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患者男性,31岁,因突发胸痛3 d入院.3 d前患者因过度劳累突发胸骨后剧烈疼痛,当地医院心电图显示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2级(Killip分级)",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未溶栓).  相似文献   
72.
1.概述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肺动脉压力升高超过正常[30/18(20)mmHg]范围的一种病理生理改变。肺动脉高压可由下列原因引起:先天或后天性心脏病、肺部疾患、肝或门脉系统疾病、全身性肉芽肿病、胶原性疾病、血栓栓塞、某些药物及缺氧等,还包括肺毛细血管及肺静脉的压力升高所致的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73.
背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随着手术技术和器械的改进,国内每年接受该手术的患者逾30 000例,且数量持续增加。既往医生对术后患者更多的关注其生理指标的康复效果,而忽视了患者心理康复的相关问题。目的 探讨运动干预对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中年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单一手术组行OPCAB的中年患者3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术后6~18个月是否能够达到运动标准分为运动组(144例)和对照组(204例)。于术后6个月和18个月分别测定患者的射血分数(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进行测评,记录生理机能(PF)、生理角色限制(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角色限制(RE)、心理健康(MH)、生理健康内容(PHC)、心理健康内容(MHC)评分及SF-36总分,比较两组间术后6个月及术后18个月各指标间有无差异。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间EF、LVEDD、PF评分、RP评分、BP评分、GH评分、VT评分、SF评分、RE评分、MH评分、PHC评分、MHC评分、SF-36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运动组EF、PF评分、RP评分、BP评分、GH评分、VT评分、SF评分、RE评分、MH评分、PHC评分、MHC评分、SF-36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8个月,两组间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运动组术后18个月的EF、PF评分、RP评分、BP评分、GH评分、VT评分、SF评分、RE评分、MH评分、PHC评分、MHC评分、SF-36总分均高于术后6个月,LVEDD低于术后6个月(P<0.05)。结论 达标的运动干预可以明显提升OPCAB后中年患者的HRQOL。  相似文献   
74.
聂美玲  刘乐  马涵英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4):1666-1671
目的 分析低T3综合征与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H-LHD)患者再住院及死亡事件之间的关系,探讨低T3综合征对PH-LHD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54例PH-LHD患者,根据其入院后首次测得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分为低T3综合征组(n=41)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组(n=113)。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于2017年1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出院后到随访日期的再住院及死亡情况。结果 低T3综合征组失访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失访6例。低T3综合征组再住院24例(61.5%),死亡18例(46.2%);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再住院44例(41.1%),死亡17例(15.9%),低T3综合征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χ2=7.283,P=0.01;χ2=15.288,P<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低T3综合征与PH-LHD患者出院后再住院无明显相关性〔HR=0.849,95%CI(0.441,1.637),P=0.625〕;脑钠钛(BNP)>400 ng/L〔HR=2.496,95%CI(1.014,6.146),P=0.047〕和低T3综合征〔HR=2.353,95%CI(1.092,5.066),P=0.029〕是PH-L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FT3预测LH-PHD患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59〔95%CI(0.664,0.854)〕,最佳临界值为FT3<4.195 pmol/L;BNP预测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0〔95%CI(0.710,0.891)〕,最佳临界值为BNP>600 ng/L。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两者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93,P=0.488)。结论 低T3综合征是PH-LHD患者出院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常规检测FT3水平对PH-LHD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HR)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方法 连续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AMI患者,根据院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2组SHR及其他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AMI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856例AMI患者,其中院内发生AKI患者146例(AKI组),占17.1%,未发生AKI患者710例(非AKI组)。AKI组年龄、慢性肾脏疾病、陈旧性脑梗死、Killip分级≥3级比例,以及血尿素氮、血肌酐、入院即刻血糖、SHR、心肌肌钙蛋白、B型脑钠肽水平和呼吸机、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比例均高于非AKI组,白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比例、对比剂总量均低于非AKI组(均P<0.05)。AKI组住院时间、院内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非AKI组[8(5,14)d比6(5,9)d、8.2%(12/146)比0.8%(6/710)、24.0%(35/146)比9.0%(64/710)],差...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三种体表心电图指标对判断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意义.方法对12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三种体表心电图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共98例(81.7%),左回旋支22例(18.3%).(2)Ⅰ导联ST段有压低提示右冠状动脉闭塞的敏感性为77.6%,特异性为90.9%,Ⅰ导联ST段无压低提示左回旋支闭塞的特异性为77.6%,敏感性为90.9%,故Ⅰ导联有无ST段压低可作为判断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一个指标.(3)aVL导联S/R≥1/3对于预测RCA为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的敏感性为93.9%,特异性为63.6%.(4)右冠状动脉无论是近段、中段和远段的病变,ST段抬高幅度Ⅲ≥Ⅱ导联的病例数与非Ⅲ≥Ⅱ导联的病例数存在显著差异,而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导联ST段压低、aVL导联QRS波群以及Ⅲ和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的不同变化对判断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有重要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应用和术前即刻应用替罗非班对血小板功能和18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探讨替罗非班的最佳应用时机.方法 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160例备行PCI的高危NSTE-ACS患者随机分配到PCI前早期应用组(冠状动脉造影前4~6 h应用替罗非班)和PCI前即刻应用组(导丝通过冠状动脉病变后应用替罗非班).观察两组入院后、冠状动脉造影前和PCI后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术后24 h、3 d、7 d、30 d和180 d MACE.记录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的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结果 应用替罗非班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PCI前早期应用组冠状动脉造影前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PCI前即刻应用组(8%比42%,P<0.05).两组PCI后24 h和3 d内均未发生MACE,7 d MACE发生率均为1.3%.PCI前早期应用组术后30 d(3.8%比6.3%,P>0.05)和180 d(13.0%比16.7%,P>0.05)MACE发生率均低于PCI术前即刻应用组.两组180 d无MACE发生的生存率分别为87.0%和83.7%(P>0.05).增龄(OR=1.164,P<0.001)、高血压(OR=4.165,P=0.037)和2型糖尿病(OR=13.628,P<0.001)是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替罗非班的应用时机对MACE发生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OR=2.416,P=0.153).在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两组重度出血并发症发生率(2.5%比1.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度出血并发症和轻度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均为1.25%.结论 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高危NSTE-ACS患者PCI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比PCI前即刻应用,能及早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有减少PCI后MACE发生率的趋势.增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是高危NSTE-ACS患者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中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雷公藤甲素洗脱支架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殖的有效性、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支架安全性. 方法 将16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小型猪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分别植入雷公藤甲素洗脱支架和雷帕霉素支架,12周时比较2组形态测量学、组织病理学、血浆内皮素水平及生化检测结果. 结果 雷公藤甲素组的新生内膜面积[(0.74±0.05)mm^2]与雷帕霉素组[(0.70±0.04)mm^2]相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甲素组4周的内皮素血浆水平[(76.1±20.5)ng/L]低于雷帕霉素组[(88.3±17.9)n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生化检查未发现雷公藤甲素洗脱支架对受试动物产生毒副作用. 结论 雷公藤甲素洗脱支架在12周内能够抑制新生内膜增殖,对内皮有一定保护作用,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9.
根据当前医患关系及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建议从加强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促进人文医学素质培养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建立人文医学素质培养评估体系等方面着手,提升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医学素质.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标准化病人在医患沟通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2007级和200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85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教改组,以术前《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为模拟教学场景,对照组应用传统模式教学,教改组应用标准化病人教学,在临床实习阶段应用SEGUE量表评估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结果教改组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的SEGUE量表评估中,客观评价得分和主观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将标准化病人引入医患沟通教学中,可以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为其将来进入临床工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