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鼻窦骨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额窦,筛窦次之。笔者曾遇一例筛窦巨大骨瘤。病者因进行性右眼球突出2年,伴视力逐渐下降入院。无复视、溢泪,无鼻衄及头痛。经保守治疗2年无效。检查:右眼球向前外突出,活动尚好。视力0.2。鼻咽、鼻腔未见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医药院校的药剂学课程教学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按学历和不同工作岗位对药学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现行的药剂学课程对您现在从事的工作是否有帮助",比较不同学历和工作岗位对现在的药剂学课程教学的态度。结果:各学历的人员对现行的药剂学课程对现在从事的工作态度无显著性差异。医院工作、教学科研及销售企业工作与制药企业工作比较,对现行的药剂学课程对现在从事的工作态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目前的药剂学课程教学不能适应药剂学发展的需要和各岗位的需要,必须对目前的药剂学课程增加新的药剂学理论与实践内容。  相似文献   
44.
<正>苯酰甲硝唑(benzoyl metronidazole)是新一代无苦味的硝基咪唑类抗菌药,临床用于各科防治厌氧菌感染,如泌尿生殖系统滴虫病、肠道及肠外阿米巴病等[1-4]。干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粉末状物或者粒状物,临用时  相似文献   
45.
目的:总结某院老年患者感染性疾病特点,为经验性用药及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并通过分析老年感染性疾病的特点和用药难度,体现临床药师在相关会诊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该院2014-2016年临床药师参与60岁以上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会诊的病例,对老年患者感染性疾病特点和临床药师会诊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本次纳入统计的患者中,肝功能异常占61.13%,肾功能异常占66.48%,患有基础疾病占71.55%。感染部位分布广泛,病原学检查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5.08%;使用最频繁抗菌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其使用率为28.17%;会诊的科室分布广泛,覆盖41个科室;会诊的主要目的是以抗细菌药物的选择、调整为主;会诊意见采纳率高达87.60%,且意见被采纳后和未采纳组比较预后显著改善(P<0.05)。结论:老年患者感染性疾病病情复杂,临床药师可根据其特点提供针对性的药学服务,显著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探讨广西地桃花水提物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G杆菌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地桃花水提物,以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硫酸阿米卡星、盐酸左氧氟沙星单药时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试管棋盘法测定地桃花水提物分别与以上抗菌药物联用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并计算联合指数(FIC).结果:地桃花水提物分别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硫酸阿米卡星、盐酸左氧氟沙星合用,对大肠杆菌的FIC分别为0.53、0.75、0.75,0.5<FIC≤1,即两种药物合用,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有相加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FIC分别为2、1.84、2,1<FIC≤2,即两种药物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为无关作用.结论:地桃花水提物分别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合用,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分别为相加、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48.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所致,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是一种终生疾病,现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流行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正日益显现,目前全球每年大约300万人死于糖尿病。因此,降血糖药品的合理使用非常重要。本文对我院2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小儿胆道闭锁行Kasai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HIS抽取2013年我院小儿外科行Kasai手术的胆道闭锁患儿,统计年龄分布及性别比例。按术后是否给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将患儿分为2组,进行术后12个月的门诊以及电话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情况。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用量分布、疗程、用药时机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 2013年我院小儿外科共有54例胆管闭锁患儿行Kasai术,其中男31例,女23例;发生年龄以2个月龄为多见。术后使用静注免疫球蛋白24例,未使用30例,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9.17%与33.33%(P>0.05)。静注免疫球蛋白组Kasai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时间较长(P<0.05)。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单次剂量均为2.5 g;疗程分布以单次最多(9例),疗程≤3 d者占70.83%(17/24);给药时机以术后第1天和第2天最多,占62.50%(15/24)。结论 Kasai术后静注免疫球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延缓胆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0.
随着抗生素的不断更新换代,用量不断增加,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为此,掌握引起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谱,建立合理的用药制度及良好的选药习惯,对提高临床疗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人体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我院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谱,我们对1994~1996年度我院临床各科送检标本细菌培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合我院各类抗生素的耗量情况作了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