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背景周围神经缺损多采用自体神经移植,但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学者尝试异体神经移植,但存在许多问题,免疫排斥反应就是其中之一.目的观察局部应用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新鲜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材料实验于2001-08/2002-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完成.选择健康成年不同窝的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空白组、对照组3组,每组20只.方法制备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待用.制备动物模型,将两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孔下0.5 cm处,用消毒的剃须刀片整齐切断并切除2.0 cm,切除的神经段互换移植修复神经缺损,实验组局部肌肉及神经两断端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空白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组、空白组不使用任何药物,对照组给予环孢霉素A(15 mg/kg)喂养.分别于6周和12周各取10只取材、切片、染色染色①Gleesluxotfast blue法染色.②髓鞘坚牢蓝染色法.轴索计数术后12周的移植体中段染色标本,随机取视野,在光镜400倍下计算1.0mm2内轴索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各组移植区形态学观察和轴突计数.结果实验动物数量分析60只动物在实验过程中无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空白组可见移植物的不同地方出现广泛的单核细胞浸润,髓鞘脱水,可见大量的空泡变性,以6周时最为明显,整个移植物均被单核细胞浸润,排异反应严重,在移植段中,有极少量的轴突再生.12周时,移植体变细,大量瘢痕组织增生,水肿明显,可见极少量的许旺氏细胞和再生轴突,绝大多数再生的轴突未通过整个移至段.实验组、对照组有少量的单核细胞浸润,水肿较明显,但可见新生的血管在移植神经中形成,再生的轴突通过移植体.6周时,可见较多的许旺氏细胞增生.12周时,再生轴突已通过移植体,有一定量的髓鞘形成,许旺氏细胞增生明显,轴索间水肿减轻.各组移植段中外周的神经再生的轴突数量和髓鞘再生的数量较中心的多,且实验组中外周的轴索间水肿较中心的明显减轻.②术后12周,每组各取5只大鼠,在神经移植体中段随机取视野,400倍显微镜下观察计算1.0 mm2内轴突数,实验组、对照组轴突数显著高于空白组,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78.3±4.6),(76.1±4.2),(15.0±3.5),t=3.056,t=2.948,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接近,差异无显著性[(78.3±4.6),(76.1±4.2),t=1.982 P>0.05].结论局部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可在局部发挥免疫抑制作用,降低宿主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使移植体轴突数增多,促进神经生长.  相似文献   
42.
Acuterejectionofgraftisaninevitableeventaf terallo transplantation .Limballotransplantationtendto getrejectedacutely .Limbconsistsofdifferentkindsoftissuesandshowsdissimilarpatternsofrejec tion[1- 4] .Asthelimbconsistsofdifferenttissues ,itisofgreatimportancetofindoutthemostrepresenta tivetissueasadiagnosticindicatorforjudgingthere jection .Thisexperimentisdesignedtoestablishalimb allotransplantationanimalmodeltoidentifythefeaturesofrejectionindifferenttissuesofalimbandtofindoutatissuethatcanr…  相似文献   
43.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内膜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内膜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陈振兵洪光祥王发斌万圣祥黄启顺康皓翁雨雄周围神经损伤后,胶原纤维在神经断端处增生,神经两断端可形成神经瘤〔1〕。胶原纤维的增生是否局限于神经断端以及胶原的变化与时间存在着何种关系,文献报道较少,结论不一...  相似文献   
44.
解剖观察71只成人上肢标本发现,骨间背侧动脉不仅沿途发出7.35±2.60个皮支,供应前臂背侧皮肤,还在距尺骨茎突近端3.57±0.51cm,于骨间背侧动脉与骨间掌侧动脉背支的吻合弓附近,发出2.31±0.77个骨膜支,支配尺骨远端的血供。它的终末支在尺骨小头桡侧向远端行走.参与尺、桡动脉背支形成的腕背动脉网,以其远端终末支为血管蒂,成为带骨间背侧动脉蒂尺骨远端移植修复腕掌部骨缺损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与神经节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胎肝激酶-1(flk-1)受体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5只,对照组5只,实验组切断双侧坐骨神经后,在术后8h、24h、72h、5d、7d、10d、14d、21d取L4~L6段脊髓与相应脊神经节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VEGF及其flk-1受体的表达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大鼠正常脊髓与神经节组织中均存在VEGF及flk-1的表达,坐骨神经切断后其表达可反应性地增强,持续一段时间后迅速回落至正常水平。并且flk-1在胶质细胞及白质中的神经纤维也有所表达。结论本实验从中枢神经元的角度揭示VEGF促周围神经再生机制,为今后进一步应用VEGF治疗外周神经损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提高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治疗水平。方法 对先天性胫骨假关节25例患者采用带血管蒂的同侧腓骨逆行移植治疗。结果 其中23例均在术后3-6个月愈合,效果良好。结论 此方法所移植的腓骨具有丰富的血供,长度理想,能保证病变的胫骨切除长度,骨愈合快,操作简单,不损伤健侧,成功率高,易于被患儿家长所接受。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细胞外ATP对体外培养的乳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将ATP加入培养乳鼠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培养基中,用PBS培养作为对照组。接种后,采用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以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MTT比色法测定培养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实验组细胞的存活率和轴突的长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7.157、5.784、7.186,P<0.01),实验组内各时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639、1.72、0.804,P>0.O5)。结论细胞外给以ATP具有较强的维持神经元存活,促进轴突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聚-DL-乳酸可吸收性防粘连膜预防肌腱粘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应用聚-DL-乳酸可吸收性防粘连膜预防肌腱粘连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4年6月,将56例肌腱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防粘连组和对照组,前者36例56腱,后者20例46腱。肌腱断端用5-0肌腱缝线行改良Kessler缝合。防粘连组用聚-DL-乳酸可吸收性防粘连膜包绕肌腱损伤局部。屈肌腱修复后功能用TAM法评定,伸肌腱功能用Miller分级法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9.2个月(3~18个月)随访,防粘连组综合优良率为92.86%,对照组综合优良率为89.1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聚-DL-乳酸可吸收性防粘连膜可以防止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总结幼儿手背静脉输液渗漏后发生手部挛缩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1年9月治疗手背静脉输液渗漏致手部挛缩并获得随访的6例患儿资料,男3例,女3例;年龄24~51个月,平均38个月;从发生输液渗漏至就诊时间为3~6个月。患儿示、中、环、小指均受累,就诊时掌指关节于0°~10°位固定,其中中指最严重,中指过伸-20°~0°固定。6例患儿拇指均正常。6例患儿中2例行手背伸肌腱松解、掌指关节背侧关节囊松解术;4例未行手术治疗,仅接受手部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超声波、中频脉冲电治疗等),以促进局部手背肿胀消退、瘢痕软化,同时行手指关节的主被动屈曲功能锻炼,夜间辅助支具固定。结果 手术治疗的2例患儿术中掌指关节可被动屈曲90°,术后2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均出现挛缩复发,掌指关节于伸直位固定。4例接受康复治疗的患儿随访1~8年,在康复治疗期间掌指关节可主动屈曲30°~45°,停止康复治疗后出现挛缩复发,掌指关节主动屈曲0°~15°。结论 幼儿手背静脉输液渗漏致手部挛缩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单纯保守及手术治疗远期随访效果均欠佳;临床上应严格掌握保守及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并二者相结合以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指畸形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80-2006年,我院共收治29例(44指)先天性巨指畸形,均予以手术治疗。手术年龄平均为10.4岁。结果术后随访1~11年,平均5年1个月。3例巨指术后仍显臃肿,功能不理想,其余26例术后功能和外观均较理想。结论先天性巨指畸形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才有效,但应根据患者年龄、畸形程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