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对体外受精(IVF)周期控制性超排卵中卵巢反应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且曾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双侧异位囊肿剥除术20例(25周期)患者及32例单侧异位囊肿剥除术(40周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因输卵管因素行ⅣF助孕的104例(129周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相关指标,作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3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促性腺激素(Gn)天数、受精率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3雌二醇(E2)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妊娠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单侧囊肿剥除组妊娠率最高(50.0%).双侧囊肿剥除组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及可冷冻的胚胎个数分别为[(4.95±3.46)个、(56.0±32.0)%、(1.40±1.96)个],明显低于单侧囊肿剥除组[(9.38±4.62)个、(70.1±20.2)%、(3.45±3.05)个]和输卵管组[(10.37±4.14)个、(85.1±19.9)%、(4.36±3.1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Gn总用量也明显高于输卵管组和单侧囊肿剥除组(P<0.05).单侧异位囊肿剥除术的手术侧卵巢的获卵数[(3.34±2.92)个]低于未手术侧卵巢[(6.06±2.27)个](t=5.784,P<0.01).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可影响IVF周期中卵巢反应性,如导致Gn用量增加,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和可冷冻胚胎个数减少,对IVF-ET有一定不良影响,而对ⅣF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比较加糜蛋白酶后上游法和梯度离心法处理液化延长精液的精子质量。方法 30例正常精液和34例液化延长精液均取自本室门诊精液常规检测,所有标本量均≥2ml。常规检测后均分为两份,一份采用加糜蛋白酶后上游法处理,另一份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处理,显微镜下观察精子的活动力、活动率及24小时存活率。结果 除不液化伴高粘度的精液外,两种方法处理后镜下观测的精子参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性。结论 对液化延长精液采用加糜蛋白酶后上游法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23.
李凝  骆丽华 《安徽医学》1998,19(4):45-46
<正>儿童期生殖器损伤时有发生.因患儿年龄小,生殖器未发育且每种意外损伤各有其特殊性,故治疗亦必须因人而异,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本院1984年3月~1996年8月收住18例患儿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中孕期妇女羊膜腔穿刺获取羊水,细胞培养后分析染色体核型,进行产前诊断.结果 17例产前诊断患者羊水细胞培养及制片成功率均为100%,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3例,检出率为17.65%,其中21三体2例(11.76%),胎儿2N/4N嵌合体1例(5.88%...  相似文献   
25.
子宫内膜息肉在3种不孕症中发生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 s)中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2月期间女性不孕症门诊诊治的308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病因分为3组,EM s组94例,按照美国生殖学会分类法标准(AFS分期法)分为4期,其中Ⅰ期27例,Ⅱ期22例,Ⅲ期26例,Ⅳ期19例,慢性盆腔炎组98例,正常盆腔组116例。慢性盆腔炎、正常盆腔为对照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慢性盆腔炎均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确诊,正常盆腔经腹腔镜证实,子宫内膜息肉经宫腔镜检查后病理证实。对3组不孕症和不同期别的EM s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EM s组发现子宫内膜息肉20例(21.3%),慢性盆腔炎组4例(4.1%),正常盆腔4例(3.4%),EM s组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期别的EM s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明确诊断的EM s患者,行经阴道超声(TVS)注意排除宫腔占位,如发现宫腔占位,需行宫腔镜检查。反之,对于TVS或宫腔镜提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可放宽腹腔镜检查指征,以明确是否有EM s存在。  相似文献   
26.
例1 男,29岁,结婚2年,其妻妊娠3次,均于60~70天无诱因阴道流血,B超提示胚胎停止发育行清宫术,孕期无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染色体核型:46,XY,t(1;11)(p36;∷13)(1qter→1p36∷11q13→11qter;11pter→11q13::1p36→1pter)(图1a)。其妻染色体核型正常。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前血清CA125水平与其结局的关系。方法:在控制性超排卵前一周期的非月经期测定65例(67个周期)中-重度EMs不孕(EMs组)及78例(78个周期)输卵管不孕(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对两组IVF-ET不同结局及其血清CA125水平进行分析。结果:EMs组IVF-ET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44),有不良结局的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中相应的患者(P=0.000)。EMs组内不良结局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继续妊娠患者(P=0.002)。EMs组血清CA125水平与不良结局呈显著正相关(rs=0.427,P=0.002),血清CA125最佳截断点为12.37kU/L,当以CA125≥12.37kU/L为依据,判别EMs不孕患者IVF-ET不良结局的敏感性为83%(39/47),特异性为80%(16/20),准确率为82%(55/67)。结论:EMs患者IVF-ET前血清CA125≥12.37kU/L预示其结局可能不良。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积水不同处理方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29例因输卵管因素(63例输卵管积水)行IVF-ET患者的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IVF-ET术前对输卵管积水不同处理方式将患者分为4组:积水未处理(A组)19例(19周期);腹腔镜下输卵管积水切除(B组)16例(16周期);腹腔镜下输卵管积水近端结扎远端造口(C组)28例(30周期);同期输卵管梗阻或通而不畅而无积水(D组,对照)66例(69周期)。结果:各组的促性腺激素用量、促排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形成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A组最低,A组7.5%(3/40),15.8%(3/19);B组31.3%(10/32),43.8%(7/16);C组33.3%(21/63),53.3%(16/30)和D组26.9%(39/145),42.0%(29/6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率A组最高,A组66.7%(2/3),B组14.3%(1/7),C组12.5%(2/16)和D组6.9%(2/2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积水降低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增加流产率,在IVF-ET治疗前处理输卵管积水有助于提高胚胎种植率,改善妊娠结局。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与输卵管近端结扎远端造口术对IVF-ET结局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3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流产胚胎绒毛染色体核型组成,探讨流产原因。方法:收集30例IVF-ET流产胚胎绒毛,行体外原代培养、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观察既往不同流产次数对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率的影响;按流产胚胎性别,分析性别差异与染色体异常率间的关系。结果:30例IVF-ET流产胚胎绒毛体外培养成功30例,成功率100%。30例标本中染色体异常核型20例,占66.70%,其中三体核型14例,21单体型1例,多倍体1例,嵌合体2例,其他异常核型2例。单次流产史患者13例,胚胎异常核型9例(69.23%);反复流产(≥2次)史患者17例,胚胎异常核型11例(64.7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4例男胎中异常核型10例,占71.42%;15例女胎中异常核型9例,占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IVF-ET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绒毛染色体检查对寻找IVF-ET失败原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背景:相关研究表明,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治疗妊娠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水平对妊娠结局有预测作用,未成熟卵体外成熟治疗妊娠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不详。目的:比较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和未成熟卵体外成熟治疗妊娠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水平,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水平对未成熟卵体外成熟治疗妊娠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以在本中心行未成熟卵体外成熟治疗后妊娠实验阳性的42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行体外受精治疗后妊娠实验阳性的6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胚胎移植后第14天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水平。结果与结论:胚胎移植后14d,分别在研究组和对照组内,单、双胎妊娠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水平≥800U/L时,两组双胎妊娠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提示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水平对未成熟卵体外成熟治疗后妊娠患者的结局具有预测价值,未成熟卵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妊娠胚胎移植14d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水平及其对妊娠结局的预测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