它们强大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引起了生物医学界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开展了大量生物学效应研究,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在此重点探讨多种富勒烯衍生物的生物学效应,特别是对自由基清除效应的应用意义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HIV-1 Tat蛋白对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以及电离辐射诱发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方法:使用包含102个与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微阵列检测人横纹肌肉瘤细胞(TE671)及已转染tat基因的TE671细胞(TT2)基因表达谱的改变;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在基因芯片的检测中发现,与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6个基因Cdc25C,KIF2C,Cdc20,DNA-PKcs,CTS1,Wee1在转染tat基因的细胞中表达下调;细胞周期检测发现TE671细胞和TT2细胞经4 Gy γ射线照射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G2/M期阻滞,但表达Tat的TT2细胞G2/M阻滞出现较TE671细胞晚,而在照射后48 h时TE671细胞G2/M期阻滞已恢复,但TT2细胞阻滞仍很显著.另外,TT2细胞S期阻滞时间延长.研究进一步发现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在TT2细胞中表达增强.结论:HIV-1Tat蛋白导致G2/M检验点功能紊乱,将影响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本研究为了解AIDS合并肿瘤患者对放射治疗敏感性提供了重要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