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1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栓塞灌注化疗术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炎、止呕、保肝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内服中药,观察两组患者经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症状持续时间、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能减轻其程度并缩短其持续时间,同时改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讨钛支架复合型人工角膜植入治疗重度角膜盲的临床价值,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系统病例研究.2002年3月至2005年6月期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共完成永久性人工角膜植入9例(单侧眼9只),均为男性,年龄28~52岁.所有患者均为双眼损伤,受伤时间为1.5~5.0年.其中碱烧伤6只眼,爆炸伤3只眼,术前视力均为光感,其中2例光定位不准;均为多次角膜移植以及眼表重建手术失败的难治性重度角膜盲患者.手术分两阶段:一期手术显微镜下行钛支架复合型人工角膜植入联合自体耳软骨移植加固,二期行人工角膜前膜剪开,建立镜柱光学通路.术后评价视力恢复情况,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相应的处理对策.结果 患者随诊时间1~3年.术后7只眼裸眼视力≥0.1,其中2只眼经镜片矫正后达到0.6.术前光定位不准的2例患者术后视力为0.02和0.04.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复发性人工角膜前膜5例,进行前膜切除,其中1例联合施行自体唇黏膜移植;角膜局限性融解1例,进行脱细胞真皮加固;人工角膜后膜1例,显微镜下施行后膜钩除术.以上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均得到控制.随访期内所有人工角膜均保持原位,未发生人工角膜排出、房水渗漏.结论 人工角膜移植是使严重角膜盲患者复明的有效手段,联合自体耳软骨加固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人工角膜植入的生物相容性.(中华眼科杂志,2009,45:104-109)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评估1%环孢素A(CsA)滴眼液防治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40例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患者采用1%CsA滴眼液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滴用1%CsA滴眼液,对照组滴用安慰剂,2组每日滴眼4次,每次2滴,共180d。同时2组患者术后均滴用0.1%地塞米松滴眼液,每日4次,2周后改为每日3次,30d后每日2次,60d后每日1次,直至试验完成。出现植片排斥反应时,按常规排斥反应标准进行治疗处理,受试者定期随访180d。进行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眼压测定、记录视力的变化、角膜透明度、生命体征和不良事件等。结果试验组完成试验119例,对照组111例。试验结束后,试验组发生排斥反应7例,对照组17例,发生率为试验组5.89%、对照组14.1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随访期发生不良事件试验组4例,对照组5例。试验组眼压升高1例、对照组6例。结论1%CsA滴眼液对于防治角膜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总结黄挺教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门诊抄方,整理相关医案,试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总结黄挺教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以资佐证。[结果]黄挺教授认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气阴亏虚为本,痰脂胶着、癌毒裹结为标,“虚”“痰”“毒”贯穿本病的始终。治疗上主张攻补兼施,以平补气阴、化痰散结、解毒祛瘀为治则,并将传统中医辨证与现代药理学研究相结合,以益气养阴散结方为基本用方,随证加减,多能获得良好疗效。所举验案为气阴两虚、痰脂癌毒壅肺之证,治以平补气阴、化痰散结、解毒祛瘀,以益气养阴散结方为底,随证加减,攻补兼施,疗效确切。[结论]黄挺教授临证谨守平补气阴、化痰散结、解毒祛瘀之法,以益气养阴之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经验独特,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评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期最大程度减少术后气胸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597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通过Pearson卡方检验、连续性矫正卡方检验、Wilcoxon(Mann-Whitney)秩和检验对穿刺活检术受检者的基本参数、病灶因素、操作因素等进行组间比较,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的系数估计及假设检验对以上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数据中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161例发生气胸,发生率为26.97%。组间比较结果:年龄(Z=1.9714;P=0.0487)、病灶长径(Z=3.8230;P<0.01)、病灶深度(Z=2.1687;P=0.0301)、穿刺体位( 2=29.1957;P<0.01)、经肺( 2=11.9667;P<0.01)、经叶间裂( 2=23.3530;P<0.01)、经间隔旁气泡( 2=29.9700;P<0.01)。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组间比较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肺穿术后气胸发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灶长径(反向)、病灶深度、穿刺体位(俯卧位)、穿刺经肺、经叶间裂、经间隔旁气泡等。  相似文献   
117.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固精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VEGF信号通路抑制剂相关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VEGF信号通路抑制剂相关蛋白尿患者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加用益肾健脾固精汤治疗,疗程均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eGFR、血浆白蛋白等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VEGF信号通路抑制剂相关蛋白尿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71.88%vs 31.38%,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P0.05),提高eGFR(P0.05),但对血浆白蛋白的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毒副反应。结论:益肾健脾固精汤能减少VEGF信号通路抑制剂相关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指标,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研究缺氧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进行缺氧培养,正常培养组行有氧培养,检测缺氧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增殖力、凋亡率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缺氧培养的肿瘤细胞除了其形态上与正常培养组有改变外,其增殖能力减低、凋亡率增加,侵袭性同时也增加.结论 缺氧可以导致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系凋亡,但能增加存活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19.
OrbscanⅡ联合共焦显微镜在早期圆锥角膜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角膜地形图Ⅱ(orbscanⅡ)联合共焦显微镜在早期圆锥角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42例患者分为早期圆锥角膜组37例和近视组62例及接触镜组43例,了解早期圆锥角膜OrbscanⅡ和共焦显微镜的改变特点,在此基础上初步制定了早期圆锥角膜诊断标准,并比较诊断效率。结果早期圆锥角膜组37例早期圆锥角膜患者中,OrbscanⅡ和共焦显微镜均呈阳性改变者4例,仅OrbscanⅡ呈阳性改变者26例,仅共焦显微镜呈阳性改变4例。两种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近视组1例,接触镜组2例Orb-scanⅡ呈阳性改变外,其他未发现有OrbscanⅡ和/或Confocal阳性改变者。联合应用OrbscanⅡ和共焦显微镜标准诊断早期圆锥角膜诊断效率高于OrbscanⅡ标准及目前常用的Rabinowitz标准。结论ObscanⅡ和共焦显微镜均是诊断早期圆锥角膜的比较敏感的方法,ObscanⅡ在诊断早期圆锥角膜上优于共焦显微镜。联合应用ObscanⅡ和共焦显微镜更有利于早期圆锥角膜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0.
周河燃  黄挺 《新中医》2022,54(14):127-13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内服方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MPE)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三大数据库,收集并整理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共20年内中医药治疗肺癌MPE疗效显著的文献,筛选出其内服方剂,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药物的应用频数,四气、五味和归经频数进行统计;通过关联规则Apriori分析方法,对常用药物组合、核心药物组合进行分析;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数据分析方法深度挖掘治疗肺癌MPE的潜在新药处方。结果:共筛选出60张处方,包含134味中药。其中使用频率≥40%的中药共有7味,分别为茯苓、葶苈子、白术、黄芪、大枣、甘草、桂枝。茯苓的应用频率最高,占71.67%。药物四气以寒性(260次)为主,其次是温性(221次)。五味以甘味(417次)为主,其次是苦味(274次),辛味(209次)。药物归经以肺经(389次)为主,其次是脾经(303次)、胃经(244次)、肾经(179次)。设置支持度为30%,置信度为0.9时,可获得常用药物组合共30个,其中包含7味中药,即茯苓、葶苈子、白术、黄芪、大枣、甘草、桂枝。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