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肾癌(RCC)组织中骨桥蛋白(OP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RCC和20例正常肾组织中OPN、MMP-10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RCC及正常肾组织中OP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39%和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478,P<0.05),82例RCC组织中53例MMP-10蛋白表达阳性,正常肾组织未见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C组织中OP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蛋白结转移有关(λ2=7.276,4.074,P均<0.05),MMP-10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λ2=8.311,7.065,6.675,P均<0.05).结论:OPN与MMP-10蛋白的表达与RCC的浸润转移有关,可以作为评价RCC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压力性尿失禁动物模型,为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提供材料。方法30只健康雌性大鼠被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实验组切断阴部神经,对照组只游离不切断,所有大鼠行耻骨上膀胱置管,手术前后分别测定腹压漏尿点压(PALP)。结果2组术前P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手术前后的P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手术前后PALP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部神经切断是可以建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雌鼠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模型具有SUI发生率高、稳定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并探讨穿刺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31例前列腺穿刺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年龄、穿刺阳性率及就诊原因,并研究年龄,PSA对穿刺阳性率的影响。结果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患者平均年龄为(70.53±9.70)岁,穿刺阳性率为37.76%(125/331)。40.79%(135/331)的患者因下尿路症状而就诊,因体检筛查发现前列腺结节或PSA异常就诊为18.42%(61/331)。随着PSA的升高,穿刺阳性率明显增高,不同PSA水平穿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A与穿刺阳性率呈正相关(P0.01)。各年龄层次穿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中心体检筛查出的患者在前列腺穿刺患者中所占比例较小,年龄和PSA对穿刺阳性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4.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3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6月以来,作者对37例肾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钙粘素E(Ecad)和α连接素(αca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Ecad和αcat的表达。结果59例中Ecad及αcat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8%和66%,其中52例肿瘤组织(88%)二者同时正常或异常表达,二者表达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Ecad及αcat在Ⅰ、Ⅱ、Ⅲ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18%,47%,79%和18%,58%,90%;在Tis~T1,T2~4肿瘤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16%,78%和26%,85%。二者的异常表达率在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等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Ecad和αcat的异常表达在膀胱肿瘤的恶性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均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6.
膀胱自扩大术治疗高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1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8月~2005年4月,我们采用膀胱自扩大术治疗10例高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将外源性P16基因导入该基因纯合性缺失的人膀胱癌细胞系,观察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16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转染膀胱癌细胞系,应用Northern杂交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外源性P16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结果:转染外源P16基因的肿瘤生长速率明显降低,Ki67标记指数下降,大多数细胞被抑制在G0和G1期,同时发现凋亡细胞的存在。结论:外源性P16基因导入不仅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且可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由内向外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吊带术(TVT-O)和由外向内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吊带术(TO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穿刺入路的安全性.方法:在8具新鲜冰冻、未做防腐处理的女尸上 ,分别做TVT-O和(或)TOT;吊带置人后,分别沿吊带穿刺路径逐层进行局部解剖,观察并比较各个解剖层次的吊带与血管、神经及其他器官的关系.结果:闭孔血管束与吊带的平均距离TVT-O组为13 mm(3~34 mm),TOT组35 mm(32~41 mm);吊带和闭孔神经后支平均距离TVT-O组为11 mm(3~15 mm).TOT组26 mm(20~32mm),吊带与闭孔管的平均距离TVT-O组为21 mm(18~24 mm),TOT组38 mm(32~43 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VT-O路径中吊带与闭孔各结构的距离比TOT近,提示术中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较大;SUI的治疗中采用TOT相对要安全些,可能减少血管和神经等器官损伤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分析输尿管硬镜钬激光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WolfF8/9.8输尿管硬镜,德国Wavelight Auriga钬激光治疗仪,365~600μm光纤,激光能量500~1 200mJ,频率5~12Hz治疗40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防1~30个月,分析总结治疗效果。结果:除9例输尿管镜检查时结石回流入肾内,无法碎石,10例因输尿管结石远端狭窄,输尿管镜未能到达结石部位改其它方法治疗,余病人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8~63min,平均21min。术后合并症有血尿304例,多3天内消失,最长1例血尿13天;尿痛316例,1~6天消失;发热18例,多3天后正常。术后放置双J管14~150天,平均30天。4例肾内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结石排净率上段89.29%(100/112),中段95.10%(136/143),下段98.68%(149/151)。结论: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创伤小,效果好,采用高频率低能量可降低上段输尿管结石返流肾内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小儿尿道直肠瘘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应用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诊断1例11岁男童尿道直肠瘘的临床资料。患儿主诉肛门闭锁术后、肛门漏尿11年。复习文献总结影像尿动力在指导小儿尿道直肠瘘诊治中的应用。结果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提示该患儿尿道直肠瘘的瘘管位于尿道球部,括约肌下方,且膀胱及括约肌功能良好。根据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采取经会阴部"T"形切口入路行"尿道直肠瘘修补术"。术后患者排尿正常,无并发症。结论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能明确诊断小儿尿道直肠瘘,并为其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