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背景: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的建立,是研究椎间盘退行性变病理过程和尝试基因治疗等的基础,建立的动物模型要求与人类椎间盘退行性变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拟性,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最佳实验动物模型。 目的:比较纤维环穿刺法和纤维环切开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差异。 方法: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纤维环穿刺组和纤维环切开组。经腹膜外入路暴露L3/4、L4/5、L5/6椎间隙,纤维环穿刺组采取针刺纤维环,纤维环切开组采取尖刀切开纤维环,控制穿刺或切开的深度及方向。术后2,4,12,20周通过MRI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腰椎间盘髓核变性及组织病理情况。 结果与结论:术后4周,兔椎间盘髓核面积缩小,纤维环面积增大,髓核内T2加权像信号降低、变暗,椎间隙高度也开始下降,纤维环穿刺组T2信号强度评分较纤维环切开组低(P < 0.05);随着时间的进展,兔椎间盘T2信号强度评分逐步增高,椎间隙逐渐变窄,术后20周椎间盘T2信号强度评分达最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两组髓核内细胞含量逐渐减少,纤维软骨形成。提示纤维环穿刺法和纤维环切开法均可成功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但纤维环切开法椎间盘的退变程度较纤维环穿刺法剧烈,建立的模型过程可能不是人体椎间盘自然退变的模拟过程,纤维环穿刺法比较真实地模拟了人类椎间盘损伤后的退变过程。  相似文献   
72.
开设探索性医学实验培养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探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为医学本科生开设探索性实验,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组织实施实验以及分析总结、撰写论文,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探索性实验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73.
当前,医学大学生道德观念面临许多困惑,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力量,德育教育应该是全体教师的责任.而院校教育中德育与智育截然分开的现象尚未完全克服,特别是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贯穿德育教育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对德育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在专业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包括热爱祖国,富于理想;团结协作,人际和谐;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意志坚强,品质优良;勤劳节俭,不惧吃亏等几个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RHR)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老年降压冲剂的作用.方法建立RHR模型,随机分为5组,观察ET、NO含量变化.结果RHR血浆ET浓度显著升高(P<0.01),而NO浓度显著下降(P<0.01);血浆ET和NO有显著负相关(r=-0.984,P<0.001);老年降压冲剂能升高血浆NO浓度,降低ET浓度.结论RHR高血压形成可能ET、NO起重要作用,ET-NO平衡调节可能是老年降压冲剂降压机能之一.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上皮样恶性周围性神经鞘瘤(epithelioid malignant peripheral nerye sheath tumor,EMPN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9例EMPNS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和EnVision法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9例EMPNST,女性4例;年龄20~67岁,中位年龄37.5岁;病变主要位于四肢,上肢3例,下肢4例,右季肋部和咽隐窝各1例;>5 cm 7例,其中1例>10 cm;<5 cm 2例,平均6.2 cm,无包膜.深在型8例,浅在型1例,组织学,纯上皮样型5例,其中2例见节细胞样或横纹肌样瘤样区域,4例混合型伴有梭形细胞区.免疫表型S-100蛋白及NSE 9例均呈阳性反应,纯上皮样型5例S-100蛋白呈强阳性,4例混合型呈灶性阳性,8例PGP 9.5阳性,7例MBP阳性,5例EMA灶性或弱阳性,4例vimentin阳性,3例CD57灶性阳性,而HMB-45、desmin、CD34、CK阴性.结论 EMPNST是恶性周围性神经鞘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形态学上缺乏特征性,易与其他软组织上皮样肿瘤混淆.S-100蛋白及PGP9.5阳性是诊断EMPNST有价值的指标,但缺乏特异性,因此诊断时必须结合临床、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的结果,综合判断以免引起误诊.  相似文献   
76.
体外培养的人滋养层细胞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来源于人绒毛组织,体外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方法:复苏已经过纯化和传代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继续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大体形态、HE染色观察细胞的核浆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表面结构、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特有的超微结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观察该细胞的细胞角蛋白18(CK18)和波形蛋白(vimentin,Vim)、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人胎盘催乳素(hPL)的表达.结果:该细胞呈不规则多角形片状、单层铺展生长,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之间形成桥粒连接,细胞质内有丰富的线粒体、糖原颗粒和发达的高尔基体、以及脂滴等上皮来源细胞的形态特征;所有培养细胞都表达细胞角蛋白18、而波形蛋白细胞只在部分细胞表达,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人胎盘催乳素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在细胞质表达.结论:该细胞具有上皮来源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和细胞骨架,以及滋养层细胞特有的激素分泌功能.初步认为该细胞为人胎盘滋养层细胞.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肾性高血压大鼠脑梗死缺血损伤时血浆雌二醇 (E2 )、内皮素 (ET)含量变化及老年降压冲剂对其的作用。方法 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复制出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MCAO) ,将其随机分为 3组 ,观察E2 ,ET含量变化。结果 MCAO血浆ET浓度显著升高 (P <0 .0 1) ,而E2 浓度显著下降 (P <0 .0 1) ;老年降压冲剂能升高血浆E2 浓度 ,降低ET浓度。结论 MCAO缺血损伤时 ,E2 ,ET起着重要作用 ,老年降压冲剂则具有防治脑缺血性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椎板重建(钛板)固定提供解剖学参数。 方法 采用50套正常成人干燥颈椎骨标本测量C3~7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侧块宽度C3(9.89±0.97) mm,C7(12.09±0.93)mm、高度C4(11.44±2.09)mm,C7(13.56±2.17)mm,逐渐增大。侧块厚度C3(9.03±1.46) mm、C7(6.66±0.78)mm,逐渐减小。自侧块外缘至棘突基底部上5 mm之间的长度C3(25.21±2.08)mm,C6(27.09±1.80)mm,C7与C4接近。椎板外侧端、中间的高度分别为C3(11.54±1.66)mm,C7(16.83±1.77)mm;C3(10.91±1.58)mm,C7(14.86±1.48)mm,逐渐增大。椎板外侧端、中间的厚度分别为C5(4.44±0.81)mm、C7(5.28±0.76)mm;C4(3.00±0.86)mm,C7(4.92±0.96)mm。棘突基底部的高度C4(9.33±1.67)mm、C7(11.34±1.57)mm、基底部上5 mm平面的高度C4(7.10±1.76)mm, C7(9.82±1.46)mm,C3与C5接近。棘突基底部的宽度C5(8.59± 1.81)mm,C7(11.13±1.76)mm、上5 mm平面的宽度C5(6.66±1.86)mm,C7(8.50±1.58)mm,C5最小,C7最大。 结论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椎板重建(钛板)固定在形态学上有可行性,能扩大椎管、重建颈椎板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9.
纤维环穿刺法与纤维环切开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的建立,是研究椎间盘退行性变病理过程和尝试基因治疗等的基础,建立的动物模型要求与人类椎间盘退行性变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拟性,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最佳实验动物模型.目的:比较纤维环穿刺法和纤维环切开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差异.方法: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纤维环穿刺组和纤维环切开组.经腹膜外入路暴露L_(3/4)、L_(4/5)、L_(5/6)椎间隙,纤维环穿刺组采取针刺纤维环,纤维环切开组采取尖刀切开纤维环,控制穿刺或切开的深度及方向.术后2,4,12,20周通过MRI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腰椎间盘髓核变性及组织病理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4周,兔椎间盘髓核面积缩小,纤维环面积增大,髓核内T2加权像信号降低、变暗,椎间隙高度也开始下降,纤维环穿刺组T2信号强度评分较纤维环切开组低(P<0.05);随着时间的进展,兔椎间盘T2信号强度评分逐步增高,椎间隙逐渐变窄,术后20周椎间盘T2信号强度评分达最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两组髓核内细胞含量逐渐减少,纤维软骨形成.提示纤维环穿刺法和纤维环切开法均可成功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但纤维环切开法椎间盘的退变程度较纤维环穿刺法剧烈,建立的模型过程可能不是人体椎间盘自然退变的模拟过程,纤维环穿刺法比较真实地模拟了人类椎间盘损伤后的退变过程.  相似文献   
80.
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了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有效防治方法 ,我们采用法莫替丁口服治疗 3 0例患者 ,取得明显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1例均为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头颅 CT证实为脑出血 ,均有高血压病史 ,按入院次序编号结合随机数目表法分为 2组 :法莫替丁组 3 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3 9~ 76岁 ,平均 65岁。入院后血压 13 5~ 2 18/ 90~ 12 8mm Hg( 1mm Hg=0 .13 3 k Pa) ,出血量 :≥ 3 0 ml17例 ,<3 0 ml13例。出血部位 :脑叶 9例 ,基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