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52例HIE患儿作为病例组,50例无感染的黄疸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的hs-CRP水平,并分别对不同病情程度及检查日龄的HIE患儿hs-CRP水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病例组血清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中度、重度HIE组之间血清hs-CRP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hs-CRP参与HIE的发生发展过程,监测hs-CRP水平可以作为了解新生儿HIE临床分度、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咽拭子培养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1月在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17例,因药物过敏中途退出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2组均采用同样的放化疗方案,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时,观察组治疗前行咽拭子检查,然后再根据结果应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治疗前不行咽拭子培养检查,2组治疗后均再行咽拭子培养,对比2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口腔黏膜炎症变化等情况,观察咽拭子培养的作用。结果2组咽拭子培养阳性45例(39.13%),观察组58例,咽拭子阳性29例(50.00%),此29例按药敏试验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对照组57例,咽拭子培养阳性16例(28.07%),57例均按经验予抗生素治疗。使用抗生素后,观察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疼痛的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用药后咽拭子培养阳性16例,产生耐药7例,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使用抗生素后的咽拭子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100%,合并感染者常见,使用抗生素治疗前行咽拭子培养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且对感染控制效果优于经验性用药,操作简单,适用性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了解中山市红木家私厂工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样选取本市22家红木家私厂1860名油漆车间工人,油漆车间上风区的其他车间930名工人和新入其他工厂的18岁以上农村务工人员930名作研究对象,进行变态反应性疾病患病的调查和检查。结果:在油漆车间1860名一线工人中,检出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483例,占25.96%;上风区车间工人930名,检出变态反应性疾病者140例,占15.05%;其他务工人员930名,检出变态反应性疾病者32例,占3.44%。红木家私厂工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务工人员(P〈0.05);工人所患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中排在前3位的是哮喘、皮肤病和咽喉炎。随着红木家私厂工人的日工作时间的增长,其变态反应疾病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日工作12 h以上工人的患病率最高,油漆车间和车间上风区工人的患病率分别是55.75%和32.0%。结论:中山市红木家私厂工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病情况较重,应该加强油漆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工作,并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接受替吉奥化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为本文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替吉奥化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而言,在三维适形放疗基础上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可收到满意治疗效果,临床应予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与无乳糖配方奶喂养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60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接受谷氨酰胺与无乳糖配方奶喂养,对照组患儿接受谷氨酰胺与母乳喂养,比较2组患儿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胃肠道激素水平。结果(1)营养状态:治疗后4周比较,观察组患儿白蛋白、前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2.31±15.23)g/L vs.(103.19±13.75)g/L,(41.48±5.61)g/L vs.(32.58±4.46)g/L,P均<0.05];(2)免疫功能:治疗后2周比较,观察组患者的CD_4+T细胞以及IgA、IgG、IgM含量均高于对照组[(38.1 1±3.91)%vs.(32.52±4.84)%,(13.14±1.45)g/L vs.(10.12±0.73)g/L,(2.86±0.33)g/L vs.(1.77±0.21)g/L,(1.43±0.19)g/L vs.(1.02±0.13)g/L,P均<0.05],CD_8+T细胞以及IgA、IgG、IgM含量均高于对照组[(38.1 1±3.91)%vs.(32.52±4.84)%,(13.14±1.45)g/L vs.(10.12±0.73)g/L,(2.86±0.33)g/L vs.(1.77±0.21)g/L,(1.43±0.19)g/L vs.(1.02±0.13)g/L,P均<0.05],CD_8+T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21.95±3.13)%vs.(27.51±3.76)%,P均<0.05];(3)胃肠道激素:观察组患儿胃泌素和胃动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92.45±35.82)pg/ml vs.(231.38±29.14)pg/ml,(121.85±16.34)pg/ml vs.(90.45±11.34)pg/ml,P均<0.05]。结论谷氨酰胺与无乳糖配方奶喂养有助于改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提高胃肠道激素含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7.
58.
猕猴是我国的二类珍贵保护动物,它在生物学、医药学等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而仔猴的哺育是提高繁殖率和加强猴品质的重要环节。在人工饲育条件下,常出现小部分母猴的母性差、缺奶、生病或死亡等原因,导致一些仔猴发育不良,甚至夭折。在繁殖工作中的另一个问题,是母猴对仔猴的自然哺育时间长,影响母猴在下一个季节的发情和交配。为此,我们在1985和1986年进行了人工哺育仔猴的试验,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现介绍试验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59.
刘华强  黄瑞文  陈思现 《吉林医学》2007,28(13):1457-1458
目的:比较替加氟注射液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方案与CA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将6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组,替加氟注射液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方案为观察组,CAF方案为对照组,平均化疗2.5个周期。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0.59%(24/34),对照组为44.12%(15/3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改善率为73.53%(25/34),对照组47.06%(16/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26.47%(9/34),对照组50.00%(17/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分别为44.12%(15/34)、11.76%(4/34),对照组分别为67.65%(23/34)、32.35%(11/34),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加氟注射液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率高,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153钐一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153Sm-EDTMP)联合宜利治(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改善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将87例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用153Sm-EDTMP内照射联合宜利治治疗;对照组42例,单纯用153Sm-EDTMP内照射治疗。观察骨痛缓解效果、活动能力、Kanofsky评分及毒性反应。结果:治疗组在缓解骨痛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治疗组在活动能力、KPS评分改善的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的毒性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治疗组发生率较对照组略低,但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结论:153Sm-EDTMP联合宜利治能显著提高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