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医药卫生   7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51.
752.
2006年7月—2011年5月我们收治因永久性膀胱造瘘术后膀胱继发结石患者18例,均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并采取措施预防其复发,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7例,女1例;年龄35~72岁,平  相似文献   
753.
本文回顾4例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十二指肠瘘的受者资料, 总结其诊断及治疗方法, 为该并发症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4.
755.
目的: 探究近10年上尿路修复手术的病因以及上尿路修复手术术式、术型变化趋势。方法: 基于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牵头创建的多中心RECUTTER(Reconstruction of Urinary Tract:Technology,Epidemiology and Result)数据库资料,分析2010—2021年行上尿路修复手术患者的术前基本信息、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比较2010—2017和2018—2021两年段间上尿路修复手术术式、术型、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长、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次进行修复手术的患者比例。结果: RECUTTER数据库中共纳入1 072例患者,先天因素和医源性损伤是患者进行上尿路修复手术的主要病因,其中开放手术129例(12.0%)、腹腔镜手术403例(37.6%)、机器人手术322例(30.0%)、内镜手术218例(20.3%),近10年手术量呈现逐年增高趋势,2018—2021年间机器人手术占比显著高于2010—2017年(P < 0.001)。1 072例上尿路修复手术患者的术型包括回肠代输尿管术124例(11.6%)、肾盂成形术440例(41.1%)、球囊扩张术229例(21.4%)、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09例(10.2%)、膀胱悬吊联合膀胱瓣手术49例(4.6%)、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60例(5.6%)、舌黏膜/阑尾补片修补术61例(5.7%)。肾盂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术虽仍是主要术型,但补片修补术的占比显著增加(P < 0.05)。此外,2018年后手术时间明显增长(P < 0.05),考虑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占比升高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创手术(腔内治疗及机器人手术)是术后短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OR=0.472),可减少术后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多中心RECUTTER数据库在临床科研工作中有重要的数据支持价值,为国内外更大范围多中心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基础。近10年来,上尿路修复手术术式呈“微创化”、术型呈“复杂化”趋势,提示了机器人辅助手术在上尿路重建手术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56.
目的:观察运用扶阳抑阴法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7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及对照组各35例,针刺组采用扶阳抑阴法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周期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HAMD评分、PSQI评分、5-HT和GABA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和PSQI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HAMD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方式均有效,但针刺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5-HT、GABA水平均升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5-HT、GABA水平相当(P0.05)。结论:扶阳抑阴法针刺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较好,可减少HAMD评分及PSQI评分,提高5-HT、GABA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57.
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人类最常见的肠道寄生原虫之一。目前诊断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方法主要有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其中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的结果不够稳定。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为人芽囊原虫病的诊断提供了灵敏、特异、稳定的检测方法,且同时可鉴定人芽囊原虫基因亚型,为人芽囊原虫流行病学、基因型与疾病模式之间潜在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基于芽囊原虫小亚基核糖体(SSU)rRNA基因的测序分析,目前共鉴定出28种芽囊原虫亚型(ST1-ST17、ST21、ST23-ST32),已在人类中发现了ST1-ST10、ST12、ST14和ST16共13个亚型。目前人芽囊原虫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基因分型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就以上两方面简要概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58.
目的研究腹外侧眶皮层(ventrolateral orbital cortex,VLO)内微量注射sirtuin1(SIRT1)抑制剂EX527对吗啡诱导大鼠条件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的影响,并探讨CREB/BDNF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脑立体定位术在大鼠双侧VLO内留置导管,建立吗啡诱导大鼠CPP模型,d 1为适应,d 2~4为前测,d 5~14为条件性训练,隔日交替腹腔注射吗啡(1 mL·kg^(-1),5 mg·kg^(-1))或生理盐水(1 mL·kg^(-1)),提前30 min通过导管向双侧VLO内微量注射EX527(1μL,5 g·L^(-1))或DMSO(1%,1μL),d 15为测试。CPP测试后立即取脑分离VLO组织,Western blot检测VLO内SIRT1、PSD95、c-fos、p-ERK、CREB、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吗啡诱导大鼠CPP模型构建成功,吗啡诱导CPP形成组VLO内SIRT1、PSD95、c-fos、p-ERK、CREB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BDN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VLO内微量注射EX527抑制了吗啡诱导大鼠CPP形成,且明显降低了VLO内SIRT1、PSD95、c-fos、p-ERK、CREB、BDNF蛋白表达(P<0.05)。结论EX527通过抑制吗啡引起的VLO内SIRT1及其下游相关分子表达的增高,并进一步降低BDNF表达,从而有效阻断了大鼠吗啡成瘾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