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7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01.
目的:研究JLC对小鼠宫颈癌(U14)移植后,手术切除局部原发瘤之前、后用药,观察抑制肿瘤术后局部复发和术后转移的作用。方法:以小鼠宫颈癌(U14)双向高转移模型为对象,以JLC在肿瘤切除前5天和后5天两组用药进行对比,又以相同分组的环磷酰胺化疗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1)环磷酰胺对U14的局部复发及复发转移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术前组抑瘤率为93.7%,转移抑制率为55.7%;术后组抑瘤率为35.1%,转移抑制率为34.1%;术前组肺转移抑制率为100.0%。2)JLC对U14的局部复发和复发转移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术前组抑瘤率为67.3%;转移抑制率为47.6%;术后组抑瘤率为73.0%,转移抑制率为42.3%;术前组肺转移抑制率为86.5%。无论术前或术后组肺转移抑制率均高于淋巴结转移。结论:金龙胶囊对术后复发转移抑制作用,术前用药优于术后用药。局部抑瘤率均在60.0%以上,转移抑制率均在40.0%以上。因此JLC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给药均可抑制局部复发和复发转移。提示手术时合并使用JLC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02.
将人类鼻咽癌细胞株与小鼠心脏的器官块在生物膜(肾包膜)包裹下进行器官培养,在7、3、5天的不同培养时期取出标本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证实了瘤细胞向器官靠拢、紧贴,伸出伪足和向器官内浸润的微细表面特征。瘤细胞在靠拢器官细胞后,首先伸出比正常数多而长的微绒毛和丝状伪足,以其末梢分枝的微小器官像鹰爪般的抓住器官细胞的突起部份,使两者  相似文献   
703.
O/W型微乳对鱼腥草油增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O/W型微乳对鱼腥草油的增溶作用,确定鱼腥草油微乳处方。方法:通过滴定法制备的拟三元相图,绘制出增溶曲线,系统研究微乳对鱼腥草油增溶作用的影响,并比较胶体液与微乳液对鱼腥草油的增溶差异。结果:微乳辅料品种、用量对鱼腥草油增溶作用都有影响。确定的O/W型鱼腥草油微乳处方为中碳链三甘酯为油相,EL-35为表面活性剂,1,2丙-二醇为助表面活性剂,Km比为2∶1。结论:适宜的微乳处方可以增溶鱼腥草油,为进一步开发鱼腥草油微乳制剂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04.
目的:用解剖学的方法研究行标准外科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迷宫Ⅳ手术时需要明确的冠状动脉走行问题。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接受心脏移植的16例患者,对切除下的受体心脏进行解剖。观察与标准外科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迷宫Ⅳ手术相关的冠状动脉走行、与房室环的毗邻关系以及房室结动脉和窦房结动脉的走行。结果:右冠状动脉沿三尖瓣瓣环走行时,至三尖瓣前叶瓣环处时多数走行于三尖瓣瓣环的心房侧,至后叶瓣环处时平三尖瓣瓣环水平。左回旋支沿二尖瓣瓣环水平走行时,在P1区时多走行于二尖瓣瓣环的心房侧,二尖瓣的P2区瓣环为无血管区,P3区瓣环有右冠状动脉来源的分支血管,但与瓣环的走行关系变异较大。窦房结动脉自右冠状动脉发出时,经常会走行于右心耳与三尖瓣瓣环之间。如果源自左冠状动脉,则经常会走行于主动脉根部后左心房顶处。房室结动脉源自右冠状动脉主干,走行于三尖瓣隔侧瓣环与冠状静脉窦右心房开口之间,走向房室结。结论 :冠状动脉在房室沟走行时,与房室环之间的空间毗邻关系是有规律可循的。充分认识并掌握这些规律,可有效避免迷宫Ⅳ手术中消融线路损伤冠状动脉,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防止术后并发...  相似文献   
705.
徐长卿抗变态反应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长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丹皮酚,药理活性广泛,皮肤科常用来治疗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疗效确切.近年来,对徐长卿的抗变态反应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有很多报道,作用机理复杂,能从多方面发挥抗变态反应作用.实验证明,徐长卿具有免疫调节、抗变态反应性炎症等作用.从这些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06.
一氧化氮在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伴肺动脉高压(PH)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22例CHD伴PH(PH组)及17例CHD不伴PH(对照组)患者肺动、静脉血清NO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PH组肺动、静脉血清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PH组肺静脉血清NO含量明显高于肺动脉(P〈0.05,P〈0.01);(3)PH组肺动、静脉血清NO含量与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NO在CHD伴PH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07.
急性毒性系观察一次或一日内给予变试物后动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本文报告给小鼠一次灌胃给药,测得其最大耐受量(MTD)为80g/kg。(相当成人外用剂量的464倍以上),表明本品急性毒性甚低,其急性毒性试验通过。  相似文献   
708.
目的 研究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 (SP-B)在胎粪吸入性肺损伤新生大鼠中的功能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1日龄新生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腺病毒对照(Ad-con)组、转染SP-B腺病毒(Ad-SP-B)组,每组10只大鼠。Ad-con组、Ad-SP-B组经口气管插管注入腺病毒Ad-con、Ad-SP-B,12 h后构建胎粪吸入性肺损伤模型;模型组构建胎粪吸入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后24 h动脉采血后处死大鼠,并取肺组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氧合指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情况;用试剂盒检测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以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Ad-con组和Ad-SP-B组的动脉氧合指数分别为2.22±0.21、21.39±1.68...  相似文献   
709.
目的 评价山奈酚对脓毒症大鼠肝损伤的影响及其与HIF-1α/HK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70只健康成年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on组)、脓毒症组(LPS组)、山奈酚处理组(LPS+KAE组)、脓毒症+DMOG处理组(LPS+DMOG组)和脓毒症+DMOG+山奈酚处理组(LPS+DMOG+KAE组),每组14只。采用腹腔注射LPS 10 mg/kg法建立SD大鼠脓毒症模型,不同处理组于LPS注射24 h后分别腹腔注射山奈酚50 mg/kg和(或)DMOG 50 mg/kg。LPS注射48 h后处死各组大鼠,收集肝脏、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Lac)、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及肝脏NF-κB/p65和IL-6活性。比色法检测肝脏过氧化氢酶(CAT)、髓体过氧化物酶(MPO)和丙酮酸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记电泳检测CD11b、HIF-1α、HK2、p-AMPKα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比较,LPS组血清Lac、ALT、AST、γGT、TBIL含量升高,肝脏乳酸/丙酮酸、N...  相似文献   
710.
内皮素与脑血管痉挛研究近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内皮素 (ET)起着一种关键作用 :ET能够诱发严重而持久的CVS ,SAH后的溶血产物如氧合血红蛋白 ,能增加ET的产生和释放 ,ET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循环激素或旁分泌激素 ,许多动物实验显示针对ET的治疗能够缓解CVS。目前针对ET的治疗方法有 :RNA合成抑制剂阻断蛋白质的产生 ,内皮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反义寡DNA特异性地阻断ET的产生 ,ET -1受体拮抗剂遏制ET -1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