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计数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呼吸内科78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外周血细胞计数;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外周血细胞计数与重症肺炎住院病死率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及血小板数与预后相关(P〈0.05);用Logistic回归方程对78例重症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验证,结合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及血小板数对重症肺炎预后死亡判断的总正确率为82.1%。验证重症肺炎死亡预后的总正确率为82.1%,该方程的敏感性为69.4%,特异性为92.9%。结论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及血小板数结合分析能提高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性肺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收集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引起的医院感染性肺炎病例27例,并随机选择同时期非PDRPA感染的医院感染病例27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x^2检验。结果在27例PDRPA引起的医院感染肺炎和27例对照病例中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前住院时间、感染前入住ICU、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尿管、胃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使用抗菌素数量与PDRPA感染有关。结论感染前住院时间、感染前入住ICU、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包括尿管、胃管、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使用抗菌素数量是PDRPA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加强无菌意识教育、患者气道护理、呼吸机管理和及早营养支持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魏树全  赵子文 《医学综述》2009,15(2):261-265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对多种抗生素有天生的耐药性。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其耐药情况日趋严重,甚至出现了多药耐药及泛耐药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极为复杂,主要包括耐药基因突变、产生灭活酶、改变药物的作用靶点、药物渗透障碍与主动外排机制高表达、形成生物被膜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胸部CT值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81例胸腔积液患者纳入本研究,胸腔积液分为渗出液、漏出液、恶性胸腔积液及良性胸腔积液。建立平均CT值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81例胸腔积液患者中59例为渗出液,22例为漏出液;恶性胸腔积液33例,良性胸腔积液48例。渗出液组平均CT值(16.68±6.76)Hu高于漏出液组(5.50±3.42)Hu(P<0.000 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平均CT值对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为0.944 5)。当最佳界值为≥9.99 Hu时,其敏感度为88.14%,特异度为90.91%;恶性胸腔积液组平均CT值(15.38±7.29)Hu与良性胸腔积液组平均CT值(12.45±8.03)Hu没有差异(P=0.098 1)。结论 在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过程中,胸部CT的CT值在鉴别漏出液及渗出液中有一定的价值,但尚不能用于鉴别良性及恶性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XDRAB)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XDRAB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101例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48例XDRAB肺炎患者为病例组,53例非XDRAB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011-2012年共547例患者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其中143例患者分离到XDRAB,病例组、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56.25%和30.18%(P<0.01);有创机械通气≥14d、深静脉置管、感染前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累积剂量高、使用时间长等因素与XDRAB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显著相关(P<0.05);有创机械通气≥14d、感染前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使用累积剂量高、使用时间长是XDRAB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XDRAB肺炎患者预后不佳,具有很高病死率;长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感染前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长时间、高剂量使用亚胺培南为XDRAB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内科胸腔镜时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以及经内科胸腔镜滑石粉喷洒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该院46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或恶性胸腔积液接受内科胸腔镜诊断或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其中,25例为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21例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25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中,通过内科胸腔镜检查最终确诊23例,诊断有效率为92%.2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接受经内科胸腔镜滑石粉喷洒的胸膜粘连术,1个月后随访,有18例患者无胸水复发,成功率为85.7%.所有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或胸膜粘连术患者无严重并发症,仅有部分患者出现胸痛和自限性发热,分别为32.6%和21.7%.结论 内科胸腔镜诊断病因不明胸腔积液以及通过胸腔镜对难治性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安全有效,创伤较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2007-2010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茵药物耐药率的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2010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分离出的1608株,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茵药物的耐药率从2007-2009有普遍性逐年增高的趋势,2010年较2009年有所下降,但较2007-2008年均高.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常用抗生素碳青霉烯类等敏感率在2007-2008年仍较高,达94%以上,但2009年明显下降,仅62.6%,2010年有所回升,为85.5%;对美罗培南的敏感率2007-2008年为100%,但在2009年突然降至44.4%;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至2009年到高峰(46.7%),2010年有所下降(31.6%),仍然高于2007-2008年.在对头孢他啶耐药率逐年上升在2009高达50.5%,敏感率仅39.1%,2010年其耐药率有所下降,仍达50.3%,敏感率回升至45.8%;环丙沙星耐药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至2009年到高峰(40.2%),2010年有所下降(38.9%),仍然高于2007-2008年;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耐药率相对较低,但逐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8%、9.7%、13.9%、14.8%,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5%、4.5%、16.5%、2.9%.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常见条件致病菌,其耐药问题已十分突出,应加强对多药耐药菌的监测和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近年来真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真菌性肺炎52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分析.结果:92.7%真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均患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87.8%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基础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多见,其易发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通气、低蛋白血症,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痰培养以念珠菌最多,占61.5%,其中白色念珠茵占38.4%,且多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占51.9%.结论:真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是多种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原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死率高,发病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多种抗菌药物体外诱导构建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体外模型,检测其相关的耐药机制;探讨联合抗菌药物体外诱导对铜绿假单胞菌( PAE)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梯度浓度琼脂平皿传代诱导法,将4株细菌接种于梯度浓度的药物平皿,直至对该药产生耐药,诱导前后测定细菌的敏感性,采用E-test法对诱导前的敏感株、诱导的泛耐药株以及临床分离的泛耐药菌株进行MBL检测;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诱导前的4株敏感PAE和诱导后的4株PDRPA以及4株临床分离的PDRPA进行主动外排系统的检测,包括:MexAB-OprM、MexCD-OprJ、MexEF-OprN、MexXY-OprM.结果 经诱导后4株敏感PAE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MIC明显升高,按照CLSI耐药折点4株菌株全部转变为泛耐药菌株,4株临床分离的敏感PAE株诱导前后MBL检测均为阴性;临床分离的4株PDRPA株MBL检测有2株为阳性,诱导前的4株敏感PAE,4个外排系统均无高表达;相对于诱导前,经过诱导成为泛耐药菌株之后,4株耐药诱导株均存在MexA-OprM外排系统高表达,有1株存在MexCD-OprJ和1株MexEF-OprN高表达,全部菌株均无MexXY-OprM高表达;在临床分离的PDRPA中,有1株所有4个主动外排系统均高表达,有1株只有MexAB-OprM高表达,另外3个外排系统无高表达,另外2株4个外排系统均无高表达.结论 在体外抗菌药物的压力下,敏感的PAE可以经诱导变为PDRPA,耐药性稳定;体外诱导的PDRPA非产金属β-内酰胺酶,其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主动外排泵有关,尤其是mexAB-OprM.  相似文献   
20.
魏树全  赵子文 《广东医学》2004,25(6):666-667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低钠血症情况 ,探讨低钠血症病因及治疗。方法  96例COPD住院患者 ,其中ICU患者 2 5例 ,普通病房患者 71例 ,通过APACHEⅡ评分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 ,分析低钠血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以及低钠血症的原因及治疗。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ICU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 ,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低钠血症病因复杂 ,与疾病的发展程度及医源性因素有关。控制原发病 ,预防并及早治疗低钠血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