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3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pcDNA3.1(-)VECF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后VEGF mRNA表达及VEGF蛋白质水平的变化。方法脂质体介导pcDNA3.1(-)VEGF质粒转染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RT-PCR方法检测转染后骨髓间质干细胞VEGF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半定量检测转染后骨髓间质干细胞VEGF蛋白质水平。结果荧光显微镜提示脂质体介导质粒转染体外培养的骨髓间质干细胞成功,且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VEGF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在pcDNA3.1(-)VEGF转染组显著增高,空载体转染组元明显变化。结论pcDNA3.1(-)VEGF质粒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可提高骨髓间质干细胞VEGF mRNA表达水平,上调其VEGF蛋白质水平。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造影剂对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损伤情况.方法:114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痛患者,分为糖尿病组(52例)和非糖尿病组(62例).监测术前、术后24、72 h血清肌酐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造影剂肾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肾功能正常者与轻度异常者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肾功能正常者与轻度异常者造影荆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是造影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轻度肾功能异常不是造影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3.
94.
95.
目的:探讨对照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 s)冠脉内移植治疗急性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5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行择期介入治疗术的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梗患者20例,陈旧性心梗患者15例。两组患者在介入治疗术结束后均通过大腔导管于梗死相关血管注入BM-MNC s。用流式细胞仪对BM-MNC s进行细胞计数及成分鉴定;术前、术后45d、90d行静息T e99m SPECT检查进行疗效判断。结果:①用F ico 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1.7×108~5.7×108(3.6±1.7×108)个,细胞活性均大于92%;CD 34+细胞2.56%±0.98%,AC 133+细胞0.56%±0.23%。②急性心梗组术前、术后45d、90d静息T e99m SPECT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占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5.11%±7.26%、17.89%±5.49%、15.19%±3.95%(P<0.05);陈旧性心梗组术前、术后45d、术后90d静息T e99m SPECT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占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5.28%±7.38%、21.12%±6.82%、18.86%±6.41%(P<0.05)。急性心梗组与陈旧性心梗组术后45dSPECT灌注缺损区面积较术前分别缩小28.75%和16.46%(P<0.05);急性心梗组与陈旧性心梗组术后90d SPECT灌注缺损区面积较术后45d分别缩小15.09%和10.70%(P<0.05)。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梗死相关冠脉内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与陈旧性心梗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对急性心梗的疗效优于陈旧性心梗。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制备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模型,用超声和血管造影进行评价动脉狭窄程度,并比较一致性。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体重2.5~3.5kg,4月龄)10只,用股动脉穿刺法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同时饲喂含1.5%胆固醇的高脂饮食,于术后第9周行腹主动脉超声和血管造影检查,记录腹主动脉狭窄程度。结果第9周时腹主动脉超声检查均显示血管狭窄(51.11%±5.77%vs 57.00%±7.89%,P>0.05),两者的相关性r=0.89。结论动脉内膜剥脱术同时饲喂高胆固醇饮食可以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超声和血管造影均能准确判定血管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滴定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 联合应用洋地黄类、利尿剂、雅施达和络德于56例中重度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用剂量滴定法给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的改善,洋地黄类、利尿剂采用逐渐减量,而雅施达和络德采用逐渐加量,直至达到最大耐受量。结果 经综合治疗后总有效率91.07%。无洋地黄中毒发生。结论 运用刑量滴定法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是简便易行、较少发生不良反应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8.
国产与进口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2 0 6例原发性高脂血症病人分为国产组 113例 (男性 68例 ,女性 45例 ,年龄 5 6a±s10a) ,给国产洛伐他汀 2 0mg ,po ,qd× 8wk ;进口组 93例 (男性 5 8例 ,女性 35例 ,年龄 5 7a±10a) ,给进口洛伐他汀 2 0mg ,po ,qd× 8wk。结果 :国产与进口洛伐他汀治疗前后所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_Ch)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但 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国产与进口洛伐他汀有相似的调节血脂效果 ,两者使用均较安全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伴或不伴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75例心肌梗塞患者和 45 8例不伴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HDL C变化 ,以及与其他血脂成份的相互影响。结果 :冠心病并高胆固醇血症时 ,HDL C比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群高 ( 1.40± 0 .3 8vs 1.2 3± 0 .5 8和 1.3 0± 0 .3 7,P <0 .0 5 ,单位mmol/L ,下同 ) ;当同时合并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时 ,HDL -C较前者明显降低 ,与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相近 ( 1.2 0± 0 .5 1vs 1.2 3± 0 .5 8,P >0 .0 5 )。不伴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HDL C变化规律与冠心病患者相同 ,单纯高胆固醇血症HDL -C为 1.42± 0 .42 ,当同时伴有甘油三酯升高时 ,HDL C下降为 1.3 2± 0 .5 2 (P <0 .0 5 ) ,与正常人群 ( 1.3 0± 0 .3 7,P≤ 0 .5 )相近。结论 :高胆固醇血症以及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HDL C均代偿性升高 ,当同时合并甘油三酯升高时 ,则明显降低HDL C升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75例心肌梗塞患者和458例不伴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HDL-C变化,以及与其他血脂成份的相互影响。结果冠心病并高胆固醇血症时,HDL-C比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群高(1.40±0.38vs1.23±0.58和1.30±0.37,P<0.05,单位mmol/L,下同);当同时合并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时,HDL-C较前者明显降低,与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相近(1.20±0.51vs1.23±0.58,P>0.05)。不伴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HDL-C变化规律与冠心病患者相同,单纯高胆固醇血症HDL-C为1.42±0.42,当同时伴有甘油三酯升高时,HDL-C下降为1.32±0.52(P<0.05),与正常人群(1.30±0.37,P≤0.5)相近。结论高胆固醇血症以及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HDL-C均代偿性升高,当同时合并甘油三酯升高时,则明显降低HDL-C升高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