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高海拔地区下肢骨折术后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海(海拔2100m~3800m)地区下肢骨折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和防治对策。方法:下肢骨折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65例患者,静脉滴注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液,口服阿斯匹林、潘生丁。结果:远端血栓12例,近端血栓14例,全静脉血栓39例。通过溶栓治疗,治愈率98.46%。结论:经静脉滴注溶栓药物治疗青海高海拔地区下肢骨折术后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效果迅速,是治疗骨折术后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距下关节、跟骰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3月—2009年7月对21例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距下关节、跟骰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复位跟骨时注意恢复跟骨的长度、高度和宽度,骨凿凿除距下关节面、骰骨关节面和跟骨关节面,如果跟骨有大块骨缺损,取自体髂骨植于缺损处,以跟骨钢板将骨折的跟骨与距骨、骰骨呈整体固定。结果:本组21例随访时间平均18.2个月(6个月~43个月),无行走疼痛,内固定无松动和断裂,切口愈合良好,距下关节、跟骰关节完全融合。结论: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跟骨骨折时,同时融合距下关节、跟骰关节,是一种良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3.
江明  马长福  李生茂  贺为宁 《吉林医学》2012,33(28):6156-6157
目的:观察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收治的32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术后采用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定患者术后的功能,优24例,良4例,一般3例,差1例。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肩关节,并发症少,疗效可靠,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倒功训练是武警部队日常的军事训练科目之一 ,由其特殊性而所致的颅脑损伤较为常见 ,加之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其后果更为严重。我院地处海拔 2 2 60m地区 ,自 1 994年 5月— 1 999年 5月共收治倒功训练致颅脑外伤 58例 ,现就其损伤的相关因素及处理对策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  本组病历 58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 8岁~ 3 5岁 ,平均 2 0岁 ,其中战士 55例 ,干部 3例 ,病程最短 2小时 ,最长 5天 ,均为倒功训练直接受伤 ,均为闭合性颅脑损伤。按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 ,其中GCS( 1 5~ 1 3 )分 ,伤后昏迷 ( 2 0min)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58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采用闭合复位、穿针、克氏针、钢板、外固定架等多种方法治疗,90%以上患者功能恢复满意,多数桡骨远端骨折可通过非手术疗法达到临床治愈效果,复位后位置的维持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我们近年来在膝关节手术后采用连续被动活动 (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的方法预防膝关节粘连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56例 ,男 3 9例 ,女 1 7例 ,年龄 1 6岁~ 58岁 ,平均 3 1 .6岁。左膝 2 7例 ,右膝 2 9例。股骨干骨折 1 8例 ,股骨髁部骨折 7例 ,髌骨骨折 7例 ,膝关节滑膜炎 6例 ,胫骨髁部骨折 1 4例 ,半月板损伤 4例。2 方法 ①根据具体伤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股骨干骨折行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髁部骨折行L型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髁部骨折行骨栓或螺钉内固定术 ,髌骨骨折行张力带…  相似文献   
17.
<正> 目前,在全身骨损伤中,髌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65%,其中治疗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但对小儿特有的髌骨骨折的治疗报道很少,我院自1991年—1999年收治小儿套状髌骨骨折7例,全部采用切开复位,自体阔筋膜游离移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左侧3例,右侧4例,年龄9—13岁,平均11.4岁。致伤原因:车祸损伤  相似文献   
18.
19.
复合骨环外固定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复合骨环植骨和骨外固定器加压外固定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方法:对22例感染性骨缺损患的应用有效抗生素,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依骨缺损的长度一期支撑植骨,植骨材料为同种异体冷冻干燥四肢长骨皮质骨环加自体松质骨(简称复合骨环),修复创面后用骨外固定器加压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于术后3-14个月。平均7个月达到骨愈合,感染得到彻底控制,伤口愈合,并保证了肢体长度的均衡。结论:采用上述综合治疗措施。简化和缩短了治疗过程,一期植骨避免了为矫正肢体短缩而再行肢体延长术。复合骨环,骨外固定器应用于感染性骨缺损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约占前臂骨折的75%。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逐年增加,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易形成粉碎性骨折,并损伤关节面,虽然采用手法整复也能达到复位,但该类型骨折复杂,频繁的手法复位易造成断端骨质进一步粉碎,稳定性差,很难达到关节面良好复位和稳妥固定,石膏固定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