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医药卫生   71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81.
目的总结分析合并内侧软组织缺损的复杂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分阶段治疗的策略及疗效。方法 2007年5月2011年7月我院共收治GustiloⅡ2011年7月我院共收治GustiloⅡB型合并内侧软组织缺损的复杂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25例,对所有患者行急诊一期清创、患肢跟骨牵引,通过内侧伤口对胫骨内侧柱骨折进行复位,尽可能恢复胫骨内侧柱的长度、轴线及内侧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平整,必要时行克氏针临时固定,对清创后不稳定的软组织缺损伤口行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引流,术后使用抗生素和视伤口情况反复清创,待内侧伤口稳定后,二期行单纯外侧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内侧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评定。结果 2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10ⅢB型合并内侧软组织缺损的复杂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25例,对所有患者行急诊一期清创、患肢跟骨牵引,通过内侧伤口对胫骨内侧柱骨折进行复位,尽可能恢复胫骨内侧柱的长度、轴线及内侧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平整,必要时行克氏针临时固定,对清创后不稳定的软组织缺损伤口行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引流,术后使用抗生素和视伤口情况反复清创,待内侧伤口稳定后,二期行单纯外侧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内侧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评定。结果 2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1030个月。所有患者外侧手术切口无感染、坏死发生;内侧转移皮瓣除2例皮瓣周缘表皮坏死,经换药完全愈合,其他2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均无骨髓炎发生。术后复查X线示内固定装置在位,无松动、断裂。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延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30个月。所有患者外侧手术切口无感染、坏死发生;内侧转移皮瓣除2例皮瓣周缘表皮坏死,经换药完全愈合,其他2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均无骨髓炎发生。术后复查X线示内固定装置在位,无松动、断裂。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延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23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按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评定:优8膝,良13膝,可4膝,差1例,优良率为84.00%。结论合并内侧软组织缺损的复杂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开放性骨折,临床治疗较为困难,通过分阶段的连续治疗,伤口稳定后二期采用单纯外侧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内侧皮瓣转移治疗,达到了同时修复创面和复位固定骨折的目的,具有并发症少、能够明显提高手术疗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0月2012年12月对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跟骨骨折46例(60足)。按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26足,Ⅲ型20足,Ⅳ型14足,手术采用改良扩大跟外侧L形切口,骨折复位后以锁定钢板内固定。并与同期采用经典跟外侧L形人路普通跟骨钛板内固定的28例(40足)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采用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的足踝临床功能评分系统评定足踝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02012年12月对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跟骨骨折46例(60足)。按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26足,Ⅲ型20足,Ⅳ型14足,手术采用改良扩大跟外侧L形切口,骨折复位后以锁定钢板内固定。并与同期采用经典跟外侧L形人路普通跟骨钛板内固定的28例(40足)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采用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的足踝临床功能评分系统评定足踝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018个月(平均13个月)。改良扩大跟外侧入路组术后出现1足伤口浅表感染,1足伤口裂开内固定外露,均无骨髓炎发生。术后复查X线示内固定装置在位,无松动、断裂。根据末次随访时AOFAS足踝临床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32足,良22足,可5足,差1足,优良率为90.00%。经典跟外侧入路组术后出现3足伤口浅表感染,4足伤口裂开内固定外露,无骨髓炎发生。术后复查X线示4足内固定装置出现松动,1足内固定装置断裂失效。根据末次随访时AOFAS足踝临床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18足,良10足,可6足,差6足,优良率为70.00%。两组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延迟愈合。两组术后AOFAS足踝临床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跟骨骨折采用改良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显露骨折端好、并发症少、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明显提高手术疗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术胸壁巨大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4例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例均为T4期患者,累及皮肤面积较大,局部切除后出现巨大胸壁缺损,2例行邻位皮瓣旋转修复,1例行背阔肌岛状瓣修复,1例行下腹部横型腹直肌皮瓣(TRAM)修复。结果行邻位皮瓣旋转修复病例出现小面积坏死,经清创换药后行胸锁乳突肌岛状瓣修复后愈合;余3例全部Ⅰ期愈合。结论对于可接受手术治疗的巨大晚期乳腺癌的患者,应用皮瓣修复其术后胸壁皮肤大面积缺损,使得胸壁创面得到完整的皮肤覆盖,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综合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4.
对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型学生社团管理状况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高校已构建以社团联合会为主导的校系两级管理体制,社团内部已形成以社团成员大会为主导、教师为指导、社团负责人为核心,多部门配合的内部管理机制。社团成员对社团管理机构、社团负责人评价较高,但也存在管理体制行政化、管理目标定位偏差、社团活动管理僵化等问题,因此需要优化社团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5.
桂皮酸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桂皮酸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RP-HPLC法测定小鼠ig和iv桂皮酸后的血药浓度.色谱条件为:Hypersil C18(5 μm,4.6 mm×250 mm)柱,流动相:甲醇-乙腈-水-乙酸(25∶26∶49∶0.3),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结果:桂皮酸的线性范围2.95~295.25 μg/ml(r=0.9992),最低检测浓度为0.5 μg/ml.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绝对生物利用度(F)为95.98%.结论:本文采用的HPLC法可以测定桂皮酸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获得了桂皮酸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数据.  相似文献   
86.
幽门溃疡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超  陈胜坚 《内镜》1995,12(4):228-229
  相似文献   
87.
采用PCR法克隆自身抗原Ro52kd多肽分子的cDNA,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GEX-4T-1,并导入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经免疫印迹法表明,重组融合蛋白具有Ro52kd的抗原性。这为今后对Ro52kd抗原表位的精确定位,分析特定抗原表位与疾病的相关性及制备重组抗原用于临床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1990年元月至1998年3月,我们共施心内直视手术82例,其中应用体外循环主动脉不阻断法,共施心内直视手术12例,获得满意的心肌保护及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4~50岁,平均17岁。病种分类:先心病9例(室...  相似文献   
89.
血清丙肝病毒RNA二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例抗-HCV阳性的血清标本,同时以硫氰胍半字符热酚变性方法和蛋白酶KI肖化法裂解提取丙肝病毒RNA(HCVRNA),并应用反转录半字符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套式多聚酶链反应(Nest-PCR)检测HCVRNA。结果表明,硫氰胍半字符热酚法明显优于蛋白酶K消化法。前者处理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58.3%,后者处理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33.3%(P<0.05);前者操作步骤简便,在试剂的保存等方面优于后者,故前者更适于临床HCVR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90.
对3,3—二氯联苯胺诱发姊妹染色单体互换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3-二氯联苯胺(Dichlorobenzi-dine,简称DCB)是动物致癌物质,可诱发大鼠、小鼠、地鼠和狗等多种实验动物肿瘤发生。DCB作业工人的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未得到致癌的肯定结论。在生物学短期试验中,DCB有致突变作用。DCB诱发鼠伤寒沙门氏菌TA_(98)和TA_(100)回变数增高;体内诱发Balb/c小鼠骨髓细胞SCE频率增高;在苯巴比妥活化系统存在下,DCB诱发Hela细胞非程序DNA合成。到目前为止,DCB对人体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室对DCB体外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和DCB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