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66篇
  2023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小鼠神经损伤的病理学基础。方法:ApoE-/-小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HHcy组(HHcy)和HHcy、叶酸及维生素B12干预组(MFB)。通过高蛋氨酸饮食诱发HHcy小鼠模型,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等观察小鼠脑组织结构和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estin和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结果:高蛋氨酸饮食导致ApoE-/-小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脑组织基本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对照组、HHcy组和MFB组之间尼氏体平均光密度值无显著性差异。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对照组、HHcy组和MFB组脑微血管分布均匀,未见明显差异。超微结构可见,HHcy组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出现多个微绒毛样突起;HHcy组神经元自噬体及空泡化线粒体显著多于对照组和HHcy组(P<0.05)。HHcy组和MFB组TUNEL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可见,HHcy组室管膜下区nestin阳性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FB组与对照组及HHcy...  相似文献   
62.
在染色体标本制备中,对黄豆离体根尖用0.002M8-羟基喹啉、0.05%秋水仙碱及前二者的等量混合液分别在18℃恒温下前处理三小时,冷蒸馏水(4℃~5℃)中前处理22小时,以8-羟基喹啉在18℃处理出现的中期分裂相最多。用0.002M8-羟基喹啉在18℃~20℃恒温下,对黄豆和花生根尖进行不同间隔时间前处理,结果观察到黄豆根尖的晚前期和中期分裂相以3~3.5小时最多;花生根尖的中期分裂相以2~4小时最多。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设立勤务中心后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不断拓展、延伸导医护士的工作内容,要求导医护士树立"患者第一"的服务思想,为患者提供便捷、优质服务。结果:成立勤务中心后,平均月门诊人次、患者满意度不断上升,退号率、投诉率、患者就诊时间减少。结论:勤务中心护士热情服务和正确引导,密切了护患关系,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使医院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64.
65.
66.
目的: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口服参仙升脉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2次;对照组80例:口服心宝丸,每次4粒,每日2次,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服药前及1个疗程后均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24小时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较少不良反应。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是治疗高海拔地区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7.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GERD患者为研究组,以Tytagar五级分类法对GERD的内镜诊断进行分级,并选取同期就诊的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Hp感染率。结果:GERD组Hp感染率明显低于慢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RD组各级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Hp感染与GERD有关,且Hp感染为GERD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经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内镜下止血的7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活动性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2例患者中初次止血成功51例,成功率70.8%;再次出血21例,再次内镜下止血13例,8例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总有效率88.9%.结论:内镜下进行止血疗效肯定,是一种方法简单、安全有效、节省费用、减轻病人痛苦的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 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脓毒症大鼠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对动物多器官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以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脓毒症组(n=20)、EP早期治疗组(n=20)和EP晚期治疗组(n=20).各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24 h和48 h颈动脉置管留取标本后活杀,检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以及24 h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激酶(CK)及动脉氧分压(PaO2)等各器官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脓毒症组、EP治疗组各时相点血清HMGB1水平均较假手术组高(P<0.01);EP早期组和EP晚期组HMGB1均较同时相点脓毒症组显著降低(P<0.01).与脓毒症组相比,EP治疗组血清ALT、AST、BUN、Cr、CK、PaO2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脓毒症组24 h血清HMGB1与血清ALT、AST、BUN、Cr、CK、PaO2水平的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EP对脓毒症大鼠的重要器官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P抑制HMGB1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